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留影
作者‖武碧君
那是某年农历四月初七,一大早,踩着薄雾,一群痴情于文学的人,乐陶陶地汇集了两车,向着须弥山进发。一路兴趣盎然,谈笑风生。桃花、杏花、苹果花偕同遍地的野花向春光铺展开来。那柳条最是少女的腰肢,在春晨中轻摆,摇曳,来一阵风,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倏忽,看见了整齐划一的绿化带,两侧较远处灰白屋脊与绿树相映,别有一番景致。眼见红黄相间的岩层断带出现了,已能望见大佛楼。这里汇集了西魏、北周、隋、唐诸朝500余尊塑像。这是历史的见证,这是艺术的高度。我们为祖先鬼斧神工的创造叹为观止。那多姿多彩的树长得妖娆,那涟漪漾漾的水生得妩媚,
人们的希望和热情如季节的草,说风见长。大家尽情地沾染佛光山色,多情地拍照。晴天,微风,阵阵松涛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为了赶上四月八日的庙会,为了体验民俗风情,我们夜宿“毛家台子”。那是个忧郁的雨夜。说是有雨,其实星星点点,倒是把夜演绎得温馨而柔美,把游人的目光浸染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这样的夜晚,如果自由自在地徜徉,如果踩一路柔情软语,定可以把人间走成天堂。倘若再摆一桌山野风味,再来一壶烧酒,一席热炕,那该是多么惬意。
我们就艳遇了如此的盛意。
同行者近二十人,共同的情趣把大家拉近,糅合在一起,完全沉浸在远离喧嚣的乡村之夜,回归到山水清风之中。
席间他唤我走向了乡野的路。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味道迎面扑来,新鲜而醇香。星星和月亮去洗澡了,还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路基上只有从各个敞开的农舍里挤出的片片灯火,那亮光竟冒着酒气和缠绵的情思。
我们静静地走着,一滴雨掉进了我的衣领,凉丝丝地。我索性仰起脸,张开嘴,让雨滴落入口中。在淡紫色的烟雨中,在这个闭花羞月的夜晚,我却不解风情。他在夜色里向我表白:“你根本不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这时雨丝扯起了网,打湿了整个心房,在这个春雨迷蒙的夜晚我忘记了带伞。
我回到姐妹们住宿的房中,一个小妹妹为大家跳了一段“艳舞”取乐。可是我的眼前一片零乱——雨丝从你的发梢浸入颜面,然后不管不顾地飞落地上,成了泥。你沉重的脚步将如何从暮色中走回。
第二天,和他同住的文友嘲笑:“有人昨晚打牌输了钱,哭了一夜。”
其时,我早已体味到一颗炽热的心没有着落的痛楚。
而大家喜山爱水的热情却如火如荼。
第二天是须弥山庙会,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须弥山新娘子一般,丹霞地貌,峰峦叠嶂,林木繁茂,梯桥相连。站在大佛楼的脚下,仰望龛内释迦牟尼威严安详。我只有他的脚长,恍惚间攀上他的手,抚摩他的脸,陡然,我看到他的安然,那圆满,那幸福,虽栉风沐雨,虽偏居一隅,却修身,清静,平和。他没有走动,却无比超越;虽没有言语,却声声叩心;他没有提携,却高度引领。看一堆一堆的人匍匐脚下,虔诚地燃起一捧高香,长跪不起。多少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则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在相国寺,有微弱的光挤进来,塑像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佛传故事依依,整个儿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渺小的我,全然没有一丝恐惧。感觉神灵看到了我,对我张口说话,将我洗涤。不觉伸出手,摸了摸冰凉的石头,让他温暖。这会儿,我们如此接近,甚至可以谈心交流……
寺口子河如一面镜子,净心洁面。几个人闲坐小凳或蹲坐水边,嘭的一声抛下鱼竿。静静的,静静的,是人入眠还是鱼睡着了?我轻轻地走过去,他微微地斜睥一眼,俨然,我只是一粒移动的沙子。他自然,淡然,悠然。更是须弥遗落的一石,一画,一景。正如:心如镜,虽外景不断变化,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景转而心不转。
脚下的几朵小花伸胳膊展腿,一脸笑意,那笑,是欢快的,是深情的,是温柔的,是灵动的。静听山上的松涛,和着一波一波的涛声轻歌曼舞。
一整天我们穿梭在各个佛像前,有的闭目养神,有的高大威猛,有的欢愉,有的思索,有的恬静。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从我们眼前翻过——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历史沧桑巨变,静谧,神秘。我甚至听到远古的车马声,人声,话语声。我的脚印留在石阶上,回头看时,耀眼的阳光在灰色的阶梯上闪了一下,没有影子。
我回头看到他及他们,夕阳下,须弥之光早给世界镀了光。我们亮晶晶地,笑盈盈地向前走去。
须弥山,我的故乡,你让我情有所依,心有所系。
点评语
点评:
欣赏武碧君老师的《须弥留影》,这篇文章写出了高的境界,也称“贵文”,文笔如清风拂面,韵味绵长。须弥山在固原又称宝山,妙高山或妙光山,须弥山由四宝构成(金、银、琉璃、水晶),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山,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为佛家圣地。这篇文章情景交融,哲思飞扬,堪称上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