01
昨天,和李老师聊了一下午,得知她正筹办文化培训公司的事宜。
李老师和我是同龄人。15年前,她辞去公立小学校长的职务,开办了当地第一个作文培训班。
当初,培训班只有几个学生,租用一间狭小的民房。她把他们奉为至宝,投入全部的精力。
一路走来,她的培训班越办越大,发展壮大为培训学校。如今,学校拥有师生近千人,宽敞明亮的教室五十间,独立图书馆一座。
尽管忙忙碌碌,但李老师总是忙而不乱,乐呵呵的,许多人羡慕她的顺风顺水。
谈到她的成功,李老师说,当初,因为热爱写作读书,有一些底气,觉得自己能干好,就坚持了下来。
在李老师心里,她给自己贴上“自信”的标签,认为自己能行,便毫不犹豫,义无反顾,投入其中,持续奋斗,让她的生活越来越顺,层次也越来越高。
追求潮流,跟随时代进步,不要遗忘人类原本的鲜活、层次和复杂;更不要忘记自己如何定义自己。
生活是自己的,要想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生活层次,就需要学会和自己对话,正确定义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标签。
02
我有个亲戚,三十多岁时认为自己得了骨癌。从此,他便不再干重体力活,依靠干一些零活和救济过活。
他整日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生活在持续性“愤斗”中,对社会充满愤慨,对人生充满愤恨,对他人充满愤怒,他把所有的情绪用在愤激上,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吃喝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后来,我和他细谈,鼓励他振作起来,并婉转地问起他的病情,他取出当时的化验单让我看,结果,上面显示他患的是骨髓炎。
当时,医生说手术有风险,效果也不会太好。加上家境贫寒,又没有办医保,买不起药,住不起院,他便打了退堂鼓。
可悲的是,他还给自己贴上“骨癌”的标签,以便博取别人的同情和理解。
《我不是药神》里有句经典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思想的癌症,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进而失去了奋斗的勇气。
所以,治病先治脑,救人先救思想。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人生本就是多面的。或许一时一刻,我们局限于自己的某一身份,但是,千万别让贴标签束缚了自己,毁了我们的人生。
03
曾看过一个真实的画面。
一只受伤的七星瓢虫被一群蚂蚁围困,开始,七星瓢虫还横冲直撞,企图冲破包围。
但不管它如何冲撞,蚂蚁死死咬住它不放,即便一些蚂蚁被摔出去后,另外的蚂蚁便继续爬到瓢虫身上,一波一波,从不放弃,齐心协力把它往洞里拖。
渐渐的,瓢虫放弃争斗,我心生怜悯,在它快被拖进洞里的时候,我轻轻一拨,把它从蚂蚁堆里救出来。
本以为它“蚂”口逃生,应该珍惜起死回生的机会,结果,它在被蚂蚁又一次围攻后,只是象征性地做了几下挣扎,便彻底放弃了,任由蚂蚁们摆布,最后被蚂蚁拖进洞。
“贴标签”麻痹了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给自己贴上“心死”的标签,将思维固化,对于新机会、新事物不敢想象也不敢尝试,最终就只能将自己绑定为不思进取,坐以待毙的悲剧角色。
当人把自己限定后,就很难有勇气去突破自己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没能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失去了提高生活层次的机会。
04
贴标签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根据一个人的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研究证明,当某一个人被贴上某标签以后,他就会做自我印象管理,做出符合该标签限定的行为,使自己尽可能地符合标签的要求。
这种心理暗示行为,有时就像是咒语,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让自己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
所以,不要随意给自己贴负面标签,否则,你就会顺着标签的导向走,反而更加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相反,如果我们对自己充满积极的期待,用赞美、鼓励来与心灵沟通,你就会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变得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正确地给自己贴标签,能增强我们的内在成就感,肯定自己,认同自己,激发我们的成就动机,使自己逐步走向成功和成熟。
撕掉一切负面的标签,给自己贴上更多的正面标签,提高生活层次,才能奋斗出我们想要的幸福。
-END-
作者简介:心平气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