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地大物博,西湖就30余个,多为处城市之西而得名。上千年来,众多诗人对他们进行吟诵,唯有杭州西湖最为著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苏东坡笔下的西湖。晴空万里也好,阴雨连绵也罢,西湖就像美丽的西施一般,淡妆浓抹都美丽。东坡把西湖的美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来了,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记得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杭州就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了,苏东坡先后两次到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副职,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第二次是正职,兴修水利,筑建提拔,疏通西湖,建立医院等等惠及民生的事情。其中,他最为著名的是他修建了苏堤,用淤泥和葑草筑成了一条横贯湖面的数里长堤,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恰到好处地把西湖分为两半,堤的东面是外湖,堤西为里湖,堤上架6桥,并植柳树和桃树护堤。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西湖诗词,有一段绝妙的评论:“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意,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
因为喜欢苏东坡,喜欢苏东坡笔下的西湖,自从读了《苏东坡传》,杭州西湖就变成了我的心头爱,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趁假期,我一定要来看看。
披星戴月,舟车劳顿,终于要看到心心念念的杭州西湖了。
离杭州愈近,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有了现代化的气息。我们的大巴车开进了城市边缘停车场,换乘城市巴士前往西湖,因为杭州政府规定法定节假日禁止大巴车进入市区,这样的办法一方面避免了拥挤,另一方面提升了杭州整座城市的GDP。一路上绿树如茵,古树高耸入云,虽是夏末秋初,中午太阳还是十分毒辣的,但车行在里面丝毫没有暴晒得感觉,阳光稀稀拉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射进来,增添了几分温暖。路旁有大学,有现代化的公寓,几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尽管路上车辆拥挤,但那里生活的人们像大隐隐于市的隐士,内心反而宁静自足。穿过一条条街道,转入西湖所在的街道。路面开始变得十分拥挤,两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任何风景,只有呜呜哇哇的人们,路过雷峰塔,雷峰塔因为承载着白娘子与许仙的美好传说而得名,得亏雷峰塔高于人墙,在车上还能一睹他的风采。其他的风景上挤满了人,已经不知道风景在哪里?
我们在一个巴士站点下车,走到了苏堤的入口,入口处有潇洒的东坡雕像,我迫不及待的搂上他的腰部,留下这难忘的瞬间。看西湖,更多的是踏着古人的脚步,来感受古人当时的心境。
沿着苏堤,徐徐前行,这就是有名的苏堤春晓吗?苏堤两岸种满了香樟树,柳枝低垂,犹如湖边梳洗长发的美丽姑娘。右边是碧波万顷的西湖,湖面很大几乎望不到尽头,远远的可以看到雷峰塔及几个小岛屿,岛屿中应该有三潭印月岛,湖心亭,小瀛洲吧。。。游船如织,有豪华大气的金光大船,还有自己动手滑行的小舟,等待的人们排起了长龙,像等待下饺子一般,昂首期盼,不知道何时才能轮到自己呢?此刻,西湖美景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人景倒也蔚为壮观。千年前,一定不会有如此景致。在湖边阴凉处,找了个岩石坐下,用手触摸西湖的水,凉丝丝的,像柔滑的丝绸一下就在手中划走了,暖风徐徐飘来,熏的我有几分醉意,感觉这个场景好熟悉,似乎来过似的。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前世。
稍作清醒,我们又回到苏堤上,左边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只是这个季节不是荷花盛开的当季,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走了一段路,才发现唯一的一朵白色荷花伫立在万千荷叶间,好不显眼。想象夏季的时候,荷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花香,酒香,游人躺着小舟中,任舟穿行,内心惬意。曲苑风荷一定很雅致。
沿着苏堤前行,有一段上坡路,这便是断桥了,两边是桥栏杆,凭栏远望,可看到宝石山,传说是每到冬季来临,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断桥石桥在阳光照耀下,冰雪消融,而桥身仍裹着厚厚的白雪,依稀可辩的石桥身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残雪。现在这座桥与其他桥别无二致,等到冬天来时,大概才是它最美的时候。
过了断桥,我们折返回来,来到了花港观鱼,里有一方池,有人或喂食或鼓掌欢呼,红色锦鲤就会簇拥而至。乾隆皇帝曾有诗题曰:“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美不胜哉!
沿着小路,穿过草坪,头顶是密密麻麻的枫叶,这是我见过最小的枫叶,伴着桂花的香气,与远处的小桥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沿途中,零零星星有几个雅致餐馆,三两个游人坐着悠闲的喝咖啡,或看书,安静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西湖之行结束了,很短暂,好比是惊鸿一瞥,所以只能叫西湖印象了。传说中的西湖十景并未看全。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每一个景色我都不想遗漏。我想每个季节都来一次,感受下我的偶像东坡先生心中的西湖。
【作者简介】宁静,爱好读书写作,偶尔写点书评,散文,喜欢自由,有趣的人生,认为参差百态,才是幸福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