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从来是远方
文/钱金川
远离家乡,月光长成了乡愁。只有归家的心,铺满一路思念。只因我不是归人,仅仅是个过客。
一
远离故乡出外谋生,屈指算来已有二十余年。因鼠年疫情在家禁足宅居月余,往年都是行色匆匆,这也是外出多年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故乡地处西北,一画开天,肇启文明被誉为羲皇故里的文化历史名城——天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出于战略安全需要,国家很多企业及研究机构参与西北三线建设,以当时东北工业基地迁出居多。逐步形成了后来的长城电工系统,以生产低压电器为主的产业配套结构,也是当时全国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因所在的国企破产重组离开故乡。
在家乡上学直至进工厂,都有浓浓的乡音相伴,故乡触手可及。就算在工厂因工作出差,也都是短暂的探索,只是偶尔感叹外面世界的精彩。未曾想,这一走便长久地离开了生养之地,离开了父母,再也没有长久地在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逗留过,家成了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地方。每年的春运便将归家的心铺满一路,故乡对于我而言只是行色匆匆的过客。“世上本无春运。背井离乡的人多了,就有了春运。在他乡,有收入,没有家。在故里,有家,没有收入。春运,不是幸福,是一场苦难。”每至此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述。
二
每每走在他乡,虽说这里是南方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主干沿路随处可见高高耸立的广告牌和沿街经营的电器商铺,到处洋溢着城市活力,远比家乡浓厚许多。但情绪总会有一阵突然的悸动,“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思乡之情便随之会莫名的蔓延开来。每时每刻都会感受着故乡正一步步远离。父母也渐渐步入古稀之年,仿佛再无更多时日的欢聚畅言。
于我而言,随着岁月的久远,故乡现都成了一个缥缈虚幻的概念,很难再具体形容;可故乡的点点滴滴又是实在,每一丝乡味、每一处经历、每一片色彩、尤其毕业参加工作后的回忆:如园林式的工厂环境、办公楼外的樱花林、连接工厂各车间的林荫道、古城的黄金大道、藉河风情线都会组成快意的春夏秋冬。
三
在故乡诸多的元素中,色彩是最能给你深刻的念想。因为只有它,才让你对家乡五彩斑斓的色彩痴迷留恋。
在活力的春日,游走于郊外春的信息已见端倪。故乡是五颜六色的。绿柳翩翩、杏花灼灼、细雨沾衣、和风拂面,确实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之感,很是惬意。抬眼望去,把整块田野布满不留一点空隙油菜花盛大怒放灿烂着,那些化儿宛如荡漾在绿海上的细细的波纹,滚动着、跳跃着、仿若闪烁着阳光的细缎,将黄色演绎到极致。只遗憾这萌生的春草徜浅,略显脆嫩青绿。
若说色彩浓郁记忆深刻,还是工厂办公楼那一片樱花林。据说所种植的樱花是从市政园林处获取的日本复瓣观赏樱花。每到春暮,幽香艳丽一簇簇绚烂绽放的樱花,压弯枝头晕染了天际。连三月的风,也被浸染出一丝清甜。确有“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之意。唯独缺憾,樱花种植于庭院,如生长在山林崎岖当中,则可显出云蒸霞蔚的韵味,那相应“樱花如霰晓窎啼”的意境更为别致。三月雨声细,樱花雨成阵,如云似雪风吹即落时的清高、纯洁、果断、壮烈的场面,不免使人看之伤感。当然现在对樱花的审美早已摆脱了传统的伤感,而更注重花事的绚烂和独特樱花之美的观赏。玉树琼花彩云堆雪是樱花怒放时节的容颜,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地方和省电视台也到此拍摄取景,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不多见,尤其在西北更为难得。
夏日炎炎,由法国梧桐筑就的林荫大道是工厂极富特点的景致。据厂里老人讲,在建厂之初由军代表(那时的三线企业筹建由驻军代表牵头组织)确定规划。到八十年代所种植的梧桐已经枝体庞大而伸展,肥硕如手掌的绿叶已经成就了蔽日的树荫。即使在盛夏的中午,都很难在林荫道下看到直射的阳光,只有在风过处,道上才会出现因枝叶的摇曳留下斑驳的光影。到了秋天,走在道上不时看到缓缓黄叶从枝头掉落,有些则旋转着飞到走在树下人的耳旁,最后无声落地,过不多久,梧桐黄叶铺满了大道,真可谓:“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后来对所谓的“法国梧桐”经考证,才得知名字的来源源于一个误会:在上世纪初,法国人将树种植于上海法租界内,因树叶挺像梧桐,就叫它法国梧桐了。以至后来以讹传讹沿袭至今。其实是后来多用于城市绿化和观赏的几种悬铃木的通称而已。现工厂旧址已经改建成学校,而当年的梧桐树与学校的园林布局相得益彰得以保留。
秋天,是银杏树最美的季节。银杏属落叶乔木又称白果树,原生江南,因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民间又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之含义)。树干虬曲、树冠如盖,叶似扇形、古雅有致;夏天葱郁遒劲,秋季金黄可掬。将江南生长集绿化、观赏为一体的银杏种植于西北古城也属不易。至此故乡古城每到秋至,便有一条由两百多余株的银杏树成就的黄金大道。每当夜幕华灯初上,树上黄叶与落地之叶和悬挂银杏树干金黄色的投光灯交相辉映,再加至大道俩测仿宋古建筑与悬挂的大红灯笼的陪衬,满街尽带黄金甲营造出浓郁的古城华章与夜景魅力,使你顿有一种恍如隔世和穿越之感。
黄金大道也因落叶而美丽、因落叶而幸福、因落叶而网红,也更因为落叶使故乡一“叶”成名。通常所说落叶归根,而能将落叶归根前为人们演绎出别样的美丽和幸福,也是银杏之品格使然。
藉河是故乡的母亲河,是渭水河(黄河流域的支脉)的支流,她东西流向从古城中间穿流而过。藉河风情线经整体规划和修建,东西绵延十里。风情线上小桥曲径通幽、水榭亭台观鱼港、花坛步道婉转、设置的健身器材随处可见。沿河而建的雕塑长廊里麦积烟雨、羲皇故里、南郭晨钟等尽显故乡风情。从初春到暮春,翠柳含烟、樱梅含情、鸢尾妖娆各色花儿次第绽放。微风拂过,每一个花开的地方都成了藏在眼底的风景,染了天空,美了回忆。充满活力可爱的生灵鸟儿也鸣奏着春天的第一乐章,好像向我们炫耀春天的美丽。
湖水清澈明媚,蓝天白云倒影婆娑;湖面不时有白鹭掠过。到了夜晚藉河两岸流光溢彩,远处有南山塔寺的灯光,近处有红桥的巍峨。从清晨到夜晚人们漫步在藉河风情线上观化赏景络绎不绝。但我总觉得夜晚的景致更显得自然些,可能人工雕琢的痕迹被夜色掩映的缘故吧!毕竟城市因为有了水,也显得灵动起来。
四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月是故乡情,岁月蹉跎,满鬓的白丝赫然现。岁月可以从指间滑过,可以是逆旅天涯的牵绊,但乡愁如无包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游子的乡愁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故乡,永远是历经风雨洗礼和岁月雕琢后每一个游子心的归宿。
乡愁如烟,乡愁如梦,乡愁是一缕青丝常系在心头,更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在何方,心灵之绳永远系在远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