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兰天智||母亲的手擀面

时间:2020-10-18 15:19:34    来源:
 
●兰天智(新疆)
 
 
 
 
外公去世后,母亲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里家外的活儿,都少不了她的份儿。她在十七八岁时就加入了“铁姑娘队”,挖水渠,修梯田,掏地道,什么重活累活都得干。从那时起,过度的重体力劳动,使她的两只手形成了半握状,似乎岁月握住了她的手不肯松开。五十多年过去了,时光染白了她的黑发,却没有牵直她的手,弯弯的,像镰刀,每个手指的中间骨节高高凸起,显得笨拙、粗糙,像松树皮一样。
 
可不能小觑母亲的这双弯弯手,巧着呢,尤其是她的手擀面可是非常了得。
 
弟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敦煌,爸妈也跟随去了敦煌。在这里,爸妈曾推着三轮车在街头卖过手擀面。一段时间后,回头客越来越多,但好多人都不相信这是手擀的。顾客的怀疑是不无道理的——手擀面怎么能和压面机压的面条一样匀称呢,而且比机器面更劲道和爽滑。尤其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特别喜欢吃,天天来买,就是不相信这是手工擀的面。后来,他提出要亲自看看老妈擀面的过程,毕竟眼见为实嘛。
 
有一天,母亲满足了这位老爷爷的请求。老爷爷就在旁边看,母亲先在一个大盆子里和好面,然后放到面板上不停地揉。把面团揉光滑、揉结实后,再用擀面杖开始擀。
 
擀面的过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把面擀得厚薄均匀,首先要把面张心要擀实,就跟做人一样,心要实在。还要把面张擀圆,擀成跟一分硬币一样薄厚。然后,在上面撒一点干面粉,把擀开的面张对折,再对折,成扇形状。与众不同的是,别人都是在切面,而母亲则是在用刀利面,弯弯手此时却宛如一把尺子附在面张上,右手拿着切刀紧贴着左手,切刀微微抬头,顺着对折的线条,就像靠着尺子划线一样,随着两手同时向前划动,一根根笔直的面条就像织毛衣的竹签一样,粗细均匀、慢条斯理地躺在一边,足足有二尺多长。
 
老爷爷看了后,佩服得不得了,直呼想不到,想不到真是手擀的。后来,这位老爷爷不仅成了常客,还带来了很多的顾客,母亲的手擀面很快扬名敦煌。
 
据母亲讲,在她当姑娘的那个年代,村里有个习俗,新娘嫁到婆家的第二天早上,婆家会给新娘设置三道关口观测新娘,其中有一道关口就是利面条。生性好强的母亲从小就练就了一手“绝活儿”,这让和她同龄的姑娘们都羡慕不已。
 
在我的印象当中,每次家中来了亲朋好友,母亲总是拿出她的“绝活”——擀面条招待客人。平时舍不得吃稠饭,来了客人才会做一次稠饭。面条擀好后,配上用腌制的酸白菜、土豆丝混合炒的菜,或者配上用肉丁、胡萝卜丁、豆腐丁、土豆丁做成的臊子,和着母亲的热情,让客人们打心底里开心。母亲以心换心,以情易情,用朴实的热情赢得了亲朋好友的尊重,无论她走到谁家,都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热情款待。
 
母亲的擀面花样挺多,有时利成长面,有时切成菱形状,有时切成转百刀,有时切成火柴棍长短的细面条,可以做成炸酱面、臊子面、转百刀拌面、榛子面条、香头面条等等,形状各异,口味不同,岂能一个“爽”字了得!我们从小就吃惯了妈妈的味道,如果出差一段时间,或者是过几天不吃一顿母亲的擀面条,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缺点什么。有时候甚至在调侃自己,在酒店大鱼大肉吃了大餐,总是不比母亲的一碗手擀面来的实在和舒服。
 
上个月父亲过生日,他执意要在家里过,非要吃母亲擀的长寿面。他说,母亲的手擀面他吃了一辈子了,天天吃,都吃不烦。
 
母亲这双镰刀手,在教育我们时,也能把握很好的尺度,从未“砍”过我们,而我们却像她手下的面条一样,顺从、听话、懂事,从未给家里惹过麻烦。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