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苍苍,浇灌了肥沃的山野。清明时节,我散步在盛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和绿油油的小草间,沐着柔和的春风,身心有一股说不出的轻盈和自在。前几天,刚刚落过几场雨,河水湍急地流向远方,翻腾出雪白的细浪,冲刷得水草像涂了一层油亮的油脂。
田野旁有蜂蝶嬉戏飞舞,山林深处鸟鸣声声。湛蓝色的天空下,连绵起伏的茶山,像一条条绿色的地毯,蜿蜒起伏。江南的丘陵地貌,美得像一件做工精致的绿罗裙。绿罗裙上星星点点的人影,是我熟悉的乡人。从远处看,她们像一片绿叶上的蚂蚁。但她们不是蚂蚁,虽然如此渺小,却是一些平凡而又坚忍的采茶女。
人间四月芳菲天,四月是一个柔和而有情的季节。仿佛一杯温热的茶,散放着清新甜润的气息。我爱喝茶,从出生到成长,处处有茶的踪影,茶浸润着我的灵魂。每一个江南人,身上都有茶味。而那群辛勤的采茶女,隐伏在一缕缕茶香中,变得无踪无影,却又勾起人莫名的遐思。
采茶女是在工厂里出卖血汗的劳工,是织布机上的梭女,是走街串巷做买卖的妇人。采茶女是一群哺育我们成长的人,也是一群苦命人。我的祖母是采茶女,她的辛勤劳作非常人所能想象。我的母亲也是采茶女,她在做工的间歇,还不忘多采几粒茶叶。
采茶女弯着腰,在茶树里穿梭来去,为了采茶而将岁月凝合成一曲悠远的歌。歌声缥缈如雾,朦胧了岁月深处的泪光。她们曾被太阳炙烤过,被雨水淋湿过,唯有坚忍的心,始终像茶似的散放着馨香。记得有一回,电视台做了一次茶文化的节目。一些身着艳装的少女,撑着油纸伞,在山丘上采茶。画景布置得很美,缥缈的薄雾营造的景象,令我第一次见到了,原来采茶女还有像罗敷女那样皮肤白皙,娇嫩欲滴的。不,那些采茶女是演员。而真正的采茶女是像我的祖母般,镌刻着岁月沧桑的痕迹。
一杯清茶无法演绎采茶女,古朴厚重的心灵。只有我心灵的栖息地,不需要很大,只需要有我熟悉的事物。比如两三丛翠竹,一扇能照进阳光的窗,三四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清晨,有微凉而柔和的晨风自窗外徐徐进入我的呼吸。而在傍晚还能见到柔美而深沉的黄昏。我心灵中的栖息地,有着天然的气息,和风、蛙鸣、鲜艳的花交织成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心灵的栖息地是一个小家,小家不足为外人道,却是能在外奔波后,化为心灵中一方安宁的港湾。我爱热闹,也喜清净。但历经过一番脑海的跋涉后,我更爱清净。在我构想的家园中,我爱听鸟鸣、蝉声和落叶与风的声音,但我却不喜嘈杂的人声。我尤其不喜,邻里间刺耳的谩骂声和漫无目的地打闹声。这时候,我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哪怕只是茅屋一间,只要有竹林掩映,我会身心清明的,缓缓观看日出日落的景象,听桂花闲落的声音。
清净能生雅致,而唯有雅致的生活,才能使身心轻快,头脑舒畅。有过一段时间,我想在深山中逗留。
因为手机讯息的繁杂,总会勾起往事中痛苦的回忆。在深山里,我能沉下心,闻到花木清新的气息。没有人烟的地方,人也便不会有了尊卑,高贵和低贱之别,有用与无用这类世俗观念了。心便不会为之形役,身心清明,便是放下世俗观念而起的。我便是我,只是一个与大地同呼吸,感受阳光雨露,眼见绿树红花的一个生灵。
雨后的清晨,更好。没有了前几日,浮热的气息,和风里自有一股令人清醒的力量。这时,不要想太多,山花为我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朴素的画面;山风带来了通往心灵的幽香之气;雨声和雨后的静谧,更使我感到田园的空灵与在天地间行走的快乐。这时候,时间仿佛变得很慢,令人感受到时光质密的感觉。
时光里有潺潺的流水,冲刷着童年时各种形状的鹅软石;时光里有雨水划过指尖的轻柔和沁凉,令人感受到皮肤的晶莹饱满;时光里还有日光透过绿叶,散放着幽绿色的金光,像宝石在夜空下,带给人心灵奇幻的祥和。
我的心灵的栖息地,给我一份面对世俗中狂风暴雨的勇气,给我注入了些许深长而静和的力量。在周而复始的工作,回家;回家,工作之后,我明了了家的重要性。最可贵的莫过于使身心清明,能用和缓轻柔的姿态迎接未知的前方。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方小天地,我甚至想心灵因平静而高贵,因平静而拥有深潜的幸福。
清净,并不代表寂静,而是能获得与世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像急匆匆地与人交流之后,能静默在一个空间里一会儿。像夜晚的月光,能安静的在流水前观望。这些心灵的深沉感受,我想是人们不能失去的。像数年前,我居住的木屋一样,虽又旧又破,但能平静的看书、写作。还有老友的访问,秉烛夜谈,年龄也正当,还不到去社会奔波的时候。那样的岁月虽平淡,却是令我怀念的。现今,我依旧会在老屋前驻足,静静地坐一会儿,仿佛人世变得简单而洁净多了。我想能平静的过上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人的幸福,既是环境的清宁,也是家的和谐与平静。
我心灵的栖息地,便是这样一方平静的地方吧!
【作者简介】于康康,笔名:秋落,1992年生,浙江省浦江县人。热爱文学,有多篇散文作品在本地报刊发表。在文学作品中,才能感受茶的清新与清香。而采茶女与茶是很难从精神上交融在一起的。采茶女与茶其实并无本质的联系,她们采茶,如采荠菜,采一种能吃的植物。
后来,我渐渐明白,采茶女采的不是茶,而是生命中所需要采的东西。四月里,漫山遍野虽都是行色匆匆的采茶女,但真实的采茶女已消逝在茶文化的深处了。我眼界狭隘,但我还是相信有用心采茶,用心制茶的人。这样的人就像品味茶中令人感动的品质——清新、温润、苦中有甜、明目养心。
我看着河水苍苍向东流去,登高山采茶也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腰间系着一只小篮,在晴空和风中采一些茶,或可用于换钱,或留于自己烹制。无论怎样,都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因此也不需要过多去讨论采茶女的因由了,只要在心中为采茶女留下一份尊重之意即可。其实,一杯清茶蕴含的意义,也就是怡神解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