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老 五 的 苦 恼(小说)
文/张美荣(江苏)
令王老五愁眉紧锁的是今年收获的十亩地稻谷,至今一粒未卖。主要是价格太便宜了。与去年相比,每公斤少了7毛。按每亩地收成700公斤计算,十亩地稻谷损失4900元。眼睁睁看见损亏,叫王老五怎不心痛?他宁愿将稻谷晒干了堆在家中,巴望着市场价格有所回升。可几个月过去了,稻谷的价格非但没有回升,反而不停回落。望着家中满堆的粮食,王老五心思重重,希望渐成泡影。
王老五算得上村里的种田大户。他指望着每年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然后小心将这些钱存入镇上的银行。这么多年来,王老五省吃俭用,勤苦劳作,日积月累。为的就是能帮儿子在城里买上房子。
王老五有个优秀儿子,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凭借孩子各方面的素质条件,完全可以留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可孩子体谅父母都是农民,收入低,日后买房肯定是一笔如山的负担。为了尽可能地减轻一些父母肩上的压力,他主动选择了到三线城市就业。他完全体会到这么多年来父母供自己读书的不易。只是父母的艰辛,从未在自己面前吐露过一字。
对于儿子的就业选择,王老五同样心知肚明。面临家庭的窘境,王老五感到十分愧疚。尽管他己经尽到了一位做父亲的责职,但他总觉得是自己的无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想到这些,王老五常常暗自流泪。
王老五自己盘算过:孩子刚出来工作,手头没有积蓄。那点工资要吃饭、租房、穿衣,猴年马月买得起房子呢?而买房对年轻人来说,又是刚性需求,谈对象没房子怎成?再说,安居才能乐业。这时候,出手拉孩子一把,无异于帮孩子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啊!不过,就是帮儿子在这三线城市买套房子,房价也是高得吓人。按目前的价格,总在13000元每平方上下。即使买套90个平方小户型的,花费也在120万上下。120万对于自己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按自己现有的种田收入,又需积蓄多少年呢?
自己共有十亩地。一年收获两季。种得好的话,麦场收入能抵全年开支。净落稻场。稻场平均每亩收700公斤,十亩地可以收获7000公斤。要是每公斤稻谷都能卖到2.7元的高价,十亩地年收入不过18900元。而120万将近18900元的64倍!就是说,自己种十亩地得积蓄64年才可以余到120万。自己今年已55岁,就算从18岁开始种地,不过才种了37年,还需接着种27年,种到82岁。82岁能否健在尚很难说,别说种地了!显然这不现实!以上收入,都只是理论上乐观地计算。并没有将现实中年景的好坏,粮价的不稳,身体的疾病等各种意外因素的影响考虑其中。看来,就是能种到82岁,也不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谁能一生一帆风顺?
“唉!想一口咬个饼真的比登天还难,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王老五自忖道。
王老五不得不重新思量帮儿子买房子的计划:一下子肯定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不妨先缴个首付,余下的办个房贷,日后再帮儿子一道慢慢还吧,只能这样了。
章程拿定,王老五果断帮儿子实地参考房子的位置、户型、楼层等。经反复酝酿,统一意见后,又毫不犹豫地一下子从银行转出了全部的积蓄。不足的部分,打算再求助于亲朋好友……
至于家中堆积的稻谷,他决定:贱卖了!堆在家中生不出钱来,他急等着凑足首付,又有什么办法呢?折就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