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认真思考了四十岁之后的人生方向后,当我们又重新燃起斗志踏上征程时,我们还应该考虑,既然是人生的第二次重生,那么我们选择的道路和四十岁之前有什么不同呢?
四十岁前为自己而活,追逐梦想,努力工作,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但是,个人再宏大的梦想,在世界和社会的需求面前,都会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而如果我们选择为他人付出或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么这将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正因为目标永无达成的那一天,所以比个人目标更值得我们努力去做。
四十岁之前,可以把自己看得无比重要;四十岁之后,是不是应该调整人生的努力方向,开始为他人付出呢?
我们在制作历史年表的时候,会看到四十岁之前,我们接受了他人许多的付出,无论来自公司、家人、朋友,我们得到了太多太多。但由于自己还不够成熟,几乎都在学习阶段,能够给予他人的其实很少。
可是我们不能永远都长不大,四十岁以后应该清楚地告诉自己,施比受更有福,付出比索取更快乐,要把对身边认识的人以及社会的付出定为今后的生活目标,把曾经心中没有表达的感谢化为实际行动吧。
从微不足道开始
当你决心要付出时,不要净想着要做多大的付出,像是捐出大笔捐款,当义工,开发伟大发明等。
没钱的话不可能捐款,没时间的话不可能当义工,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或事业也不见得每个人都做得到。
微小而善意的举动就是你对他人的付出,一个温暖的招呼,一个体贴的举动,公众场合保持安静等,都能触发对方心中的温暖情绪。
如果觉得“付出”这个词对自己太沉重,不妨想成是“体贴地对待自己以外的世上一切事物”。
从默默地从不为人知的体贴行为开始做起。例如,使用公司厕所时顺手擦去洗手台上的水渍或是整理伞架,清理家中的垃圾顺便把楼道打扫干净,有人问路热心的指明方向……这些都是简单且立即可做的小小付出。
在你做出这些行为的同时,你会发现心情也跟着温暖起来。微不足道的体贴也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变得更有能力亲切待人,表示你已经从“受”的一方切换到“施”的一方了。
中国古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就像是萤火虫的微光,聚集起来就会照亮一片天空。
满足对方的需求
当习惯微不足道的付出之后,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宽容,眼界更广阔,满足对方的需求,做让很多人感到开心的事,是更大的付出。对自己而言,也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演员古天乐连续好几年收入在香港演员中都排名第一,可他的钱,大部分都做了慈善,给贫困地区盖了百所小学。
好友委婉劝他少接口碑不太好的片子时,古天乐只是说:“我要拍戏,很多人需要我。”他不是不爱惜他的羽毛,只是他更希望自己的羽毛能发光发亮。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受益。
作者有个朋友是个厨艺非常厉害的厨师,很努力工作业绩却不理想。是因为他的菜单都是高高在上的法式料理。而作者给他的建议,只是在菜单上加上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蛋包饭。
他的料理端上来美食家都开心不已,但美食家有几个呢?多数人还是喜欢超好吃的蛋包饭啊,因为蛋包饭就是那个让许多人感到开心的餐点。
所以我们工作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让大家因为我们真诚地付出感到开心。
在四十岁以后的日子,不要让人生空转,努力让更多人因为你的付出而感到开心吧。抛弃自我坚持,优先考虑去做能够让多数人开心的事。
起初可能只有一百个人感到开心,接着三百个人,慢慢增加到五百甚至一千人。
在这过程中,你自身的社会评价与信用也将随之提升。以结果来看,你有了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收入,又能够以更大的格局对他人付出。
付出的具体要求
1. 对后辈的付出,在一流的餐厅学习
作者有一个习惯,带后辈到一流的餐厅,请他吃高级大餐。
在作者看来,这是学习付出的一种方式。因为年轻时候以这种方式接受长辈的恩惠,所以在自己有经济能力后,也要以这种方式回馈给后辈。
在一流的餐厅请年轻人吃饭,并不是单纯的请人吃一顿好吃的饭。而是世界上有这么棒的料理,这么好的服务,希望年轻人借着这个机会尽量地学习。这些高档的餐厅,都是提升自我所做的投资。
他抱着这样的心情请年轻人吃饭,虽然花费不低,但是换得了愉悦的时光,也看到了自己的真心付出带给年轻人的感动,这对双方来讲,都是莫大的喜悦。
四十岁的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年轻人的“长辈”,因为我们有了稍微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适当地提携后辈,让他们少走弯路,是善意也是帮助。
不以长者自居,我们也是决定要重新开始四十岁之后人生的“年轻人”,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年轻人工作技能的传授,以及人生经验的总结。
请客吃饭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仪式可以让年轻人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足,知道在什么时候礼貌而有教养,见过了世面而不至于失礼。
而这种付出,看似花费了很高的价钱,得到的人生经验却是不可复制的,而且是通过实际的体验真切地融入到个人的修养中。不管对于付出者本人,还是接受付出好意的人,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 对家庭的付出,和家人共进晚餐
四十多岁的人,大多有了家庭与儿女。“我能给孩子什么呢,能教导他们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
作者的答案是:每天共进晚餐。
这个规矩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不容易遵守。我们身边很多人,要不就是在应酬,要不就是为工作缠身,要不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打扰,每天共进晚餐,就成了一个看似非常难的问题。
可是作者即使是在非常忙碌的时期,都排除万难让这个规矩持续下去,固定的把晚上七点为晚餐时间当做生活的重心优先排进行程。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也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因为,什么事都比不上这件事重要。
对于守护这个家的最重要的人,自己能够做点什么。这也是某种形式的付出。
作者是每天共进晚餐,而我们,如果有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形式。比如为家人做早餐,比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分担家务,比如每天电话的问候。
我们以为日常生活中的触手可及,到最后都成了奢侈的向往。不要等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后悔,忙碌不是理由,也不应该成为借口。对于身边最重要的人,我们有能力也需要去做更多的付出。
3. 对社会的付出,努力维持与社会的联系
年纪越大越是闭门不出,日益与社会脱节,是不健康也不应该的事。随着年龄增长,能够与社会有更深的联系,才能对社会付出更多。
为国家缴税是自己与社会紧紧相连的一种方式。缴纳许多税金,表示自己对社会而言正是大量付出的一方。诚实缴税代表了我们甘心甘情愿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周润发捐出全部身家56亿的消息一度震惊了很多人,而周润发本人却云淡风轻地说,那些钱都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
人生的前半段,我们都在不停地获取,人生的后半段,我们也要开始学着贡献。
让我们以四十岁为起点,练习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贡献,彼此加深自己与社会的联系吧。
虽然让公司壮大,业绩提升,通过个人的工作成绩对社会发声也是贡献的一种,可是拼命工作只停留在一己之欲的人生目标是不行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真正地做出社会贡献。
绝对不可以因为上了年纪就放弃与社会的联系。要是与社会脱了节,就算只有二十岁,也等同于老人状态;而无论到几岁都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永远耀眼地活跃在第一线。
四十岁之前,我们得到太多,四十岁之后,我们学着付出。
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人有时候需要换一种思维,主动帮助别人解决一份困难,可能就是在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想要得到就要学会付出,因为施是给予,是帮助别人,是自己有价值,有能力的具体表现。
也许会有疑惑,如果看不到确定的未来,还要不要付出。作者用自己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种付出都是在追寻结果,有时在付出的路上,能够收获的,是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结果。
任何善意的举动都会在接受者的心里洒下阳光,播下爱的种子。而一个好的接受者,会接受回馈,再给予。
这样付出就和接受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不仅仅是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也是作为个人的你我所需要收获的幸福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深度阅读的全部内容。
明天我们将分享第三部分内容,从四十岁,迎向未来的三十年。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慈怀读书会,了解后续内容,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文:初小轨,慈怀原创工作室作者,山东水瓶女一枚,小说、随笔作者,新书《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我不想阅人无数,只想爱一个人不输》热卖中。
「今日话题」
四十岁,从付出开始,你知道该如何向他人付出吗?把你的看法分享到评论区吧,我们一起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