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彦子 彦子随笔
妯娌恩怨
小时候,妈妈除了对爷爷有些许不满,跟伯母,似乎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仇怨。也不知道她们两妯娌在我出生以前,发生了什么矛盾,打从我记事开始,妈妈和伯母就已经兵刃相见,水火不容。
以我细致入微的观察,大概跟爷爷有关。在妈妈眼中,爷爷对伯父一家青眼有加,对我们,横眉冷对,妈妈深感不平,不平之后,难免把一肚子怨气撒到得宠一方的代表——伯母。伯父是老师,又做了点副业,算小康之家,伯母又连生两个儿子,在爷爷那里备受关爱,似乎也理所当然;谁叫你肚子不生气,本来家境不如人,结果,还连生两个女儿,爷爷失望的心情又增加了一层,几乎变成绝望。
肚子不争气,人力没法改变,那就改变可以改变的吧。于是,妈妈一直催促爸爸,赚钱,赚钱,再赚钱,那几年,爸爸的唯一任务,就是外出赚钱,妈妈打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不让爸爸有丝毫分心。
印象中,伯母为人开朗乐观,能说会道,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在村子里很受大家欢迎,不仅大人对她礼让三分,连小孩也很喜欢她,喜欢到伯父家玩。因为,不管是伯父还是伯母,他们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笑话。有时候,孩子们一到她家,就舍不得离开,因为又有新的故事吸引他们。
当然,我也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是伯父家的常客。虽然妈妈跟伯母不和,但,伯母对我们却没什么成见,她常常对我们说,大人之间的恩怨是大人的事,小孩子是无辜的。有时候,伯母看到我们来了,还会好心地提醒:“你们来我家玩,你妈知道吗?知道了,会不会骂你们。”
尽管知道,妈妈可能会骂我们,甚至还会打我们,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往伯母家跑,一般都是偷偷摸摸,有时候也光明正大。其实,妈妈也没有这么小肚鸡肠,很多时候,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我们眼中,伯母是一个平易近人,顾全大局的人,但在妈妈眼中,大概又是另外一番模样;妯娌相争,赢得一方在输得一方眼中,更多得可能是工于心计,而不是觉得人家技高一筹。或许,也有因羡慕嫉妒而产生的恨意。
妈妈心里最大的梗是爷爷厚此薄彼,对两家明显分出,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在各种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寻找茬儿,制造战争。这一点,妈妈倒有点像大奶奶,走进了那条钻牛角尖的胡同里,怎么也走不出来。
妈妈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大发雷霆:比如,堂哥跟姐姐一起玩,欺负姐姐了;或是爷爷给了堂哥什么好吃的,没有给姐姐,任姐姐在一旁可怜巴巴,垂涎三尺,都无动于衷……
反正,都是生活中的琐碎事情,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妈妈的眼中,这几乎是一件关乎尊严,关乎家庭地位,关乎在村里能否立足的大事情。如果自家人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赢得村子里其他人的尊重呢;妈妈满肚子委屈,无处发泄。
这一次仍然不例外,当姐姐哭着跑回家向妈妈告状,说堂哥欺负她,早就一肚子怨气的妈妈,不管三七二十一,朝对面的伯母质问,质问过后,难免演变成两个大人之间的口水战。
说来也怪,妈妈很少跟人吵架,就算有人到我家门口指着妈妈的鼻子骂我们,妈妈也舍不得对别人说一句狠话,更别提因为小孩之间的争吵,而跟别人闹翻。通常,都是别人到我家来撒泼,妈妈重话都不敢说,只一个劲地陪“不是”。
到了伯母这里,事情变得不一样,妈妈不仅挑起战端,扯开嗓子骂,而且还上了瘾,坐好凳子,端着水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我家和伯母家隔着池塘,遥遥相望,以中间的池塘为对称轴,我们两家的房子对称分布。虽然走过去,要绕半圈池塘,但声音却可以从池塘上空直接飘过,平时,大声说话都能听见,更别说扯着嗓子骂人。
妈妈卯足了劲,扯着嗓子,红着脖子,对面的伯母却气定神闲,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几句,像对峙,又像在无所事事地搭腔,反正,一个人做事也无聊,刚好有人在旁边陪你“聊天”,貌似也不错。
相对于伯母的气定神闲,妈妈简直像一根正在燃放的鞭炮,积蓄力量,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过了一会,突然发现人家没有搭理她了,她又像泄了气的皮球,准备撤退。可总是在准备撤退,快要熄火的时候,伯母又恰如其分地回几句,不早不迟,像一根划动的火柴,把妈妈那条将要熄火的鞭炮瞬间点燃。
妈妈急得额头冒汗,嗓子嘶哑,而伯母悠然自得地在台阶上做着自己的事情;等到妈妈这条鞭炮准备熄火的时刻,正在做事的伯母会突然想起什么,不偏不倚地怼你几句,结束你那孤独的“独角戏”曲目。只是,这怼的几句,常常能把妈妈气得半死,原本想偃旗息鼓的心境又不得不变得紧张,进行防御,如摆开阵势,怒发冲冠的公鸡。
伯母是个有水平的人,随便搭的几句腔,自然不是一般的村姑野夫所能想得到,少而精,必须还要切中要害,让你无回旋之地。伯母如一个武林高手,轻而易举,几招就把妈妈怼的口吐白沫而又理亏词穷。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妈妈打算鸣金收兵,调转马头,伯母冷不丁加上几句,犹如在即将烧灭的柴火上又添了一把新柴,忽地一下,妈妈那堆火,又要燃烧起来。
如此反复,我都看出端倪,妈妈却毫无知晓,听到伯母偶尔的回怼,急得喉咙冒烟,眼睛瞪出血,脖子上的青筋更是一条一条暴露,我真害怕那些血管突然迸裂,鲜血四溅。
“妈妈,你可不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人家伯母都不想跟你吵架呢。”我在一旁好心地提醒。
妈妈瞄了我一眼,大概意思是: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
“妈妈,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你想停下来,不骂的时候,伯母就不早不迟地回你一句,刺激你,让你继续开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不死心。
妈妈疑惑地看着我,眼神稍微变得平和一点。
“这还不简单,伯母故意刺激你,让你一直骂,扯着嗓子,声音越大越好,人越急越好,反正伤的是你的身子。再说,村里人听到的,都是你的声音,扯破喉咙的声音,人家伯母每次都声音平缓,不紧不慢,想想看,人家是说你厉害,不好惹,还是说伯母厉害,不好惹啊!估计大家都在想,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厉害,不尊敬嫂子也就算了,竟然还这般得理不饶人,以后谁还敢跟你交朋友,你之前在村民们所建立的良好形象就要毁于一旦了……”
妈妈其实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平时,特别注意自己形象,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高声说一句话,也很少跟别人红脸闹矛盾。在伯母面前,这是一个例外,妈妈也是气急,急到忘了平时在村民心中好不容易形成的美名。
妈妈一愣,看着我,若有所思,心想:这孩子小小年纪,还能想到这一层。其实,明眼人都能觉察其中的端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妈妈身在其中,被仇恨蒙蔽双眼,看得到只是眼前的仇恨,哪想到长远利益。
听了我这番话,妈妈迟疑了一会,似乎恍然大悟,赶紧鸣金收兵,把凳子、杯子搬回家,高高兴兴地给我们做饭吃,也不管对面的伯母是否还有回敬之词,反正她已经想明白。
妈妈之所以如此气愤,当然不是因为姐姐被堂哥欺负了而恼怒,只不过是借题发挥,把平时所受的怒气、怨气,还有许多其他气,借此机会一股脑儿全撒出来罢了,当然,也包括爷爷对伯父家的偏爱,以及自己在婆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大概,骂了那么久,妈妈的气也消了,最后,被我一语点破,发现孩子也挺懂事,似乎深感欣慰。
彦子
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