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志强,嘉兴教师,阅读与写作爱好者,退休后任《秀洲区军事志》、《油车港镇志》主编。
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圣堂港的造船业,其历史之悠久、技艺之高超在江南水乡可谓是名闻遐迩。
据清宣统三年(1911)由唐佩金编篡的《闻川志稿》载:“圣堂港,在南官荡东南,多船厂。”,可见其造船业至少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另据 当地的高龄老人忆及:圣堂港的造船业发韧于其东的匠人浜,因众多船匠聚集于该地故得其名。后因匠人浜河道过于狹小,场地也过于逼仄,施展不开手脚,遂逐步转移至地理条件更为优越的圣堂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圣堂港两岸一字排开有36家造船作坊,全港几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有船匠,户户会造船。从早到晚叮叮咚咚的造船声和噼噼啪啪的庆贺新船下水的鞭炮声谱成了一支支欢快动听的乐曲。
圣堂港人造的船,船身小巧玲珑,适合穿梭于江浙沪一带迂回曲折、水道不深的河浜港汊,且船型众多、适应性广。单渔业用船就有麦弓船、弯笼船、抄网船、撒网船、鸬鹚船、太湖银鱼船、松江贩鱼船等不下十多种。此外他们还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赤膊田庄船、端午踏白船、南湖丝网船、水警枪船等各型特殊船舶。
圣堂人造船尤为注重用料的考究和工艺的精细。稍有瑕疵的材料决不上船。打造一艘船一般都要经过从打片到上油共13道工序,船工们道道严格把关,所造的船不仅严丝合缝、经久耐用,而且造型美观、赏心悦目,因此声誉鹊起,客户近悦远来。南到硤石、袁花、沈荡,北至吴江、黎里、周庄,西到湖州、南浔 、庙港,东至嘉善、平湖、乍浦方圆几百里内的农、渔民所用之船不少产于圣堂。故曾有人赞曰:“千舟百舸出圣堂,能工巧匠名四方。”
圣堂港曾有张、沈、姚、杨四户造船名匠,其中尤以张氏最为声名远扬。
作为“造船技艺”这一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张作明就谱写了一世的“船”奇人生。
张氏家族从清朝起就开始了造船生涯。张作明的祖父张荣昌、叔祖父张荣春、父亲张玉林、堂叔张八兄均是造船高手,其中尤以张八兄为最。1958年为重建南湖红船,有关部门曾派员到圣堂港欲请张八兄出山,可惜他已病故了。
张家的造船技艺传到张作明手里已是第四代了。他15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造船,20岁起开始独闯江湖,改革开放后回到老家自办船厂。五十余年的造船历史,亲手打造的各型船只已不下千条。其技艺可说已是爐火纯青,因此曾多次被聘去修缮南湖红船。他的杰出作品有:曾停放在嘉兴北丽桥下的仿乾隆下江南乘坐的龙船、在上海青浦展览馆和江苏镇江博物馆展陈的仿古宋船、嘉兴市政府赠给浙江省党校的缩小版南湖红船等。艘艘都堪称非高手莫能造的精品。
深得父亲真传的张作明的两个儿子也已高技在身。现展示在嘉兴船文化博物馆的南湖红船、仿古宋船、赤膊田庄船、捕鱼船等船模均系其子的杰作。
圣堂港造船业的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由于政府对个体渔业的开禁,四乡八里的广大渔户需要大量的各型渔船,订单蜂拥而至。造船户们日夜赶工,忙得不亦乐乎。
新世纪到来之后,根据政策,渔民们逐渐离水登陆、弃渔从工,各地的渔业村建制也几乎撤销殆尽。由此圣堂港的造船业江湖日下,风光不再,绝大多数造船户都已关门歇业,另谋生路。即使像张作明那样的造船翘楚、非遗传人也只是和几子一起难得打造几艘旅游景区所需的特殊用船了,无船可造时几子们就进城务工。
圣堂港造船业的式微,既显示了时代的进步,又是历史的悲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如果能想方设法给予古法造船以一席生存之地,使其技艺得以传承,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天大好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