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爱玩花样的野蛮橙子

时间:2020-10-18 16:43:34    来源:

1951年,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个年轻学生,他满口脏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生活不检点,却受到美国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一时间,大、中学校园里到处都是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学生—他们身穿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模仿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十一年后,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走得更远,他的《发条橙》出版,小说内容和风格均被某些评论家冠以“野蛮”的评价,《时代周刊》则刊登评论文章称:“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貌似哗众取宠的滥俗之作,实际上是英语文学中的珍品,是部哲理小说。

如果霍尔顿被称作“问题少年”的话,《发条橙》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暴力少年”。他叫亚历克斯。故事发生在未来某时代的英国社会。那时,人类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已经在月球上建立了定居点,地球上的环球电视转播也已经形成了电视文化;而就在室外,冬夜的街头却是恶梦迭出

小说的第一部分讲的就是亚历克斯和三个同伙“深夜作案”的经过。一到晚上,亚历克斯们就聚集在柯罗瓦奶吧的店堂里,一边喝着搀了毒品的牛奶,一边策划当晚的行动。“下面玩什么花样呢?”亚历克斯以头目自居轻描淡写地问道。冬夜街头,一个羸弱的老教授模样的人裹书而行,亚历克斯断定他是刚从附近的图书馆出来,便上去挑衅。他们将他手里的书抢过来撕成碎片,打掉他的假牙,剥掉他的外套,以此为乐。接着他们又进入“纽约公爵”店,请闲坐在店里的老太太们喝酒,期间,他们出去抢了一家糖果店,警察追到“纽约公爵”店,老太太们帮着作证,证明亚历克斯们直在店里待着,没有离开过。行动顺利的暴力少年们继续作案。他们选了一户单身老太太的住家,在推推搡搡中,亚历克斯将老太太攻击致死。哥儿们把他出卖了,送他吃了官司。

小说的第二部分记叙了亚历克斯在狱中的经历。由于所有监狱都必须腾出来关押政治犯,罪犯们不得不接受快速改造,亚历克斯被选作试点对象。对他的治疗过程十分奇特:药物配合恐怖视觉刺激,并配上音乐背景,其目的是彻底改造他的思想。一个疗程下来,亚历克斯只要一想到色情、暴力乃至音乐,就会恶心难受,呕吐,支持不住。前两者倒也罢了,确实不是什么优良嗜好,可音乐是亚历克斯的至爱,那些贝多芬、莫扎特们贡献给人类的优秀的精神食粮,竟然也要对它们反感、恶心吗?他陷入了自身人性遭到怀疑的地步。“难道一个人不能选择作恶,就必然要从善吗?”小说作者借人物之口发问,一个没有道德选择权和自由意志的人和一只发条橙有什么区别?发条橙,表面看来有颜色,有水分,好像是个有机物,其实呢,只是一只掌握在上帝手中被任意摆弄的玩意儿。作者由此发出感叹,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是没有人性的。更何况很多的善是打上引号的,不过是伪善罢了。

小说最后一个部分讲述几年后亚历克斯出狱,他发现当年出卖他的小流氓哥们儿已经成了警察,而他自己则成了改造罪犯试验的牺牲品,无法反击以前树立的诸多敌手,人人都揍他,他却无能为力,只得跳楼了事。电影版本和美国小说版本都到此为止了,可伯吉斯的小说还有一章,在这一章里,自杀未遂的亚历克斯遇到了唯忠于自己的哥们,对方已经成家立业了,于是,亚历克斯自由意志复苏,终于领悟到,人的能量用于创造胜过用于破坏,他需要有迥然不同的未来。他意识到也该结婚,生儿育女,同时又感到困惑:自己的孩子会走上相同的自我毁灭的道路吗?

伯吉斯曾说,这最后一章使全书产生了真正虚构小说的品质在他看来,如果不能表现人生的变迁,人物的变化,写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着邪恶在字里行间活跃,嘲弄一切传统的信念——这样的书即使会引起轰动(《发条橙》做到了),也不能说它公正地描绘了人生。同亚历克斯一样,伯吉斯显然也对充斥着烧杀抢劫的电视商品深恶痛绝,他说“不幸的是,我们身上原罪深重,反而认为恶很诱人,破坏比创造更加容易,更加壮观。我们喜欢看宇宙分崩离析的幻象,哪怕下得裤子拖地。在无聊的房间里创作《庄严弥撒《扣郁析),就无法上头条新闻,无法成为电视的插播新闻。不幸的是,我的讥讽小书竟吸引了许多人,因为它就像一筐坏蛋,散发着原罪般的臭气。”像他这样,说自己小说散发臭气的作者怕不多见。从他对《发条橙》并不热心的态度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他的良苦用心。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发达,过分依赖这种进步的人类却有精神堕落的可能,对此,伯吉斯深感忧虑

除了对自由意志的反复强调,《发条橙》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创新。为了表现超现实主义氛围,避免因描写暴力而出现不雅观的词句、伯吉斯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亚历克斯们说话、思考用的都是未来的纳查奇语汇。对此,书中有一些说明:

“零零星星的押韵俚语,还有一点吉卜赛话,但词根大多数是斯拉夫语系的…”由于同属印欧语系,由著名导演库勃里克拍摄的同名电影照搬了伯吉斯创造的词汇,并没有妨碍英美观众的理解。美国人甚至还整理了一个纳查奇词汇表贴在因特网上,供读者参考。

尽管有译者的积极努力,但对于《发条橙》的汉语读者来说,小说中二百余个纳查奇语汇还是难以领略的风景。

摘自《月亮下的蛋》
作者: 若隐\程庸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