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庸
这有点儿不可思议,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怎么能拒绝个漂亮的小姐?但在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浙江文艺出版社,徐振亚、林纳译)里就是这样,罗亭拒绝了地主达丽娅米哈伊洛芙娜的女儿、美丽的娜塔丽娅的爱,这引起了周围人的不解。
罗亭是贵族知识分子,已经35岁,按理说早该考虑娶妻生子,然而他偏不,他对现状不满,想参与社会改革,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有了这一番雄心,自然要把渐渐围拢过来的生活项事推开。罗亭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不要家庭,并不等于不要爱情。在地主的家里呆得时间长了,爱上娜塔丽娅,娜塔丽娅更爱他。她发现,自从罗亨出现后,家里的沙龙聚会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赞赏他的博学,赞赏他在这浑浑噩噩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如此的清醒。娜塔丽娅梦想和他结合在一块,她理解这样的人不仅仅在为自己着想,同时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作为一个女性,她完全可以作出相应的举动,帮助他一块儿去实现理想中的目标。娜塔丽娅知书达理,也非常理想化,任何人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一位姑娘。但罗亭注定了是这样一个人,软弱和理想同时萌生,空想往往多于实践。他爱娜塔丽娅,又怕被具体事情所緊,他说自己没有钱来承担这个责任,怕娜塔丽娅跟着他受苦。其实娜塔丽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姑娘,根本不在乎罗亭有没有钱,她怀有浪漫的情怀,信奉爱情至上,只要相爱,没有钱怕什么?罗亭看到这一点,但还是犹犹豫豫,他可能不愿接受这样一种局面,万一娜塔丽娅跟着他受苦,他认为这有损他的自尊。这点从他对娜塔丽娅的表达方式上可得到证明,他明明爱着她,却时时转弯抹角,不愿正面表达,他希望她先有所表示,这也是一种自尊在作祟。他对娜塔丽娅说:“橡树—橡树可是一种坚硬的树木—要等到新叶萌发以后枯叶才开始脱落。在一颗坚强的心灵中,旧的爱情也是如此,它已经死去,但是还盘踞在那儿,只有另一种新的爱情才能将它撵走。”
这几句话让娜塔丽娅揣摩了好多天,最后可能想明白了,她相信他是爱她的,这一点足够了。尽管母亲反对他俩亲密接触她却决定嫁给他。面对这样一个怀着坚定信念的姑娘,罗亭还是犹豫,说不能反抗母亲的旨意
作者为什么要写拒绝一个优秀女子的爱?这合不合乎情理?无论怎样,一个好姑娘在身旁,有助于主人公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恐怕是所有的读者都愿意看到的组合。但作者违天下愿,硬要拆散这个组合,是不是为了烘托主人公强烈的事业心和理想?或者说他固执地认为要想于一番伟大事业,就不能过早地束缚自己。这样的写法显然是故意阻断顺风而下的走向,违背读者可以猜测到的去向,逆水行舟,小说的丰富性有时就体现在这上面。
罗亭是独特的,他独特在若为事业故,爱情也可抛。假如说以上的烘托还有一点勉强,那么把他和比加索夫合在一块儿描写,烘托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罗亭才华横溢,口若悬河。小说为了显示、烘托罗亭的出色,开始部分花了不小的篇幅描写比加索夫的口才,他那尖刻、充满了嘲讽的、意气用事的表述方式一方面引起众人的讨厌,但同时也作为笑料博得人们的欢心,他还愤世嫉俗,怀疑一切,等等,罗亭出现后,两人因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不过几个回合,比加索夫就败下阵来,和罗亭比较,他显得空虚、才学不力,以致只要罗亭一开口,女地主达丽娅·米哈伊洛芙娜客厅里鸦雀无声,众多客人围坐在罗亭身边,听他佩侃而谈。这时,比加索夫没戏,他仅仅起到衬托罗亭的作用
罗亭拒绝了娜塔丽娅之后,开始独闯天下,创办许多实业,如疏浚河道,从事教育等,但都一一失败。最后他来到巴黎,参加了起义军,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起义军正与正规军较量,不少起义者逃跑了,他却一手高举红旗,一手握着钝马刀,扯着嗓子拼命叫喊,一颗流弹飞过来,击中了他,给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这个结局是不是圆满,作者跟你没商量,因为在故事的发端之时就已经设定好子弹会穿越罗亭的胸膛。罗亭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通过他能够折射出社会多种层面的真相,这是作者的真正企图。在这样的企图下,罗亭的生死安排就变得无关紧要,因而也用不着讨论结局的圆满与否,这样的故事模式在旧俄时代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