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如此多惊世骇俗、脍炙人口的诗句,不仅是对历史世态的真实观照,而且更是对家国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警示性和史诗性。他以独特深刻的思想意境和惊世骇俗的人文立场震撼诗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长安去世后却不见他一抔黄土,不知是“关中形胜”的吝啬,还是中国诗歌的挑剔?
总之,我在长安居住数年,举目可见历代王侯将相高大陵园,却不见芳草萋萋间有他一坯黄土,实在感到可惜。于是,每每于灯下重温那些动人心弦的诗句时,眼里总是禁不住莹莹泪花,心在隐稳作痛。
据我了解,现在包括很多大学生在内的诗歌爱好者,背起唐诗来朗朗上口、声情并茂,却不知那些诗句的作者是谁,甚至常常有人把诗文和作者张冠李戴,更别提对他们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了。如此情状,岂不悲哉!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才子,一辈子写了一千多首诗,而且篇篇佳作,字字珠玑。一部《樊川文集》,收录其文四百五十余篇,彪炳史册,成为中华民族巨大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二百多首诗歌,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秋夕》等,备受到世人推崇,代代传诵,经久不息。他的七律《早雁》《河湟》《润州二首》《九日齐山登高》《登九峰楼寄张祜》等篇也为人称道。至于他的五绝、五律、五言排律,亦不乏经典,如《长安秋望》《秋晚早发新定》《题扬州禅智寺》《华清宫三十韵》《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皆文采飞扬,精美绝伦,“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这,就是“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大唐诗人杜牧。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尚可与尔读,助尔为贤良。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这是他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的自述。记得我最初读到这些文字时,竟惊喜地站在窗前大喊一声:长安真是个盛产诗人的地方啊!
贞元十九年,他出生于长安一个望族之家,“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其世族,魏晋以来数百年就是高门望族,祖父杜佑做过唐朝德宗、顺宗、宪宗三朝的宰相,一部《通典》洋洋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体例最为完备的政书。其伯父、堂兄们也都身居要职,从当时的谚语“长安韦杜,去天尺五”,可见其家族当时地位之显赫。
少陵塬与神禾塬之川道即为樊川,原为汉高祖刘邦赐给名将樊哙的封邑。“韦曲城南堆锦绣,敢与江南比春光。”此地数十里,潏水两岸,林亭相间,卉木幽邃,有诗云:“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君山喷清泉,脉散秦川中”。杜牧一生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常在园中嬉戏,不仅诗文集取名《樊川文集》,而且别号也称“樊川”。“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他之所以对这片土地爱之深沉,因为这是他世居的故土。他从小就在这优越的环境中读书生活,“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年纪轻轻就名满京华。二十三岁作《阿房宫赋》,成古今名赋鸿篇,被世代传颂;二十五岁中进士进入官场,“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之后宦海沉浮,官至中书舍人,前后四次任职于长安,晚年也定居这里。
据史书载:杜牧(公元803-约852年),京兆万年(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最终官至中书舍人,终老故地樊川。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同期诗人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祖居地朱坡村,地处樊川,“下杜乡故园,泉声绕舍啼”,是当时长安城南风景最秀丽的地方,其诗多有描述。祖父杜佑任淮南节度使十五年,回到樊川后,难忘做官时的江南瓜洲古镇,遂把杜家种瓜之地命名为“瓜洲村”。据说,杜牧年少时也曾在此种过瓜,“瓜洲村”北不远就是樊川八大寺之一的牛头寺,杜牧年轻时在寺西念书。
“三月樊川路,红桃散绮霞。终南青送黛,潏水碧穿沙。”从汉唐开始,樊川就是帝都长安的名胜和花园,更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这里沉睡着诸多名人先贤,流淌着一种文化,激荡着一股向上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长安樊川的杜佑别墅,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园中嬉戏。“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杜牧出生于官宦诗书之家,虽非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解决温饱是没问题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二十三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取官如驱羊”,二十六岁就进土及第,诗“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少年才俊形象跃然纸上。他确有文采,而且政治谋略也很出众,曾专门研究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祖、父相继去世后,家境日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当时,他生活的时代已处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历史阶段,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虽忧国忧民,却被数次流放,心里难免郁闷不平,“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为实现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可惜,经过“安史之乱”浩劫的大唐王朝,开始充满颓废之气。他有经邦济世的志向,“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一生都在仕途和官场奔波。由于愿望未能实现,因此看破红尘,“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无奈把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开始在生活上放旷不羁,把一腔悲愤交于酒肆,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家。
一千多年过去了,“风流才子”依然是他最响亮的头衔。人人只道他“十年赢得青楼薄幸名”,殊不知,梦回长安,他也曾是个心怀理想、踌躇满志的少年。
从杨州辞官归乡后,他就一直住在韦曲南的少陵原边朱坡村。最后,有病在这里与世长辞。他曾写《朱坡》诗一首,描写他居住的朱坡四周景色。一生无儿无女,重病时曾写《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诗一首给裴度,据说裴度是他的姐丈,杜牧请求裴度打发他的后事,还诗中感叹自己死后有谁给墓上培上三尺土呢?
关于这三尺高的杜牧墓,历史学家缪钺在《杜牧传》中考证说,杜佑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葬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祖墓。《咸宁县志•陵墓志》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
司马村是长安的一个千年古村,唐代已有此村。唐开国功臣杜济、杜如晦在杜陵原建别业山庄,最初尚不成村落,中晚唐时,杜氏家业日壮,宅边附住了人家。此时,杜如晦第六代孙杜世颖曾任循州司马,人称杜司马而成村名。唐代杜氏贵族墓杜佑、杜济、杜如晦墓均在此村西南。
现在,上了年纪的司马村老人们还能回忆出当年的具体墓地。墓就在司马村西南,建国后尚存,高约七米,面积约一亩,墓顶有一大树,墓前曾有清人毕沅立的杜牧之墓碑一通,墓规模很小,一九六六年碑石被砸毁,后来墓也被平。
说到杜牧墓遭毁坏的原因,一位村民告诉我,1967—1968之间,由于下了数天的连阴雨,为了用干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只好挖掉墓土。加上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村民不时私自挖土盖房,仅仅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七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如今,冢的中心只剩一片洼地,旁侧堆满垃圾。一个生于长安、卒于长安并自作墓志的世界级诗人,把孤傲和绝世的灵魂安放到这里,把天大的才华和身后的空名埋藏在这里,最后这里却成了一片废墟。“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实在令人唏嘘!
荒凉,荒凉,除了满目荒凉,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再也读不到传世的诗文,只有土堆上几只鸡狗在跑来跳去……
作者简介:郑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