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转来的一段话,不知道是谁说的,但我特别欣赏:
1.理论极端重要,不懂理论,就没有思维框架和逻辑体系,搞出来的只能是一头雾水或一团乱麻,沦为出租车司机的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2.理论一定要内化于心,成为研究者的修养和素质;
3.研究理论切忌成为“炫技之学”,写文章要把理论揉进去,理论文章写得艰深晦涩让人看不懂,不值得肯定,这是研究者的失败;
4.理论研究不能夹带私货,不能因为自己擅长有一种理论(方法),就极力拔高,对自己不擅长的理论(方法),就极力贬低,甚至断言“不懂某种理论(方法),就混不下去”,这样的奇谈怪论,夹带私货,必须清醒地认识,大力地批判!
5.理论(方法)都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把工具当目的;
6.理论和历史,两者要打好配合,相得益彰,不懂历史,再多理论也枉然!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点认识。
回想起来,我经常批评“理论家”,自己喜欢琢磨的偏偏就是“理论”。不久前,和安司长聊天,谈到“工业与互联网的差异”时,我谈到“时间常数不同”的观点。这其实不就是一种“理论”吗?我还抱怨说:在上海,很少能有人和我谈这类话题——其实就是上海的朋友一般不太喜欢理论。
上面这段话,第1点就吸引了我。我们研究理论,其实就是想得到结构化的逻辑。每次开会、写文章、做PPT,我常常过度关注理论。我经常感觉PPT太长,希望能删掉几张,却总是感到为难。为什么会为难?因为删除掉某些内容,会觉得理论上的逻辑不完整、有缺憾。
这种思考方式其实是一种习惯。我有时会生自己的气:值得做的事很多,闲琢磨这些事情干啥?我想,背后的动力是不喜欢在迷雾中摸索的感觉、喜欢“一览众山小”的畅快。这大概就是我与第2点的共鸣吧。
例如,自从接触到大数据这个概念,我就感觉流行的观点非常混乱。比如,我讨厌“4V”的定义。大数据不是用来炫耀的IT本领的,是来解决业务问题的。就像上述第3、第5点所说的那样。
要想结构化地认识这个问题,我反复思考:大数据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后来我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在于获取知识,进而促进智能化。说出这个结论不仅仅是“我以为”,而是可以结合我20多年来丛书数据分析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和方法论相结合。但是,当我转念再看看社会上的一些成功案例,突然觉得这个认识片面了。于是,我把“理论”修正为: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在于获取或承载知识,进而促进智能化。这与上述第5、6点吻合。
昨天到市里开会,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定义狭隘了。因为大数据往往记录了更加完整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得到新的信息。于是,上述观点又需要修改为: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在于获取或承载知识(或信息),进而促进智能化。观点改变的过程,其实就是观点不断结构化的过程。这样又回到了第1点。
搞创新的时间越长,越是觉得实践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理论难免有漏洞,需要用实践来修正。而且,我国长期“强调论文考核”的结果,导致空头理论家太多(见第2、3、6点)。我遇到的空头理论家越多,也就越觉得实践重要。这大概就是我喜欢理论又讨厌理论的原因:我讨厌的不是理论,而是空洞的理论。
这段话也促使我反思:我一直在批判4V理论,但这个理论错了吗?其实也没错。只是这个理论是站在IT而不是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理论指导的是IT人员的工作。我反对的,只是对这个理论的滥用和以偏概全,并且对甲方产生误导。这个就是第4点说的内容。
再回到第5点,一个理论要有用。其实,研究大数据一定要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如何用大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这个目的下,理论要回答的是:大数据可以做哪些事?怎样做才能做对?怎样做才能高效?对于这些问题,理论有什么用呢?这是因为:逻辑上想清楚了,漏洞就少了,行动中的风险就会降低。
我为什么会喜欢理论呢?似乎也有理由:在过去的20多年,我一直从事风险比较大的技术创新工作。内心深处希望通过理论上的思考,尽量事先把问题想清楚,以减少工作中的风险。上海的朋友们为什么不太喜欢谈理论呢?因为上海喜欢是把事情做精、做细、甚至做到极致,而不是在新的天地中闯荡、不崇尚折腾、不怎么喜欢玩新的花样。说的直白一点:上海更像一个“中老年人”而非“年轻人”,其土壤适合做品牌,却不太适合超前一点的创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上海的这种特色,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原创: 郭朝晖 蝈蝈创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