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本期导读:
1、你认为什么公司是理想中的公司?
2、你认为什么职业是理想中的职业?
3、如何过上理想生活?
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赋能岛的每日话题升级啦,以后每周都有一个主题,除掉休息日,一周6天岛民们每天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分析这个主题,这样对话题的学习和理解会更深入,收获也会更多。
本周的主题是#职业发展#,接下来的一周里,所有话题都将围绕它进行,昨天是第一天,探讨的是 #我的理想职业# 。
古典老师说: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过上古典老师讲的这种理想人生,特别是在职场上。
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工作好像是我们必须受的罪,但不管现实如何残酷,我们总要心怀理想。
现在请和我一起思考一下,假设你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你可以任性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这个工作会是什么呢?
如果一时没有头绪也不要担心,我们一起来看看赋能岛岛民,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今天获得特别推荐的同学分别是:曹礼明、图飛、杨勇 。
Top1:曹礼明
直觉上的好工作当然是事少钱多离家近,数钱数到手抽筋。但物质需求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不能持久。人生当有更高的追求。
好的职业莫过于,爱好,天赋,钱途统一于一体。有选择自由,有能力天赋,能成功赚钱。但对多数人来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多数人大概率是被工作和环境选择。
回头看,职业发展的不尽如意,与缺少正确指导的盲目努力有很大关系。没有人告诉你如何选择恰当的学校,专业,行业,企业,岗位,以匹配于你的理想和天赋,很多时候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当然即使你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我们仍然有可能把一副不好的或打烂的牌尽量打好一点,争取收官时结局好一点。
追求理想的职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呢?分享一下我的感觉和观点:
天命:
积极的人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让使命追求牵引你的人生。相对应于恐惧驱动的不能持续的努力,你找到的天命能带来持久的激情和行动的张力。花时间问内心,或找导师帮你找到,你真正可以为之奋斗,即使不给钱,你也愿意奉献自己的那件事,这是值得的。这个符合天命的职业,你不会感到约束,相反这是一种自由。
地利:
你选择的职业应该获得支持和祝福。前几天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丈夫因为酷爱猴戏,多年沉迷于拍猴戏视频,但一直未能赚钱。因为没钱养家,妻子要跟他离婚。虽然选择的不是什么违法的事,但亲人不能包容,这样的工作至少从当前状态来讲不是个理想选择。
人和:
你得有在职业上的天赋潜质。猪注定没有猫会爬树,猫没有鸟会飞。职业上的以勤补拙绝对没有扬长避短来得效率高。如果某件事你不擅长,尽管有天时地利,你也应该尽快换轨道。
所以如果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就可以大胆追求,用尽全力奋斗,结果大概率不会让你后悔。
人生的幸运,莫过于及早统一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如此,你就可以像润总一样,别人劝他不要太辛苦要注意休息。他呵呵一笑:我不辛苦,我只是在玩!
Top2:图飛
古典老师有个职业发展路径测试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一下:
假如在一个周六的早上,你有足够长的时间,准备开始一段向往的旅程,你开着车,走在一段公路上。
问题是:
你开着一辆什么车?
车里还有谁?
你准备开去哪里?
你沿途希望经过什么地方?
如果你有答案的话,试试看自己解读下。
车意味着你的自我概念(法拉利、奔驰、越野车、卡车、自行车)。
身边坐的人往往是你做决策时很重要的人(家人、朋友、自己一个人)。
准备开往的地方是你这个阶段的目标(热闹的都市、宁静丛林、险峰、广阔的大海、幽静的小镇)。
路径是你希望经过的路径。
一个好的职业发展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目标-自我-路径。
1.目标是你要去的地方和目标。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5年是什么?短期目标3年、1年是什么?如果让你排序,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排到后面的?
2.路是你要走的路径。对于如何去最近那个目标,你的路径清晰吗,分成哪几步?如果不清晰,谁会知道?
3.车是你自己,你对自己这台车的马力、底盘有信心吗?如果需要提升,提升什么?你的动力来自哪里?你是通过什么持续“加油”的?
一个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思考、践行车日路的过程。任何事情都需要2次创造,一次是在脑海里,一次是在现实中。
自我-目标-路径,三者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思考题。
很多人从没有想过这些,或者觉得烦就放弃了,他们看到什么就抓什么,看到路口就拐,看到有车就超,最后到了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没油了。这种情况肯定迷茫。
另外一种可能是纠结,你明明是一辆跑车,却莫名其妙驶入了越野路,底盘被挂得吱哇乱响;或者明明要去东边,却莫名其妙拐上了去西边的高速公路,下不来了。心中纠结可想而知。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想好就上路,走一半盘山公路才发现自己马力不够,准备不足,退也退不回去了,这种情况就是焦虑。
自我-目标-路径三者统一,才能顺利到达自己想去的目标。
大部分时候,你可能发现这三者没法完美的统一,这个时候有三种策略可以选。
升级车: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职场的头3年,什么都不要想。从目标出发,倒推道路,最后改装汽车,因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要从自己身上开始开刀,死磕自己,持续增值。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比你早进行业5年左右的标杆人物,研究他的发展路径、具备的能力,然后一路学习跟随就好。
选好路:在职业发展的中期,一般是25-40岁,综合考虑路和目标,有些路径虽然不一定直接指向自己的目标,但是如果路好走,就先往前走。
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持续升级自己的车和驾驶技术,只要大方向不错,总会开到的。取势、优术、明道。
在职业中期,最重要的是做好几次平台和行业的选择,要做管理还是专业?要留在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或者甚至自己创业? 要留在本行业还是尝试新行业?关键是选择一个让自己持续增值的路径。
做自己:在职业发展的后期40-55岁左右,你的体力精力都在下降,但是你的资源和智慧都在顶峰。从自身出发,去想去的地方,走最适合自己的路。你的目标不是赚钱或者增值,而应该是发挥自己的天赋、追求更大的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职业对你的意义又会有改变。
Top3:杨勇
怎么看幸福和成功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如何定义成功,才能让它既包括金钱和名望,又包括真正的幸福。
高收入的工作,又担心不够有意义。但是你要去当艺术家、演员或者高校老师,钱可能又不够花。你们还想从事新闻业吗?还想当英语教授吗?
答案是,如果不去试,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如果你不试着去做你所爱的,不论是画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不追求那些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业,你就会后悔。生命很长,总会有B计划。但是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有个择业-停车位理论:你不要想着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以外的地方。应该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满了,再绕回来。
如果你醒着的一半时间里,都在做不喜欢的事情,是很难感到幸福的。
最重要的是,在选择道路的同时又质疑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不确定自己选的对不对,这特别好。
关注生活,反思它,去想想怎样才能好好地生活,想想怎样才能做真正有价值的事,这些也许就是人文教育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人文教育要求你们自觉地生活,要求我们有能力为正在做的事寻找和定义内在的意义。它教会我们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行为,让你从容把握生活,并掌控发展路径。
人文教育在这层意义上,让你更加自由。它们给你能力,让你开展行动、发现事物意义和作出选择。你自己的努力,是通向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不要停歇,随时准备着改变方向。
🍂#我的理想职业#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三爷 :
我谈一下我的职业发展路径哈,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两个模型:
1.用T字模型找到自己的兴趣、天赋所在,先趁年轻多试错多尝试各种职业(T字上面的一横的长度代表尝试的路线)
3.找到“喜欢”、“擅长”、“社会认可”三个圈的交集,以此为中心去画T字的那一竖,也就是深耕聚焦一个领域朝之发力。
我的职场非常坎坷,硕士毕业头三年跳槽了7次,做过化学实验老师、淘宝平面设计师、摄影助理、生态规划师,其中有一个工作就维持了7天。
这些坎坷的人生挫败经历,现在回过头来看,感觉像串成了线,对我现在的思维有很大帮助。
后来我去科沃斯机器人面试品牌营销主管,直接拿PPT去给一个部门上课作为面试,就过了。
Chris:
理想的生活就是可以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很多时候做自己不喜爱的事,并要去以此谋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个人觉得,还是把自己喜爱的事作为业余爱好,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自我。否则用自己喜爱的事当工作,那工作之余就少了一种解压的方式。
如果为了赚钱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可能自己喜欢做的事已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还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如果自己的梦想和能力不匹配呢?
我好想当歌手,先天条件差,乐理也学的晚,今年已经45岁,我还需要坚持我的梦想么?
所以你会不会觉得更应该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爱一行干一行?
我觉得问题本质是,没有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和预期,是不是有机会匹配。
所以有的时候,梦想会随着认知的提升而改变。
或者能不能理解成,好职业就是能适合自己,激发自己最大潜能的职业。或者说是能充分利用自己高于平均值的能力去发展去创造价值的职业。
无言:
我认知中理想职业应该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一件创造价值的事情,而我可以作为这个团体一块拼图。
至于现在,每天感受的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获得生活的必需,同时工作氛围中充斥的低效时刻都在侵蚀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不确定我还能坚持多久。
所以自然就会期待一个更加存粹的团队与组织,通过创造价值帮助组织创造财富同时获得个人报偿。
所以理想职业的憧憬可以认为是现实中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让我们没那么自由的,在喜欢的环境下,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同时还能创造价值,获得报酬。
职业满意度大体上由三个因素的需求程度决定:
①关于薪水问题,这由个人的欲望决定的,其实活的好这件事和赚的多少不成正比,事实上只要薪水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后续的提升和需要,大多数由追求目标的差异决定的。
②人在某件事上可以特别擅长,这就是天赋所在,只不过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喜欢是由性格和环境决定的,而天赋所在是印刻在基因中的能力。
③喜欢的团队可遇而不可求,你只能选择适应现有的组织或者无法忍受,然后亲自建立理想的团队。
当然折中的办法是,你时刻积累准备,在不确定的时间,因为某些背景因素,你最终在喜欢的环境与团队中做着一份高净值的工作。
在不确定的时代确定的生活,为个体觉醒做好准备。
宫经理:
理想中的职业:单纯就理想而言,希望和老婆在云南,大理等地方开一家客栈!把亲戚朋友都邀请过来,一起吃住玩!简单快乐,笑脸多。
修行者 :
我理想中的职业是可以为我带来充足的金钱回报,却不需要限制我的自由,只需要我的能力。
在没有任务的时候,我可以凭着自己的爱好去肆意。可能是旅行,可能是品茶可能是其他。类似于一名独立的职业黑客。
蒋作言:
我喜欢热爱有创造力的工作,我很喜欢整理收纳陈列搭配,喜欢为人考虑,服务他人,感觉人生很有价值,不工作我会非常懒散。
目前发展方向是私人形象管家顾问,我很多方面不擅长,但热爱就会去想办法改善,感谢收听我的心声。
关于琴琴周的一切:
理想的职业是,老板三观正,同事都同频,工作环境单纯,尽量少办公室政治,工作不定期有挑战和自我学习的空间,可以给自己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储能的职业。
心铭 :
我理想的职业就是,开一个夫妻老婆店,也许没有那么富有,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最好的状态就是一直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
第五个季节 :
理想的职业:生活和工作能融合一体,在提高自己人生成就感的同时,得到一份相应的报酬。真正能找到那些自己喜欢的事,往专业的方向去发展,并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下去,能为身边人幸福感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王蜂子:
理想的职业:有点掌控感,自主性强些,能够成人达己,或许真是缺什么希望补什么吧。
其实,现实确实大部分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像万维钢的书说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把事情做对,跟做对的事情,两者确实内在动机不同,诗和远方在真实世界中需要平衡。特立独行且正确,毕竟是需要勇气与担当的,也需要运气。
愿每个人做自己吧,生活还是需要有期待的。
Lisa花姐:
喜欢的职业自己做了20年,一到谈判桌前,所有的成就都在一纸合同里,和合作伙伴的满意里体现,只是,喜欢的并不代表是理想的,传统零售是夕阳行业,况且,行业特点是会占用大部分的私人空间
理想的工作,是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将自己的资源可以对接更多的新零售渠道,酒很多,希望遇见有故事的人。
牛群 :
职业的母体是企业,理想职业要契合企业发展,而同时企业的文化要能够孕育理想职业。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取代了低端的劳动,高端人才成为了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吸纳人,才是重点。
我的理想职业是朝九晚五,有假期。有机会接触前沿,有明确的晋升渠道,要有反馈,要鼓励学习,要分享总结,关键要有妹子。
践行者 :
理想的生活:
一、不需要出卖时间来换取生活资本。就是财富自由。
二、可以选择和自己智趣相投的人做好朋友,不需要考虑任何其他顾虑。
三、拥有自己去世界各国旅行的身体素质和其他综合素质。
四、能在自己喜欢的领悟深挖,指获取行业专家交流机会。
金伟:
我所在的单位是个比较大的组织,我处在金字塔最底层,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已经非常接近理想的状态,怎么破。
根据今天的话题盘点一下:工作充实有价值感;和年轻人在一起让我心态更青春;每次引导小鲜肉搞定困惑、突破、成长,让我觉得自己小有成就;虽然头上领导多,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新鲜乐趣;钱少事多,但是稳定离家近,基本都很符合我的职业价值观嘞。
blancheli :
理想中的生活是财务自由,工作选择自由,读万卷书,同时也能走万里路,且能将自己的天赋、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在这个领域里面深挖成为这个行业的大牛。
郑玲:
我觉得梦想就是不让你干这件事儿,你难受,抓心抓肺地想做;不给钱也愿意去做;倒贴钱也愿意去做;甚至宁愿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喝白开水吃馒头也想去做的事。
『匠心』维他,:
理想的生活是先要过了生存期
第一步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到市里做老师。
然后三年内存款达到10万,最好可以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60平米左右就够。
30岁时年薪达到一百万,可以跳槽到二线城市。
喂呀 :
我的职业理想是能成为首饰加工中的“工匠”。
应该是做了这行才开始爱上这行的,目前从学徒入行第13年,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希望成为“工匠”的了。
13年中也尝试过其他的事情,有朋友说我的性格可能更合适做销售,做了一年左右的销售又回到了首饰加工。
现在回想起来我做的所有的人生规划都是向着首饰“工匠”这个方向去的。分不清楚是生活所迫,还是自己的选择了。
Le tigre:
我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个讲师。讲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倒逼自己输入
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就会形成一个很强的动力,推着自己终生学习。
段段:
我的理想工作是咨询师,心理情感咨询师或者商业咨询师,因为对于听别人说话这件事我特别擅长,而且从小就很喜欢开导人。
焦胜云:
我的理想职业是,先做一个既爱孩子,又被孩子爱的乒乓球教练,让孩子们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然后做不一样的少儿乒乓球连锁球馆,去普及乒乓球运动让更多孩子受益。
做球馆两年多,一直在探索传统乒乓球培训的改变之路,深知这路很长,需要家长配合,家长更深刻去理解学习乒乓球的目的。
我不希望孩子们学了一门乒乓球技术,而讨厌优美的乒乓球运动。
99%的孩子不会走专业的路,但是锻炼身体是一生的事,我们不能说在多少岁之前把身体锻炼完了这样的话。而且有一个体育兴趣爱好,更能让人坚持锻炼。
砂轮玫瑰:
我的理想状态是可以无忧无虑的去旅游,感受美好的风景。
目前的理想状态工作是等生完孩子孩子稍大点了去做一个少儿老师,有一个出国的梦想。
所以现在在一点点的学习英语。最羡慕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打交道。先把英语学好,如果有机会再学习点其他国语言。比如,法语,意大利语。
Tho mas(陈恒):
我的理想职业是 :做一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老师。在多个领域施展抱负,攻克难关,哪里难去哪里,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问题。培养一支“军队”。
芳菲 :
我想这世界上的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也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把个人先天禀赋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在某个领域里能让自己的心性、灵魂、创造力……自由地发挥,畅快地施展,也就是你是苍鹰就自由翱翔吧!这种幸福感和乐在其中的感觉,只可意会的。
如果能有这样的选择机会,我只需要能够果腹。记得佛陀说过:因为生和死是人生的必然,我们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多在平和、喜悦和满足的生命里。对于我来讲,能让自己喜悦和满足的,就是无条件的喜欢做的事,也就是最好的职业。
肖海香:
理想职业有个标准,就是你可以持续的被喂养,永远的不厌弃。至于步入这个境界的过程则因人而异。
就像稻盛和夫,他一开始也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甚至想放弃,最终却是在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之后渐入佳境,找到自己的使命,一生亲手打造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能像他这样把事业做到极致的人,少之又少,自然也就很难找到那份热爱。
同样是创业,马云一开始就像打了鸡血,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听不懂他所描绘的愿景,也影响不了他前行的脚步。同样是伟大的人,其前行的路也各有各的不同。
我的前半生一直活的很拧巴,为了生存,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所有的激情都被消磨殆尽。现在终于快退休了,希望退休后能从事中医推拿之类的工作。从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推拿,也一直时断时续的看一些推拿按摩方面的知识。
0000000 :
职业无好坏,看个人喜好吧,干的工作对不对口,回报怎么样,有没有价值感,人际关系怎么样,能不能得到自己想到的。
我从上学干的兼职到毕业就业,择业,干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我喜欢的,然后时间久了就不喜欢了。反思了自己的问题,觉得爱我所选,选我所爱,勿忘初心最重要。不要总觉得生活在别处。
前段时间工作太忙,幸福感比较低,最近稍微好点了,觉得这份工作是我的专业,是我的梦想,可以给我稳定的保障,同事们也是高素质的人,挺好的。
叶线绳:
什么是最好的职业:
生而为人,三种痛苦,匮乏、无聊和焦虑,反正我们是得挑上一种,好的职业围绕着这三种痛苦来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的感受。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好的职业就是达到了内心深处的平衡。
🍂#我的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