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汝德林|走进新塍

时间:2020-10-18 15:38:10    来源:
 作者简介: 汝德林 男,1961年2月5日,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田乐村人,爱好文学,工作之余喜欢阅读文章,看看新闻。
 
 
新塍是嘉兴北侧的重镇之一,南邻桐乡,北接江苏吴江,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当地人民渔尽蚕桑稻荷水陆之利,著名美食苏式月饼、羊肉、馄饨更是让新塍名扬天下。人们因此过着勤劳富庶的幸福生活
 
我的家乡距新塍镇有30公里左右,在不通公路的年代,摇船得半天时间,感觉路途比较遥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过新塍镇,一条东西走向的市河穿镇而过,两岸依水而建的民居楼阁、白墙黛瓦、排门店铺,石桥石岸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陆路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大大缩短了两地的距离,交通往来非常便捷。
 
这天,秋高气爽。一大早我从家里出发至嘉兴北站,再乘上261公交车赶至新塍镇与几位文友相约一次新塍红色之旅。
 
车到蓬莱路,“新塍古镇” 的仿古牌楼映入眼帘,我们在陆家桥站点下车。一下车,就看到这里的市容市貌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亭廊画栋,古色古香。很多市民正坐在长廊中聊天休憩、吹拉弹唱,透露着一派闲情适意、悠然自得的景象,我情不自禁摄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一 缅怀先烈听党史 感悟初心鼓壮志
进入镇区,行过陆家桥,右转来到位于中北大街11号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踏入馆内发现吴顺荣等几位老师早已来到,我们急忙在服务台登记后跨进展厅。
 
陈列馆前后两厅,满墙都是珍贵的图文资料。看着那些保存下来的珍贵的照片文物,虽然不曾身临其境,但从电影与相关书籍中了解到的革命故事结合此时的图文,感受尤其深切。
 
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成立于2001年6月,占地面积为500多平方米,是一座展现嘉兴地方革命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馆内陈列的是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嘉兴的重要活动及嘉兴地方组织领导人民的斗争历史,以195幅图文资料、23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当时的历史。
 
女讲解员小王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她说,新塍镇解放以前是中国共产党嘉兴地方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地,也是嘉兴地区民主萌芽发展较早的地方……
 
一幅幅照片,一份份文物资料,一件件实物,生动地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为嘉兴、为全国做出的丰功伟绩。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能有机会与南湖文学的党员、文友一起来到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近距离聆听我们嘉兴地方革命先烈顽强斗争的英雄故事,感到非常荣幸。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当下,进行一次红色洗礼,觉得很自豪也十分必要。
 
二 漫步老街慰古情 警民情深话当年
从党史馆出来,我们一行七人在新塍籍文友言荣祥老师的导引下,开始游览西北大街。这是一条窄窄的老街,民居两旁的五星红旗、红灯笼十分养眼。吴顺荣老师对我们说,他在公安局工作的时侯,每次来新塍经常会来到这条老街,并在秀水居民食堂用餐,还如数家珍一样说出很多熟人的名字来,今天故地重游分外亲切。
 
路过一居民家门时,其屋内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吸引了我们,便信步折了进去。喔,原来是爿小饭店,店主急忙从里屋迎了出来,“真是阿巧妈生阿巧”,经过一聊,店老板原是秀水居民食堂员工,曾招待过吴老师的人,秀水居民食堂的铁皮牌匾赫然还保存着,吴老师和店老板犹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问候声中忆起了被时光流逝的往昔。
 
我们在老街上走走停停,眼角不停地扫视着左右两边,居民门扉有紧闭的有敞开的。老街上住户以老年人居多。他们有坐在藤椅上看电视的,有择菜拖地的或串门聊天的。已经很少见到侧门外还有半截的窗格小门,居然在老街又目睹了,这半截小门一般过去带小孩子的家庭都有,比如大人临时出门一会,去河埠或打酱油,可以开着大门闩上小门,既不让小孩私自乱跑,又使陌生人知道家里有人不便直接开门入内,一定要在门外先呼唤几声。
 
当来到西北大街55号门前,吴老师怀念地告诉我们,他曾经属下的一位民警,便是这户人家的女婿,说话间房内一位大娘认出了吴老师,俩人像亲人一样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拉起了家常,吴老师关切地问她身体好吗?生活过得怎样等情况。
 
大娘笑容满面地回答道:一切安好,退休后在对面开了一家园园茶室。她的儿子听到谈话声,匆忙从茶室里出来,与吴老师又是握手又是寒暄,看得我们旁人激动不已。
 
三 星罗棋布文保点 如数家珍言老师
告别大娘一家,大家继续西行,我首次逛这条老街,很是好奇,觉得巷子里文保碑牌特别多,言老师告诉我,别看这条老街破旧狭小,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地方,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21个文保点,有张恒昌酱园旧址、高氏民居、徐氏民居、屠家祠堂等等。
 
言老师还特别讲述了从前张恒昌酱园的名望,在民间流传过一首顺口溜,叫做“酱缸醋甏酒罐头,买卖开在前门头,作坊设在院里头,货船停在桥跟头,运输全靠河里头”,来描绘酱园兴盛时期的经营规模。
 
天竺桥,古桥文保点,听言老师说这个桥又名观音桥,我们好奇地跨上盖有亭阁的桥顶四处张望,疑惑地看着东侧的木质框架小阁,吴老师说这是旧时用作摆放观音佛像神龛的地方,群众在此敬香祈祷的一种设施,我顿时恍然大悟,理解了为什么天竺桥别称观音桥的缘故。下得桥来碰见三三两两的游客也在探寻老街的缩影,这些旧建筑仿佛在幽幽诉说着古镇的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
 
出了西北大街径直往北,我们再折回到中大街,往东行进,来到一座石桥跟前,一块刻有问松桥文保的碑石竖立在旁边,我们拾级而上,言老师介绍说:问松桥又称思皇桥,问松桥名字的由来颇为传奇,与南宋皇帝赵构有关。
 
据新塍镇志记载,现存石桥是清道光十二年(1842) 里人重建的。相传南朝梁敬帝年间,南军杀伐至此,问松桥云:“前不可去耶?”松树点头,桥亦随断,军不得渡而去。桥因问路于松树而得名。松树一点头,吓退了南军,这个传奇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吴老师接过话题深情地说,在我们江南水乡一座桥就是一首诗。比如清代的《新溪棹歌》中就有一首描写问松桥的诗:历尽河浜访旧踪,人家塾阁市重重。南军昔日迷津处,缘是无人遂问松。还有清代陆以诚也曾赋诗道:松树点头记旧形,问松桥畔几曾封。轻舠泛入新塍路,夹道参差百丈松。
 
真佩服吴老师敏捷的记忆力,可惜本人不懂诗更不会赋诗,不然也要在问松桥上吟上一段!
 
跨越问松桥,略显冷清的东大街,呈现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墙上依稀可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红色标语口号。这是当时新塍的人民电影院,八十年代放映的电影《庐山恋》、《戴手铐的旅客》的宣传海报,仍然高高矗立在大门口上方,可想而知当时东大街沿河这一带是多么地繁华和热闹啊!
 
我还记得1981年的春天曾停船于此进来吃过中饭,就在这个方位有一家向阳饭店,言老师立刻指着一个已砌有墙体的门面,告诉我这就是当年的向阳饭店。
 
东大街虽少了些热闹,但温馨的场景还是很多,居民家门口摆放着零零落落的旧石器,很多老人悠闲地聚坐在一起憩息,店铺中时有光顾的游人。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一张方桌上围坐着三位当地市民,端起酒盅正笃悠悠地对饮着。呵呵,原来已是晌午时分了,时间好快,言老师建议先去吃饭下午再参观。
 
四 景多时短话不够 饭桌依然说古典
虹桥路540号子城外婆家,坐落在古镇新街中心,宽敞大气,可见热忱好客的言老师用心之入微,顿时一股宾至如归的暖流涌上心头。
 
   等待上菜的档口,言老师又详细告诉我们,目前新塍镇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吴家浜遗址及文物保护点沈本千故居。其他还有能仁寺、蚕王殿、问松桥、观音桥、凤鸣桥、小灵鹫山馆图泳刻石、小蓬莱等文物古迹,保存较完整的或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有吴润昭私院也就是上午参观的党史陈列馆、朱氏老宅、丰乐街西小桥弄2号旧宅、西南大街249号旧宅等。
 
席间,大家边吃边聊,讲感受谈体会。文友青峰提到了关于讲述新塍故事征文活动的情况。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互相的问候、关照和鼓励,伴着室外和煦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五 古镇新塍胜景多 饭后兴游小蓬莱
中饭结束后,言老师又带着我们来到四面环水,景色旖旎的小蓬莱公园参观。当看到古银杏树时,立刻被其高大粗壮的身躯所震撼,古树由围栏圈护着,有围墙和曲廊将寺庙与公园相隔,围墙西北侧就是能仁寺,围墙上有许多能仁寺的石碑。
 
古树下有两块醒目的保护牌,据记载,这棵古银杏树存在已有1500多年了,栽于梁代建寺时公元503年,树高28.5米,树围达6.8米,为嘉兴市稀世古木之冠,有浙北树王之誉。
 
在游览中,言老师讲述起了小蓬莱的故事。小蓬莱始建于1400多年前,原为能仁寺的环清房,1931年辟为公园,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于环境清静,园幽径曲。
 
当晨雾蒙蒙中,远近楼阁亭榭,若隐若现,恍惚置身于云遮雾掩的蓬莱仙境之中,遂于光绪三年(1877)改名为小蓬莱。
 
后几经战乱,小蓬莱逐渐衰废,到1938年日寇纵火新塍镇,小蓬莱也遭大火,濒于煙没,犹似一座荒岛。后经逐步修整,使昔日的胜地又重现风姿。说到小蓬莱不能不谈千年古刹能仁寺,信仰佛教的人可以进去看看,里面很宏伟。
 
新塍古镇历史悠久,古代建筑大多尚保存完好,近年来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古镇文物古建的修复和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使这座江南小镇越来越焕发着悠悠古韵、勃勃生机。红色教育基地也得到了建设、恢复与开拓,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大家拿起手机相互拍照留念,在小蓬莱门口照了集体合影。
 
新塍之旅,不虚此行。其实她的秀美,她的婉约,她的内涵,她的聪慧;当然还有她的沧桑,她的勤劳,她的勇敢,她的坚韧……都深深地藏匿在每一个景点的细胞里,藏匿在每一个景点的褶皱里,藏匿在每一个景点的无穷岁月里。
 
走进新塍,需要我们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探访观察她,去读懂发现她,去景仰敬畏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过去的新塍、现在的新塍和未来的新塍用我们的红色信念串联起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古色古韵的红色新塍,我们还会再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