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琪
岁月是无情的,它可催人变老,又可使人丧命。2010年6月8日,叔母因得“囊腺癌”,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75岁。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更是一位不平凡的母亲!她的一生默默而无声的度过,饱偿了无数痛苦,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如今,她已儿孙满堂,兰桂滕芳,个个出类拔萃,既能持家奉亲,又能为国效力。可正当她要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她却与世长辞。如今她已离开我们九年了,我们一直怀念她,她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脑海浮现,为了纪念这位淑德贤良的叔母大人,特泣撰文以表哀思。
叔母1936年6月25日出生在环县木钵镇西塬一个姓王的农民家庭。1953年6月与叔父结婚,她和叔父同岁,结婚时17岁。婚后与叔父在环县曲子镇同一所学校读书,后因叔父考入陇东中学。她就辍学回家务农。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正处在困难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1958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和平田整地大跃进运动。那时我们和叔父母在一个大家庭生活,她已经有两个孩子,川区平田整地任务很重,除六十岁以上老人外,其余全部集中在孟家湾村修渠平田整地。叔母就带着我住在四爷家给她看孩子,她夜以继日地劳动,休息和吃饭时才能回来给孩子喂奶,那时候我也很小,有时也在外面贪玩,但叔母从来没因此打骂过我,还在大灶给我带回饭菜让我吃饱吃好,她对我的关心如同亲儿子一样。
1960年,赶上大饥荒,缺衣少食,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不时有人饿死在路边。我家吃树皮嚼草根,十几口人的家庭,为了吃喝,家里常常吵闹不息,于是不得不分家。叔母分得一孔窑洞,那时她已是五口人之家,叔父在环县天池乡教书,假期才能帮叔母干一些家务活。叔母她男一半女一半的生活在极度困难的状况下,既要操持着五口之家的衣食住行,还要参加集体劳动和带孩子,肩负着一个女人难以承受的重任。她经常披星戴月,忍辱负重,吃尽了人间苦,受尽了人间罪。尤其在那凭工分吃饭的日子里,因人口多劳力少,她的艰辛和无助是难以言表的,但她都默默地忍受着。特别是生产队大包干那段时间,大秋粮食作物锄草施肥全部按人劳比例化分到户,锄草松土完,经验收合格后,再按地亩记上工分,年底汇总按人劳比例分配口粮。叔母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带着孩子风餐路宿,整天忙活在田间地头。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督催我们早点干完活去帮叔母,她又锄草又带孩子,把人都累坏了。于是我和弟弟、父亲就经常帮叔母干活,寒暑假帮她砍柴,赶着驴帮她驮水。但每次干完活她都要做最好的饭菜给我们吃,还把平时攒下的洋糖分给我们,因那时我们很少见到糖,那个香甜至今记忆犹新。久而久之叔母就像亲娘一样亲。
叔母是一个既普通又平凡的农家妇女,一生助人为乐,只要她家有的,别人张口她都给,正如她常说:“有舍才有得”。曾记得有一次半夜,二叔肚子痛的满头直冒大汗,急得爷爷奶奶团团转,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在这紧急关头,叔母送来了药,二叔才转危为安。奶奶见人就夸,三儿子娶了个好媳妇,我有个好儿媳。
1969年叔母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两男四女,儿子很小,为了照顾小儿子和上学的几个孩子,她起早贪黑,常常等孩子们睡熟了,才开始在灯下给孩子缝补衣衫。每周还要步行在二十里路外的曲子镇学校给大女儿送干粮,为了儿女她呕心沥血,受尽了艰难困苦,不愧为一个贤良而伟大的母亲。
如今女儿都已有了孙子,儿子正在工作岗位为国效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叔母您的支持与付出。叔母进城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少,她除了伺候叔父外一直帮儿女们干这干那,“她没有春天,因为她把阳光全部给了儿女,她没有夏天,因为她把温暖给了儿女,她没有秋天,因为她把成熟给了儿女,留给自已的却是一个滿头落雪的冬天。”
叔母病重期间,我去看她,她发白如雪,面黄肌瘦,白发如雪,但精神矍铄,眉宇清爽。见到我满面笑容,拉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如同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儿子,左右端祥,一股慈母般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激动的泪水在眼中打转。我坐在她身旁聊了很久,她语重心长的话使我心刻铭记。可谁承想,那竟然是我和叔母的最后一面。
叔母一生贤良淑惠孝老爱亲,在她病重期间,她的儿女们也照顾得非常周到,特别是四个女儿你来她往轮换伺候,她除病痛外没受一天罪,这就叫“辈辈鸡,辈辈鸣,辈辈鸡叫小鸣”在儿女的精心照顾下,她安祥地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悲痛和深深地思念!叔母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她的一生千言万语是写不完的,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永久怀念。安息吧!叔母!
袁琪,现年69岁,系环县供销社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