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诗人余地其人其事

时间:2020-10-18 18:34:04    来源:

余地,原名余新进,1977年出生于湖北省宜都县姚家店村。后到云南发展,于省城昆明定居。

余地中学时代就喜欢文学,并开始诗歌及散文创作,后来又尝试写小说。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及各类网站发表过大量的诗歌,作品曾经入选《2003中国最佳诗歌》、《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5北大年选(小说卷)》等选本,并获得过2005年度“边疆文学奖”等奖项

其长篇诗体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受到文学同行及评论界的瞩目和好评,在云南及昆明的文学圈子中,小有名气,被认为是前景看好的年轻诗人之一。

余地也是当地文学诗歌沙龙“新诗品—昆明芝加哥小组”的骨干成员之

余地的诗作,也许因为地域所限及影响力的关系,直到他去世前为止,在国内诗坛知名度不算太高。不过,有些诗作,也显示出其个性和艺术特色。2007年他30岁时写了一道题为《30岁》的诗作:

站在山顶
风从东边吹来
太阳劈开乌云
过了很久
他奋力张开双臂
向着天空发出一声呐喊
曾经

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另外,他还写有一首题为《诗人》的诗:

诗人,
来自何方
去向何处?
他写着遗嘱。

这些诗作,既有对自身力量和潜能的自信,同时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某种迷茫和悲观情绪。“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他写着遗嘱。”这是诗人生死观的表白,也揭示了其矛盾心理

余地离开家乡,去外省闯荡时,与许多打工者一样,最早经历过很多曲折艰辛,也吃了不少苦。据说,最艰难的时候,曾经靠身上仅有的7元钱生活了一周,直到寻到了新的职业获得了收入,才脱离了困境。其艰辛程度与个中苦楚,非身历其境者不能体会。但是,无论环境如何糟糕,路如何难走,但他对文学的追求与热情始终不变,而且一直想坚持走纯文学的路子。自开始诗歌写作后,他从不肯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方式向社会低头、向当今世俗潮流低头。他甚至还抨击那些曾经有过追求但迫于现实压力,如今走上“另外的路”的同道者。

在昆明,余地在一些单位打工,处境稍好些时,又想放弃职位,重新走纯文学的路子,如此几次反复。他曾经在省城的一家杂志社做编辑,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但他后来又决定放弃了,再次退守纯文学的路上。

2007年7月,余地辞职专心回家写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纯粹靠稿费维护生计。按姚梦茹的说法:“他想安心地写点东西,可能是考虑到以后的很多事情。”

余地在昆明,虽说靠多年的打拼已小有成就,且在省城购房安家,但平时生活还是比较单纯简朴,与大多数作家诗人一样,最大的爱好也是最多的支出,就是购书。在短短数年,他已购置了6000多册各类书籍,其中大多是文学作品。在位于昆明梁源三区的住宅里,几千册藏书从书房堆至客厅,甚至卧室的床头

余地与姚梦茹是2005年相识相恋的。姚梦茹原籍山东,也是外省来昆明的打工者,就职于昆明某单位。

2006年年底,姚女士和余地相识一年后在昆明结婚。后同回湖北老家探亲,并在家乡举办了婚礼。在姚女士眼中,丈夫“性格外向,为人幽默,朋友很多”。

尽管在认识余地的时候,姚梦茹就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但因其本身对诗歌没有什么爱好,而且余地“比较反对我进入文学圈子”,所以姚女士“对丈夫的文学圈’并没有什么了解”。尽管如此,但姚女士“从来没有反对他写作”。

与余地吵架并导致其自杀之前,一段时间,她一点没有察觉出余地有自杀轻生的任何征兆。尽管余地的朋友张翔武曾对媒体记者表示,他曾经暗示过姚女士,要她注意余地的自杀倾向

“很突然、很震惊、很意外,完全没有想到。他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的情况。”协助余地父亲办完丧事后,刚从湖北赶回昆明的姚梦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余地生前的几个月里,其生活跟平时没有任何区别,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看书、写作。

张翔武之所以感觉出余地有自杀倾向,并对姚梦茹做过暗示是因为出事前不久,余地刚刚在《山花》杂志发表了小说《谋杀》。《谋杀》这篇小说,讲的就是一个关于自杀的故事。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说,小说中,余地对自杀的描写和欣赏态度,似乎显露出一种不祥之兆。

不管是余地的朋友,还是姚梦茹本人,当时都特别提到一个事实,这就是余地去世后留下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的问题。据称,2007年7月,一对双胞胎儿子降临人世。梦茹对此说道:“他(余地)特别高兴,每天都围着孩子转。”余地亲自给两个孩子取了“平平”和“安安”的小名。在9月5日和23日,余地连续为双胞胎儿子写了两篇博客

博客上有“平平”和“安安”的照片,余地还给两个儿子作了首诗,诗中写道

你的牙齿在生长
你的微笑也在生长

让你快乐
让你向未来伸出手

在诗人自杀前还不到一个月写下的这首诗,可称为余地的“绝笔之作”,诗人表达的是强烈的对生命的赞美和关怀。因之,余地自杀辞世后,有文学界人土感叹说:“读着这样乐观的句子,很难相信写这个句子的人用最为极端的方式告别了世界。”

余地出事时,其父亲余元福还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宜都姚家店村。10月4日清晨4时,家里电话铃声大作,半夜的电话铃声带着种惊悚的恐慌感。电话是姚梦茹从昆明打过来的,听完电话,余元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响无语,却泪水长流。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订了机票,和村支书赶往昆明。

余元福对儿子自杀没有更多的表示。客人面前,他甚至还勉强笑着与大家打招呼,又指着儿子那满柜满地的藏书,带点伤感地说:

那些书,我准备运回家,帮他储藏起来。

5日下午,余地遗体在家人陪伴下,在昆明安宁一家殡仪馆火化。6日一早,余元福带着儿子余地的骨灰,飞回湖北去了。他说,家里已经给余地准备好了葬礼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