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牛雪华,四川攀枝花人,自由职业,诗歌散文爱好者。诗歌散文散见于省地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大理散记
崇圣寺
没来大理之前,我一直以为大理就是一座具有古代风味的城,洱海就是一汪大的潭水,苍山应该和我大攀的山差不多,至于崇圣寺也早在脑海里刻画出它的样貌,我丝毫不觉得大理有什么特别之处,加之朋友也说大理古城是徒有虚名,我带着淡然的心态陪同家人进入这座城市……
到了大理才知道百闻不如一见,大理的确是一座美丽文明的古城。当我们走进崇圣寺仰望三塔,三座塔历经风雨仍岿然耸立于云中,气势庄严雄奇,就如主塔塔基上所题的“永镇山川”一样,大有威震四方的磅礴气势。这三座塔始建于南诏丰诺年间,至今已两千多年历史。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塔,其外观似西安的小雁塔,都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南北两座小塔高43米,是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
走过三塔我们来到倒影湖,这里是人景拍摄的最佳去处。巍巍三塔倒映湖中别样壮丽!许多游客围绕湖泊拍照留影。小小的湖泊如一面玉镜,将天空和岸边的人景倒映水湖中,像极了水中的另一个世界。
大理佛教盛行,崇圣寺成为皇家国寺。据传9位大理国王不爱江山,不恋红尘,出家崇圣寺。崇圣寺香火鼎盛,虽然在其它寺庙也有参观,可崇圣寺这样威严壮观的寺院还是第一次所见。我看着一尊尊肃穆圣洁的菩萨,默默地朝每尊观音像进行朝拜,祈愿家人平安健康,事事如意!
在崇圣寺内游走,两旁郁郁苍苍的树林,将空气净化得清新怡人。那种清新明亮、一尘不染的感觉,舒适得让人不愿离去。不知不觉我们已到崇圣寺门口,儿子和先生忍不住在宽阔的大坝中央学着天龙八部里面的武功招式,那动作生硬滑稽让人忍俊不禁,大病初愈的姐夫也跃跃欲试。我站在门口回望,云低树矮,如梦似幻的茫茫白雾笼罩群山,隐于帷幔中的崇圣寺如同仙境一般,我沉醉在美景中不知归路……多么希望时间能静止在这美好的时刻!纵有万般不舍,由于时紧我们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一盛景。
苍山洱海
风花雪月已成大理的代名词,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苍山雪。我们从苍山脚下坐缆车进入苍山,随着缆车渐渐攀升,我与云天更加接近,低头俯瞰整个大理城,那山水相依的完美结合,宛若一副巧夺天工的天然画卷。下缆车行走在苍山之间,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们沿石梯向上攀爬,虽然山路陡峭,但爬山的尽头十足并不觉得累,虽然烈日炎炎,但在苍山上并不觉得热,连平时不喜运动的婆婆也能跟上我们的脚步。山涧有一条小溪,那涓涓细流,汇集成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潭,潭水冰冷刺骨,深处的水是呈蓝色。小溪在这稍做停留后又无拘无束向前流淌,与郁郁葱葱的各色花木共同鸣奏着大自然的天赖之音。一阵清风吹过,那扑面而来的草木清新气息让人沉醉。我真想在这副动静相宜,美不堪言的自然美景之中,一醉千年!
洱海静静地依卧在苍山脚下。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让人领略那“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画一般的意境。我站在船边,眺望宽阔平静的海面。那醉人的碧绿,映称着苍山,映衬着白云,形成海天一色。如果大理没有风情万种的洱海,她的姿色定会减半。大理的山光水色如一剂良药,能使大病初愈的人精神抖擞。能让年老体弱的人容光焕发。使你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好状态佳。
大理古城
从南门进入 ,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这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情的古城,房屋小巧俊秀,以青白颜色为主,后来才知道这是象征白族人的清清白白。古城晚上的人最多,大街小巷汇集天南海北的游客,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各种银饰品,各种珠宝玉器,还有喷香诱人的烤串和小吃。古城酒吧特别多,三步一个酒吧。听着歌手或抒情或忧伤的歌声漫步,可以忘却繁华都市的急促,也可暂时的忘却心中烦恼。如果说丽江是艳遇之都,那么大理应该算疗伤城吧?大理古城的美让人赏之不尽,叙之不完。这次时间有限,期待下次慢慢领略大理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