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春玲
圣卓故事:秋风下——目送随想
秋风里,操场上,目送着孩子们和参加完父母大课堂的家长们离校,也目送着开始回家的老师们离校。
天的确降温了,秋风特别凉,尽管特别换了毛衣和加厚的运动装。我发现,依然无法挡住孩子对你的熟悉。或者是那站姿,或者是那微笑,或者是那摆手的姿势,或者是……。我的心里暖暖的。
“老师,再见!”、“校长妈妈,再见!”……来自孩子们的一声一声的甜甜的告别,仿佛在提醒我时间的流逝与富有,同时也提升着操场上空的温度。
说流逝,是因为一到周五下午,意味着在我们相处的时光里悄悄溜走了一周了,这种感觉让我不断觉察着时间的珍贵、和缘分的珍贵。
说富有,是因为与孩子们相处的一周里,积累了沉甸甸的美好与启迪,喜怒哀乐皆为生命的序章,这些美好与启迪会引领我们增强丰盛生命的自觉。
叮嘱老师们一定一定按照既定时间陪着孩子们出来,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父母在等待,特别是天冷了。
叮嘱孩子出了校门后,如果一直等不到来接自己的家人,一定回到门卫处由保安老师陪伴等待,特别特别是女孩。
提醒干值日的或者向老师询问问题离校晚了一点的孩子,一定要记得和等自己的家人道一声“谢谢!”,他们已经久等了。
提醒还没有离开办公室的正在备课的老师快点回家……
某楼梯拐角处,听到一个孩子在跟电话中的家人辩论什么,一边辩论一边哭,隐隐约约感觉到对方应该是妈妈,电话沟通不愉快,孩子比较伤心。
慢下脚步,靠在一墙角,做好和这个孩子谈谈心的准备。可是孩子打电话打了很久很久。于是,我也等了很久很久,想了很久很久,仿佛在保卫童年!如果你心里装着孩子,似乎就会生出办法和勇气。
“孩子,怎么了,你愿意跟我说说吗?”我观察了一下,确保孩子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下时,对这个有点沮丧有点“难”的哭泣的孩子说。
“我妈妈就是不相信我说的,只相信老师说的,我说什么她也不相信我……”孩子哭得伤心,但很信任地跟我说。
“是哪一件事,妈妈不相信你,只相信老师的,你希望的样子是什么?”我耐心听着,面对着对面这个高我一头多的孩子。
孩子表达非常完整,非常清晰,也非常有逻辑。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遇到的难处。
“孩子,有没有尝试过,你可以把你希望的样子直接说给妈妈听,说给老师听。说不好使,就写;写不好使,就再写……”我使劲儿撬动一下他的思路。
孩子差点笑出来。孩子告诉我自己都用过,怎么也不管用。越是尝试越是不管用越是加重了孩子的”我不够好”的信念。因为孩子收到反馈总是“你不行,你再这样,我就……”之类。
“有我在,咱有办法,先解决第一个困难……”一边说着,一边到了我的办公室,给孩子带上一盒饼干路上吃,送孩子下楼去坐车……
这是我目送完的最后一个学生,下午的工作可以结束了,我转换角色回家当妈妈去了,小开心。
尽管离开校门时还有两个等爸爸妈妈的孩子正在门卫处看书还没有走。
从校门口到小区住处的距离很近很近,但又很短很长。短的是物理空间,长的是这个空间上延展着的心灵探索——
每个周五的目送,究竟是在送谁呢?送的是孩子?老师?家长?自己?我再一次找到了答案:表面上看是在目送大家,实际则是在目送自己。借助目送大家来澄澈自己的责任和心灵,给新的一周注入新的动力源。
我在目送这样的自己:目送因为大家而让工作格外意义的自己;目送因为感恩而让生活格外阳光的自己;目送因为有梦而让生命格外充实的自己……在目送中让新的自己和旧的自己和谐相处,让新的自己日日新!
因为有了这些,每一周的目送格外有了动力和故事!这些故事无不在精彩着我们的人生,源源不断地丰盛着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