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昨天晚上遛嘟屁时顺便在成教学院门口那个长长的坡道那里挖了青苔和铁芒萁。
周六时我从这儿路过,发现了它们的存在。
这里一边是墙脚,一边是排水沟,既潮湿又阴暗的地方,一般人不会注意的角落。
阴暗潮湿,呵呵,多少人讨厌这个词,讨厌这种环境,却是青苔的乐土。
当时一看到它们,心中便冒出念想,我要来这里挖一些青苔回去,养一盆青苔盆景。
之前在杂志上有看到,有人专注于养青苔做盆景,其作品可谓巧夺天工。
后来看杨老师做的盆景,将不同植物错落有致地搭配在一起,也很趣致。
这次,我自己也来试一试。
提着那被我挖下的青苔和铁芒萁回家后,从柜子里把那个一直闲置的瓷盆拿出来,将阳台上的卵石放里面,再将青苔一层层铺上,铁芒萁栽于其中。
最后,就成了这样的一盆盆景。
第一次做这种盆景造型,完成后发现,和普通的植物盆栽比,别有一番风味。
难怪有人专职种青苔做造型出售的,确实是很独特。
我发图片给杨老师,她说不错啊,如果还有太湖石或者陶人放置其中更有意境。
这两样,我以后可以淘一淘。
发给女儿,她也说那些青苔好可爱。
呵呵。
多年前,在南京参加一个杂志社的笔会,和北京来的作者安特别聊得来,在明孝陵,她看到长在墙角的青苔,一脸的惊讶和喜悦。
她说自己是第一次看到真的青苔呢。
她小时候是在内蒙古长大,再后来一直在北京生活,总之,在她的身边看得最多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青苔,如此微小、纤细、密集,乍一看,可谓是微缩的草原。
经她一描述,我也觉得青苔特别可爱。
她用一个矿泉水瓶子装了一点青苔,说是要带回北京养。
不知道最后她在北京养活了那一小团青苔没有。
但是,好像就是自那一次之后,我对自己身边几乎是随处可见的青苔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路边铺的花砖的缝隙间,青苔长出,让普通的路有了一格格菱形的图案。
在树的背阳处,青苔随着树皮的参差,长成一行行的,像长短句小诗。
在山边的石头上,青苔长成斑驳的抽象画。
而在湖畔水泽,青苔长得团团簇簇的,如绿色的小云朵。
想起那首袁枚的诗,《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虽是不起眼的,但却是自在而顽强的。
虽是渺小之物,却又让人产生浩大之感。
这是青苔给我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