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这是赋能岛成长日历陪你的第26天>
本期导读:
1、互联网公司裁员说明了什么?
2、如何看待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3、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自己的行业?
2019年伊始,很多大型互联公司都在裁人,截至 2019 年 2 月,先后加入裁员大军的互联网公司中,不乏美团、滴滴、网易、京东等近年来风头正盛的公司。
到底是资本市场疲软导致互联网行业迎来调整,还是整个行业已经提前达到了发展的上线呢?难道互联网行业真的在走下坡路吗?
针对这个问题,昨日(3月6日)赋能岛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位岛民们的精彩发言吧。
本期精选讨论Top3
今天获得特别推荐的同学分别是:无言、MvpLegend、江湖书生。
Top1:无言
①从全局观看问题,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在裁人,而是整个绝大多数公司都在这么做,只不过前几年互联网行业是风头,是秀木,是关注热点,所以出现反差后,自然又被当成比对的焦点。
②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有些公司裁人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中位值,而有些企业裁人是因为自身快活不下去了。只不过前些年资本更青睐于互联网行业,现在没有那么无脑了而已。
很多互联网公司由于一直采取的是资本运作套路的模式,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所以当外部投资资金不在充裕后,企业仅靠自身运转带不来足够的现金流,只能截流降本,也就是裁员的方式,垂死挣扎。
③那些互联网巨头,核心业务已经做大做强的企业裁员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是提高从优先追求业务速度发展的战略,逐渐向追求内部单位人员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的模式。
一方面过去面对资本与市场扩张,速度是王道,多增加一个人带来的成本绝对值是有限的,但是可以提高企业各个环节的执行速度,但是扩张与高速发展期一过必定会出现冗余与浪费,随之的就是优化与调整。
④还有一个业务迁徙现象,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去探索新业务,原有业务稳定,成长率降低,甚至停滞不前,出现下滑等问题。
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找到明星业务,那么原有负责现金牛业务,瘦狗业务的冗余人员就要进行内部调整或部分清理(互联网行业和传统企业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跨界行为异常的多,所以人员的通用性一般)。
当然因为过去资本催生的疯狂,大量的问题业务也在企业内部堆积,过去有资本支撑不算是问题,现在就是果断舍弃这些问题业务的时候,那么自然多出来的人员就要裁掉。
这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来,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做收缩,做更少的增加企业内耗的行为。
总结:以上现象并不是因为行业已经达到了顶峰,而是在去处干扰项后,行业的一次洗牌与重新思考,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有核心业务的企业才能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整个互联网行业因为发展总的时间比工业时代后诞生的行业显得还要新很多,所以这只是这个行业与头部企业,在为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做的调整。
最后一个观点,从来没有什么优质行业,一切行业与企业优质的本质都是效率与超额利润,没有这两点最后都会变成所谓的“传统行业”。
Top2:MvpLegend
电子商务归根结底是一种互联网上的商业行为,它也应该遵循商业的核心要素:发现市场、知识储备、管理能力。 同时应该要商家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因为只有这样商家才有动力去深入挖掘商业效率的潜力。
而中国的电商基本都是平台,是一种寄生虫型的“二房东”商业地产模式,严重制约了整个分工体系的进化,对中国的商业没有任何贡献,甚至是负面作用。
流量至上的“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效率至上属于两种基因,流量至上从骨子里看就是农业文明的跑马圈地,效率至上则是商业文明强调的精确管理。电商平台以流量征收高房租,已退化为懒房东模式,屠龙者变成了新恶龙。
很多人对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着误解,以为自由就是想怎么竞争就怎么竞争,最终反正是成王败寇,这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思维。
其实,在商业文明深厚的国家,越自由的竞争就越需要遵守严密的秩序。两种文明的基本差异体现在搞市场经济时,我们的自由竞争演变成了了肆无忌惮的无所不用其极。
支付宝,微信支付敢占用客户的备付金,共享单车毫无顾忌地挪用客户的押金,单车堆放侵害行人权利没有丝毫歉疚,仿冒品横行损害原厂商权利时竟理直气壮,假药、假货、假疫苗、假食品、假论文、假话,所有的虚假得以畅行无阻,都是因为受众放弃了自己要求真实的权利。
这种自由竞争实属无底线的竞争,也必然造成竞争的无底线,优胜劣汰蜕化为逆淘汰,商业文明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不是在进步,而是不断沉沦。
商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区别在于,商业效率追求综合成本最低运转效率最高,而农业文明只关心赚取垄断租金。
比如互联网公司强调流量思维,这就是典型的跑马圈地的农业经济模式。
而真正的商人更看重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效率,犹太人的祖训就是一定要在资金周转中去赚钱,美第奇家族也不会去圈地。
只有圣殿骑士团这种天生热爱土地的贵族才会去圈地,而真正的商人一定是去赚资金运动效率的钱。
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争夺流量,就是互联网领域中的圈地运动。只要把流量垄断了,所有人就必须向我交过路费,本质上还是赚租金收入的思路,而不是靠商业效率挣钱。
比如所谓的新零售,其实只是新的流量入口,盈利模式并无改变。
互联网行业发明了大量的商业上似是而非的概念,扰乱了正常的思维,让人以为所有的规律和商业逻辑都变了,但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人类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才开始做生意的?
商业永远是在网络之中进行,虽然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但从前的商业也有数据积累,比如佛罗伦萨的记账系统,只不过以前是用纸和笔来记录,现在是用电脑的数据库来收集,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本质并没有变。
ofo倒在了获取垄断地位之前,不过即使它侥幸成功了,也不能说“烧钱逻辑”就是可行的。
我们虽然看到了共享单车用“烧钱”的方式消耗了很多资金,但其实真实的社会成本更高:生产资源错配成本、资本错配成本、车辆损毁成本、侵害行人路权成本、市政管理成本、用户押金损失成本等等。
在无视真实社会成本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仍无法实现盈利,作为独立商业模式已经被证明失败,而这些损失原本可以避免,只有理性创新才能创造社会效益。
如果一个社会把大量资源浪费在“圈地”上,而不是用于改善商业效率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好处吗?当然没有。对一个公司的进化有好处吗?当然也没有。
违反商业逻辑的做法,无论投入多少资金,最后都会垮台。因为这套体系从初始基因上就有毛病,不注重商业效率,什么模式创新最后都必然垮台。
世界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它的扩张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从4000人左右的小镇开始,逐个布点,当一个州被铺满后,再转向下一个州。
在物流管理上,采用配送中心扩张领先于分店扩张的策略,并精心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在其周围布下大约150个分店。
在分店数量上,始终保持了极其克制的态度,店铺数量往往少于竞争对手,但盈利能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为什么沃尔玛不着急忙慌地去跑马圈地呢?因为它的商业效率强大,造就了低买低卖的价格利剑,再加上合理的配送中心和高效的物流,充分保障了粮草供应,那么再强大的对手也将最终被打垮。
这个战术很像罗马军团,阵线严整,配合默契、协同作战,推进速度不快,但却势不可挡。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电商干不过实体店的原因。
Top3:江湖书生
一、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的本质:联,互,网。
联:把人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是物理世界在线化;
互:海量人的交互,是沟通的在线化;
网:海量的人互动协作完成一件事,是协作的在线化。
联1.0时代:PC互联网,浏览器是核心;
联2.0时代:移动互联网,APP是核心;
联3.0时代:物联网,二维码是核心。
互1.0时代:内容在线化,一对多广播模式,以新浪,搜狐,网易门户网站为代表;
互2.0时代:沟通在线化,关注互动模式,以微博,推特为代表;
互3.0时代:社交在线化,点对多模式,以微信,脸书为代表。
网:信息、人在线后,相互互动产生协同、分工、合作高效网。 (已忘记来源)
二、互联网干什么
互联网+农贸市场就是淘宝,互联网+旅行社就是携程,互联网+小广告就是百度,互联网+红娘就是世纪佳缘;
实际上互联网是一种强大的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基础设施。曾经有传统企业家说我们没有互联网思维,是不是我就别玩了。其实,我一直都在说,不存在互联网思维,真正应该强调的是生产力思维和效率思维。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它和蒸汽机、电力一样,都是一种新的能源。 (易观于扬观点)
三、互联网的前途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互联网行业不会没落,只是网络载体持续迭代,不断的生成更立体更强大的跨越时空的协作网络。
我们都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不断在新的网络载体上实现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将分工协作推向极致,不断提升效率。
🍂互联网裁员#
好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岛民怎么看互联网裁员?
Tony to ni:
谈到互联网,我们有几个概念要分开谈,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互联网模式,三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技术,通过连接消除信息不对称,在和不同行业进行结合时,极大的提升了其他行业的效率。比如在生活消费品行业,淘宝就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互联网技术和硬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未来对商业的改造,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在这个层面来说,互联网已经变为底层基础硬件,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搜集和提供海量数据。
然后是互联网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了很多新的模式,其中免费模式,补贴模式成为常态,在网络效应行业,企业可以不盈利,而是通过单向或者双向补贴,先获取用户,直到成为头部企业后再开始收费。淘宝,滴滴,共享单车,都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往往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在经济下行时,这种模式受到质疑,资本也更加回归理性,不光要有用户,更要有交易和盈利。
这种模式,将来还可能存在,但是未来资本一定会更加看重技术,而不是靠模式和资本来暴力推动。未来网络效应行业,也更加应该是技术和生态的叠加,而不再是简单补贴对流量的争夺。
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新的价值”。
这个,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仍然不会过时。多快好省就如人类的欲望,没有尽头。区别在于对这四个字的侧重,可能会有变化。物质极大丰富时,人们更看重的,可能是好的体验和个性化,但是,多,快,省,三个字,都是效率的体现,它不会过时。
曹礼明:
我觉得先要定位什么是互联网行业。
狭义:指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网络,互联网工具,互联网平台。所以像5G设备,人脸识别,微信淘宝,这些都属于互联网行业。
广义:指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比如淘宝天猫上的皮具店,某某网校,某某生鲜,都可以归属于互联网行业,甚至夸张一点,未来没有纯粹的传统非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行业在走下坡路吗?我的看法是NO。
从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的发展来看,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肯定没有服务应用领域来得大,就好像你建高铁机场高速公路有个极限,但在上面跑什么车以及会不会一直跑下去没有止尽。
所以从狭义角度看,互联网行业会有增长极限,但是否已经达到极限? 我觉得互联网基础设施应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技术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物联网,虚拟技术等还有很大空间。
但是有发展空间不代表就一直走上坡路,互联网行业也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现在互联网巨头公司裁员收缩是暂时的,只是前进中的曲折。
从广义和未来角度看,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因为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远没有到尽头。就算从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的角度看,也有很大空间,我记得好像是润总还是谁曾经讲过,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利用互联网科技提高商业效率。当然哪个行业都会受到经济大环境或商业周期影响。
虽然遇见寒冬,但不能失去信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李岳洋:
互联网怎么可能下坡?它已成为了目前发展的基础设施。
所有商业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这两类
1.所谓点的商业模式:进货,加工,溢价,卖出。挣得利润,坐地分赃。
2.所谓线的商业模式:造桥,修路,设卡,收税。
3.在一代商业模式下,都会有一些孤立的价值点,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链接成线,组成新一代的基础设施面,在这一代新的基础设施上会形成新的价值点,然后循环
互联网技术已经搭建成一个新的价值网,没有搭载上的,可能已经老了。
1.0传统
2.0互联网
3.0移动互联网
4.0物联网
下一个价值网会不会是依靠物联网、AI组成新一代的基础设施面也说不定。
鸿涛:
互联网行业要走下坡路是个伪命题。
从社会的互联网发展来看,互联网对各产业的效率都有提升作用,全社会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在增加,互联网已社会普及化,已成社会的默认项,不提供互联网才令人惊讶、才需要额外说明。
在这波移动互联网风潮后,还会出现物联网、远程VR、基于大数据算法的自动控制、区块链等,互联网的运用只会更加普及、更加深入,顶峰远未到达。
现在的互联网就像是瓦特刚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刚发明电,后面的发展将远超当时人的想象,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才刚刚拉开序幕。
很多大型互联公司裁人主要是受经济周期和公司发展的影响,只是互联网发展中的正常回流现象,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调整,而不是互联网时代的结束。
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事者,可能不从事技术工作,但从事推广、应用工作等,都在或多或少地运用互联网工具,沟通联系、信息展示、资金运转、合作协同、投资、组织等等。
生活、工作在不断地数据化、在线化,在日益被赋以更多的新功能,不断地演化出新的需求和产品、服务。
王的秋天: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香帅分析是18年金融去杠杆力度之大,现金收缩导致的连锁反应,才会出现了,万科的“活下去”,“现金为王”,润总分享的“2019年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每一笔交易,都是一个循环”。
其实裁员的不光是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也在裁员,大部分资本都在互联网行业,风停了,猪们纷纷落地,只有鹰才可以继续翱翔。
不过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1、要在核心部门
被裁的都是非核心岗位,比如人事,文职,冗余的程序员,业务调整后需要的部门,就像房子重新装修,他什么都可以拆,除了承重的顶梁柱。
2、核心业务
一些并购的后的部门可能全部裁掉,有可和现在的重复,比如美团收购摩拜,技术部门就重叠了。
3、外部可替代性
比如,一般的记账会计、设计师等可以在平台上采购服务。
二、这也是一个正常经济周期波动,AI技术和5G的到来,还会释放出新的增长,只不过对玩家的要求越来越高。
往后看未来没有单纯的实体,都是互联网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都需要随时随地随需随用,否则如何高效的做出决策。
三、我的行业是听力康复,算不上纯互联网,O2O比较恰当,但是离不开互联网,尤其是新的互联网助听器。
支持远程验配,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远程来解决,比如,助听器无声了,在这个环境里听的不好,之前需要患者来店里,现在只要连上智能手机,就可以排查一半的常见问题,不需要患者在专门跑一趟了。
段段:
首先,不认为互联网发展已经到顶峰了,现在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
它的第一个快速拓张发展的阶段结束了,接下来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将是产业互联网,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可能已经与我们所认知的不一样了,它会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裁员是因为上个阶段粗发展的阶段结束,产能效率得到提升,新的生产模式必定淘汰不适合的。
以提升效率为导向的互联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冗余和低效。
作为一名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现在是把线上线下结合的重要实时机,也是互联网渗透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现。
现在我们主要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率和传播规律帮助中小实体店改善经营转况。
帮助他们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帮助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特点扩展实体店的外延,打造多元化平台化的智能店铺。
谢培基:
1、无论是什么行业或哪个企业,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企业人才进行调整、精简、淘汰、根据未来业务展望,引进新鲜血液是很正常的现象。
互联网巨头也需要投融资来生存,业务发展到瓶颈期想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并不容易,而且现在线上流量也昂贵新客获取困难,所以人力资源上开源节流也是情理之中,并不一定是行业下行或顶峰。
而就算是资本寒冬或行业下行同样会有出色的创业者找到好点子吸引到投资人,市场上并不缺资本,只是缺好项目和相对应匹配的人才。
2、我不是互联网从事者,对行业熟悉度不高,现在互联网对n线小县城和乡村的渗透率还不够,所以京东小米都想把店开到穷乡僻野的地方了。
作为目前最好的连接工具互联网还可以发展,因为未来还有物联网、大数据、5g等等,区块链代替互联网还只是梦想。
3、我们从事海外资产投资,主要方向是马来西亚。行业普遍对互联网依赖程度不算高,常规企业打法以做广告、自媒体、线上线下活动获客为主,我们则以区域大V合伙人、圈层IP营销、创新考察模式等打法为主。
未来互联网能逐渐让信息变得对称,客户选择性增加,渠道开发难度变高。
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专业化知识的便利性,与媒介传播成本低等优势,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优质线下渠道资源、内外部客户资源,达到1+1>2的效果,期间还需要不断开发有效可利用的资源,把小众市场的蛋糕做大、新流量源源不断,业绩才有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周树涛 :
一、我个人观点比较乐观,裁员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衰落或是经济下行。
互联网都风光这么多年了,第一个S曲线也该走完了,现在的调整期是一个整装待发的过程,下一波进攻是迟早的事。这段时间的发展肯定是要很平缓的,但整体来说不至于下行。
二、我不是从业者,从我浅薄的理解来看,互联网行业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了,剩下就是深化、细化、融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会淘汰掉一些没有找到下一个突破口的公司。
但有裁员、有淘汰才有活力,这体现的是提高适应性的努力。所以我是继续看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当然对于公司个体来说也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动荡时期。
三、我是白电行业的,主要做外销空调,因为没有和用户直接接触的机会和渠道,销售也是沃尔玛等商场销售,目前不太容易利用互联网优势。内销产品这方面做的挺好的,用户协同设计、产品网络社群等,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了很多深化、细化的改善。
我认为互联网的核心方向就是建立最高效的连接,去掉多余的阻碍,问题就是选择哪些连接。
对个人来说,我们也得高效学习,高效的和世界连接,以终身学习的不变应对外界越来越快的变化。
莹:
一、从整个发展历程上来说应该是进入一个平台调整期了吧,伴随整个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互联网行业原有的优势有所减弱,成本上升,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如果没有新的突破口,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野蛮增长。
二、随便说点自己的感受,互联网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让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突破,这个阶段要求互联网更深层的去改造和融合传统产业,达到线上线下协同前进,互联网的前景仍是广阔的。
三、我所在的是传统装修行业,我们目前也是会通过线上接单,但是因为行业性质互联网仍然深入的只是皮毛,没有彻底的改头换面,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慢慢整合升级的过程。
叶线绳:
首先是不是要弄清楚所谓互联网行业,到目前为止清晰的边界在哪里?基于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话题回答如下。
1.进入调整期
一方面是经济政策的原因导致驱动力减弱,也牵扯到信息的管控。
另一方面是趋向于一个阶段的成熟,还未寻找到下一个增长点(5g可能会引爆下一个增长点)。
2.不完全是互联网行业,但已经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信息传递方面来看,未来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会渗透到方方面面。影响到各级商业。
3.目前参与的工作和学习与互联网关系都非常密切。要利用好互联网,要注重营销思路,每个人和组织都会有两方面能力:盈利能力和影响力。只有通过营销思路营造好影响力和消费场景才能放大盈利能力。
李正才:
互联网的边界还未出现,现在裁员只能说明对人力的需求度降低,裁掉这些人对公司运作没有影响,互联网现在大部分的工作是软件和服务器在不知疲倦的处理。
后续不管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制造业,如果不尽快减少对人员的依赖,将很难生存下去。
我们公司都在转型自动化工厂,减少对人力的需求,大幅度的提升人均效率,五年后固定资产折旧差不多了,将是行业洗牌的时候了。
张强: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头部的发展期,尤其是5G网络的普及,万物互联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变革。
其次,互联网在今后不会是一个行业,个人感觉更像是三维空间外的另一个空间,现在大量的实体经济互联网程度并不高,仅目前产业互联网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再次,目前互联网产业的投资放缓和裁员,是具体领域或企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调整,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调整与修正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行业快速发展的象征,只有到达天花板的行业,各方才会形成相对的平衡。
Koven :
一、个人认为纯互联网行业已近顶峰,尤其是巨头互联网企业,至于是否会下降,纯互联网业务既不会上升也不会继续下降,他会维持在5G广泛应用之前,之后会有一个革新的爆发期。
二、我是互联网从业,互联网企业未来线上是基地,拓展和布局所谓‘新零售’‘智慧零售’是未来互联网企业行业的“上升方式”,未来互联网企业不会再是今天的纯联网企业,线上服务在线下落地、场景消费是未来商业。
三、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大众创业团队虽然没有大布局、大扩张资本,但是对趋势和方向的思考和判断很重要,创业团队应该尽早对自身业务进行分析和方向调整。
陈狄:
我觉得目前的互联网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处于成熟期。至于是否开始下行,我觉得要怎么定义互联网了。
如果互联网是现有的pc和移动,是在下行的。如果互联网是AI和物联网,那么正在上升期。
所以互联网一代在下降,互联网二代却在冉冉升起。互联网在能够看到的未来都不会衰落,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郎志华:
一、 对于互联网公司裁员,我理解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企业要活下去。
当然,我想肯定有其他行业也在招人。就像人工智能会带来很多工作岗位失业,同时也一定会催生其他行业和岗位的诞生一样。
二、我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但是我们人人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中。
以我粗浅之间,互联网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或者说这一轮的裁员是一个调整,互联网的未来是物联网,万物互联,人与物、物与物形成万物互联交互的生态美学范式的状态,那时候可能算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
三、我是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与互联网相对还比较密切。我们可以用大数据帮我们分析客群,可以用互联网提高我们的办公效率、搜寻地块交易信息、运用互联网开展企业成员的学习、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用BIM技术帮助建造、用互联网帮助我们管理小区(如智慧小区)等等。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
🍂互联网裁员#
好了,今天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