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原著 | 武志红
解读 | 白妤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美,生活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没有恶习,最好天天都是快快乐乐,也没有啥负面情绪。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真实的生活每天都要应对放纵、拖延等恶习,也少不了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些负面情绪。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受到百万青年的推崇。它告诉我们真实的残缺胜于虚假的完美,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重新认识了自我,取得了心灵的成长,收获了幸福。可谓改变千万年轻人的疗愈经典。
本书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大的能量,很大程度依赖于作者并非半路出家的情感导师或心灵鸡汤熬制者。作者武志红科班出身,毕业于北大心理系,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二十多年,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并著有数本销量超百万的心理学书籍。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拥抱自己内心那些痛苦的部分、黑暗的部分,靠近真实的完美的自己。
理解恶习直面痛苦
很多人纠结于自己顽固的恶习。其实无论如何痛恨,如何想要摆脱它,它曾经也一定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所以我们才将其延续至今。
比如书里分析的小刘,她小时候将作业拖到最后完成,因为做到深夜一般不会被父亲责备,反而被表扬学习用功。
所以工作后,她的潜意识认为将工作任务拖到最后一刻加班完成,也能逃避指责,赢取热爱工作的表扬。所以拖延的恶习因此养成并延续。
虽然这种习惯继续存在是一种惯性使然,但我们有能力将它改变。
这需要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动力去探寻,听从生命中最重要的声音,从而确定为什么要改变。
例如减肥,如果是因为他人的评价这类外部动因往往就很难坚持,但如果是在恋人面前展示更完美的自己这种内在动力,能催发人的使命感而更容易成功。强大的使命感是促使改变的发动机。
了解了恶习的根源,又找到了使命感,改变的最后一步就是开始执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对此,可以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每天必须做一件事,必须不做一件事,不要积累太多未完成的事情,有决定就去执行。坚持下来,新习惯就会替换掉旧习惯。
想改变恶习,必须要感谢它曾经的关心和帮助,理解它产生的根源,并为自己找到一个改变的使命感,然后坚持去执行。
每当面临问题,或多或少我们心里会痛苦。可没有谁的生活安稳惬意,永远不经历痛苦。
那些无法安抚内心痛苦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最为不幸,面临的痛苦都是现在的问题造成的,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就不会痛苦,所以用逃避问题,压制想法来减少痛苦。
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对问题的认识,以此减少痛苦,但这样是掩耳盗铃。因为引起痛苦的问题还是在那里。
压制能够起到暂时的效果,但日后它还会反弹。就好比弹簧,压的越厉害,反弹的力量就越大。
压制和逃避都不利于化解问题,如同肚子疼,医生经常不建议先服用止痛药,因为那会让身体麻木,医生难以探察到底是哪里发生了病变,从而无法下手治疗。
痛苦本身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迫切的减少痛苦,那就忽略了痛苦的根源,这并不利于痛苦的化解和心灵的成长。
可以想办法减轻痛苦,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去面对痛苦,并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心灵成长。
释放悲伤的力量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童年特别特别悲惨的人,心理往往不健康。想要打破这个魔咒,赢得健康的心理,就需要悲伤的力量。
作者认识的小Z童年很糟糕,她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因为父亲挣不到钱,她不断更换寄养家庭。
因为没钱,学校换校桌时只有她没换,坐着破桌子的她受到同学的排挤与嘲笑。
虽然努力讨好老师同学却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她因此感到痛苦,充满羞耻,想要自杀。
也就是想到自杀那一刻,她悲伤痛哭了很久,但奇迹发生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悲伤告诉她,她很惨,但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彻底地沉入悲伤,拥抱悲惨的人生真相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她不再关注别人的评价,也不再惧怕拒绝与嘲讽,慢慢的,不再被人奚落,还交到了很多真诚的朋友。
人生的悲剧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于是骗自己,强颜欢笑,以给别人一种一切都好的印象。
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会令自己暂时好受一些,但它最终在我们精神中竖了一堵墙,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起来。
已经发生的事实不会因为我们作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不再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恰恰相反,越想否认一些悲惨的事实,消极影响也就越大,所谓的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
我们要直面惨淡的人生,因为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会获得解放。甚至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不掺杂质的悲伤,是告别悲惨往事的最佳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悲伤痛苦不是我们自身的错,但却在一点点痛上培养出了更多的悲伤就是自寻烦恼了。
这么说可能很奇怪,明明是在对抗悲伤,为什么还要说是自寻烦恼,殊不知对抗悲伤的过程远胜于悲伤本身。
一位父亲痴迷于研究彩票,但只花很少的钱买。
这本来不会对他及他的家庭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他的女儿不能接受父亲痴迷彩票这个事实,尝试了很多办法阻止父亲,弄得家庭更多矛盾和争吵,也就衍生出了更多悲伤和痛苦。
想要摆脱悲伤的安全方式,是一层层拨开悲伤,去感受最深层的悲伤核心。这个过程一定不是快乐的,但体会过后,心灵便会柳暗花明。
悲伤和快乐都是我们的生命。如果控制、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它们,它们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而能不能去接受它们对抗挫折,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高的挫折商。
具有较高挫折商的人即便遇到失败,它们会视其为挑战而兴奋,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他们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而决不言放弃。
悲伤拥有完结人生悲惨真相的力量,痛苦会激发这种力量。释放悲伤的能量,化解并结束悲剧。
疏导愤怒保护自己
愤怒强烈的告诉我们他人错了,因为我们会愤怒必是感受到了外界的入侵。
可即便知道是他人错了,我们仍然惧怕愤怒,惧怕因此伤害与他人的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
但愤怒是必需的,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
从天性上讲,没有谁愿意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但我们可能被逼迫,被人要求按照他的意志做,这样的时刻,如果不表达愤怒,不捍卫自己的疆界忠于自己的存在,被压制的愤怒会导致极度糟糕的心境。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因为小时候常被父亲惩罚而不能按时吃饭,长大后他常因不能按时吃饭失控,他把对父亲的愤怒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经常对订餐员工、外卖人员等发火。
直到他对父亲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愤怒得到宣泄后才得以释然,也明白了不能把父亲的错误作为自己乱发脾气的理由。
愤怒向外发泄就变为乱发脾气,可因为发泄的对象不对,再厉害的愤怒也没有任何意义,并且还伤害了其他人,成为坏的愤怒。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愤怒的那个人。对正确的对象愤怒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
愤怒需要宣泄,如果不向外宣泄,就会指向自身。
作者提到了走饭,一名90后女孩,却因为抑郁症年纪轻轻就上吊自杀。
走饭的微博上有很多备受推崇的诗句,如“我无选择,我无自由,我无存在”。这些诗句富有才情,却充满了无力感和虚无主义。
出现这种无力感是因为她把不能向外发泄的愤怒发向了自身,对自己的愤怒使她自轻、自卑。甚至自杀前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还是“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仿佛得了抑郁症就是她的错一样。
在作者看来,走饭的自杀并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我们接触的世俗、文化、哲学一定程度上鼓励父母、老师与各色权威控制孩子,剥夺孩子的自由。
走饭也并不是个例,作者读研期间接触了很多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发现他们多是将不能指向父母的愤怒指向了自己,如果愤怒得到宣泄,抑郁也就好了。
不要将愤怒压抑,释放与宣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疏导自己的愤怒,理解其传递的信号。
理解了愤怒,那么就会明白无论对方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应当捍卫自己而勇于表达愤怒。
因为愤怒不全然是坏的情绪,好的愤怒也不会破坏好的关系,它拒绝的是坏的关系,或者是阻止一个好的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
跟随内心做出改变
内疚和恐惧是如此迫切的提示我们要做出改变,甚至有裹挟强迫的意味。可我们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两种情绪,因为它意味着我们自身有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那颗向善的心不希望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在这和谐的关系中付出与接受失衡,内疚便产生了。
作者接待过这么一对夫妻。妻子事业有成,又非常顾家,丈夫也认为她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可却提出了离婚。离婚原因竟然是因为妻子对他及他的家人太好了。
这个案例听起来匪夷所思,毕竟丈夫是受益的。
然而,真实的和谐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与我们的想象不同,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的原因多是不愿意承受内疚。
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会在与他人的交集中犯错,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另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亏欠。
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这很正常。
但单纯的付出者会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
那内疚就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那最终,这内疚就会成为一堵隔离亲密关系的墙。
不仅仅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这样,所有的人际交往都要以付出与补偿的平衡为目标。
但也不要因此就惧怕失衡,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成长和进步。
爱失衡了,那要用更多的爱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我们感受到了,于是付出更多;对方感受到了,于是付出比我们还多。
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一个平衡的地步,这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我们要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做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除了内疚,恐惧也有着它的独特价值,一味地追求战胜恐惧,就忽略了恐惧所传递的重要信息。
许多恐惧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具价值的。事实上,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
从这一点而言,许多恐惧,无需战胜,更应该静下来,聆听恐惧,从而发现恐惧给我们的提示。
作者的朋友,27岁Joe突然开始间接性惧怕黑夜,当他发现自己怕黑的节奏与女朋友关系变化的节奏一致时才明白,对黑夜的恐惧是在提醒他女友的重要性。
知道这点后,他不再惧怕黑夜,同时与女友的关系也得到了好转。
恐惧提醒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当陷入恐惧时,我们很容易认为,假若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就可以摆脱恐惧或起码可以改善。
但是,不理解自己是如何陷入恐惧的困境的就急着去做一些改变,那么做的这些改变,可能与内心真正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而很好地聆听到内心的声音,便自动会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发生。
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提醒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
让心灵回归自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并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接纳后的改变,是为了改变自我,让被堵塞的心灵回归自由。
临床心理学认为原生家庭非常重要,父母是我们心灵生命的重要影响者之一。
糟糕的父母会让我们形成心理问题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幻想自己应该有更好的父母,甚至会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父母。
可除非父母自己意识到,他们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必须改变,否则这种努力注定失败。
如果能够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就会知道无论有个怎么样的父母都已成为事实,我们不能将自己心灵上的缺憾全部推脱到父母身上。
作者的朋友刘涛喜欢养狗。他本来有一只乖巧漂亮的小狗妙妙,一次出差,因为同情捡回了一只被孩子欺负的小丑狗。
刘涛对小丑狗情有独钟,而他的妻子还是更喜欢妙妙。有一次,小丑狗因为犯错被太太训斥,刘涛失控了,他不仅和妻子争吵,还找来细柳条抽打妙妙。
刘涛会这样是因为小时候,他感到母亲更喜欢弟弟而冷落自己。所以对小丑狗的同情是对自己的同情,对妻子的愤怒是对母亲的愤怒,对妙妙的愤怒是对弟弟的愤怒。
开始,他还将所有的过错推到妻子身上,认为妻子不挑事去训斥小丑狗便一切安好。
但他清楚了理解了自己童年的复杂关系模式后,他知道不能要求妻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能抱怨自己的父母,而应该反省自我,改变自我。
学会接受事实,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问题必然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但希望外部原因得到解决经常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最能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
改变是心灵获得自由最难的一步,因为改变迫使我们直面问题。
我们认为把问题放在那里,不处理也可以很快乐,又或者随意的处理问题就可以轻松地结束,而后忘记一切烦恼,只留下快乐在记忆中。
实际上,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注定不能被遗忘,它将永远发挥影响,使心灵处在牢笼中。
结束我们心灵的羁绊,去追求人格的自由只有一条途径: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承认它已不可改变。
假若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过去的事实仍然存在,它并未消失,也未被遗忘,但对它的纠结就结束了,也由此获得了自由。
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为问题负责,同时,进行积极面对,即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善局面。
虽然把注意力转到自身会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也会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弱点,然后进行改善。
每一次不完美的展现都是一次机遇,它暴露了缺点和弱点,能够抓住机遇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完美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针对完美,英国的评论家赫兹里特曾说,毫无的缺点的人显然是不存在的,他似乎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向完美的圣人靠近,可即便是圣人,也有他的不完美之处。
我们普通大众更是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真正完美的目标,但接纳并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会让我们不断的向这个目标靠的更近。
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企图灭掉自己所有缺点,可是天下物无全美,没有缺点反而显得不真实。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就是在接纳真实的自我。
真实胜过完美,真实更具有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并拥抱这些不完美,由此踏上那条少有人走的——求索之路!
*文:白妤瞳,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