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这个年代,要结婚必须要有房子。
	于是,就有了和房子相关的很多故事。
	那一期的调解,来了一对母子。
	母子俩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好好说话了,儿子不像以前那样第一时间接母亲的电话,就算是接了,也是敷衍两句,母亲问什么他都不正面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含糊其词。
	母亲生儿子的气,儿子也在生母亲的气。
	他们的矛盾起因在于一套房子。
	母亲流着泪讲她为儿子的种种付出。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儿子十二岁时,她和前夫离婚,之后带着儿子生活,为此她尝尽了生活的苦,下岗后,她在食堂打过工,在别人家做过保姆,在超市做清洁,十几年里,一直在不停劳碌,而前夫基本上没有管过孩子。终于,儿子长大了,恋爱了,准备结婚时,在她的要求下,前夫拿出几万,她自己拿了几万,再加上儿子攒的四万,甚至连儿子的奶奶也拿了两万出来,凑齐了一套九十平房子的首付。
	有了新房,新妇娶进门,生个孙子,她就等着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了。
	可是,哪有这么如意的事。
	儿子的女朋友提出,她们家出资装修房子,然后要在新房上加自己的名字。儿子答应了,后来把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母亲很生气。她觉得儿子这是先斩后奏,对自己不够尊重,至少要先听听自己的意见。另外,她觉得儿子的女朋友不懂事、没礼貌,对她的第一印象本来不好,现在更是生气,于是她要求儿子和那个女孩分手。
	也许这位母亲这些年为儿子付出良多,所以认为自己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有发言权,她看不入眼的女孩怎么能娶进家门。
	可是,儿子已经成年,在他的世界里,女朋友比母亲可能更重要。于是,他开始躲着母亲,对母亲的唠叨,打来的电话,明里暗里的指责,他一概装聋作哑。
	母子关系自然就此恶化。
	他不解,母亲为什么要求自己和那个女孩分手,他并不觉得女朋友是不懂事没礼貌的,他觉得在房产证上加名其实是合理的,因为女朋友家要出装修费,这可能还超出了他们家付的房子的首付,以后的还贷也是两个人共同还,为什么不可以加名?
	他不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在意加女朋友的名字。
	在母亲的眼里,这套房子是她一手操持下买的,她以儿子的名义,好不容易把前夫、前婆婆这些勾起不愉快回忆的人组织起来,置下一处家业,是送给儿子的一份大礼,这个女孩子结婚证都还没有拿就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字,这不是夺人所爱吗?而且万一加了名将来两个过不好要离婚,还得分一半走,她更担心。
	一套房子,不仅仅是一套房子。
	一个房产证的加名,牵扯出来的是复杂的家庭关系,一些前尘往事,一些对于未来的担心。母亲的心理和情感上要经历儿子长大要挣脱离开时必然会有的阵痛,儿子也要学习理解以及尊重自己的母亲,以及在母亲与女朋友之间平衡的能力。
	 同样也是有关房子。
	这是一对年轻夫妻,结婚三年,他们的孩子还不到两岁,妻子是医生,丈夫是公司主管,两个人事业心很重,早出晚归,婆婆在家里帮着带孩子。
	房子、孩子、车子都有了,而且两个人收入也高,为多少同龄人所羡慕。但是,两个人却过不好,已经分居半年。
	事情的起因就在半年前的一次争吵。
	当时两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平时这样的小钱一般都是妻子埋单,那天她忘了带钱包以及手机,就让丈夫刷了他的支付宝。他就问你怎么不带钱包呢。妻子说,你这次付点钱会死啊。
	丈夫说自己只是随便问问,但妻子觉得他是在责备她,回到家后,两个人依然没有平息,在吃晚饭的时候,还在就这事说道。
	因为带着不愉快情绪,丈夫就说,我的钱都用在还房贷了,这房子可是写着你的名字。
	没想到这一句话点燃在在饭桌上的另一个人,婆婆的怒火。
	她原来只是来帮着带孙子的,对于小两口新买的房子的房产证上写着谁的名字,她原本不知情,现在,听到这一句,婆婆不淡定了,她冲儿子说,她整天欺负我们家的人,怎么把房产证上写她的名字。
	这一句话的信息量就太大了,暴露出不和的婆媳关系,母亲的强势,儿媳妇的不孝,扯掰开来说可以辩上一天一夜。
	儿媳妇立马顿了碗拍了筷子,战火从夫妻间转移到了婆媳间,而丈夫此时不仅当不了灭火的消防员,反而是火上浇油,当妻子说出了对婆婆不恭敬的话语后,他就跟妻子动了手。妻子也是一款爆脾气,直接掀了桌子。
	婆婆来制止她,碰到了她,她说婆婆打她,说母子联手欺负自己,然后拿了一个木板打自己,以自残来作为攻击。丈夫就打了110报警,既然自己制止不了妻子的非理智行为,就只好求助于警察,这也充分暴露他的处理家事的能力有限。
	而警察来后说这是家务事,让他们各自冷静。
	但谁也冷静不下来,妻子给娘家打了电话,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矛盾再次升级……
	最后的结局,就是两个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分居,冷战,半年之久。
	复盘整个事件,前半段的三句话很重要——
	妻子说,你这次付点钱会死啊。
	丈夫说,我的钱都用在还房贷,房产证上写的可是你的名字。
	婆婆说,她整天欺负我们家的人,怎么把房子写在她的名下?
	每句话都潜台词丰富,都饱含情绪,都在尽力维护着各自的利益,都带着浓浓的火药味,都很具有攻击性。
	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这三人说话做事的调性如此容易产生戏剧性冲突。
	因为房子在当下已经是一个象征,事关财富、主权、安全感等等。所以,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真的事关重要。
	想当初两人买房并且写妻子的名字在房产证上时,妻子是倍感尊贵的。
	当丈夫有意无意地说房产证上写的你的名字,就是提醒她,我对你够好的,你要知足。
	当婆婆跳出来指责她时,潜台词就是你不配享有这一切。
	而她毫不示弱,你们至于如此大动肝火吗,不就是一套房子吗,按照最新的《婚姻法》相关规定,这套房子是我们婚后所买,无论写谁的名字都是我们共同财产,离婚也是可以平分的。
	……
	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的是房子,但是,最后扯掰出来的是与婚姻相关的方方面面,夫妻各自的性格、各自的原生家庭、两个家族之间力量上的抗衡、话语权的争夺,等等等等。
	在做过很多期有关房产的调解之后,我真的感慨良多。在我看来,结婚证比房产证更珍贵,有了结婚证,两个年轻人便由“我”和“你”变成了“我们”。但是,如果总是执着于房产证上写着谁的名字,说明在心底里还是更在意财产与利益,在房子是“你”名下的或者是“我”名下的比较之中,不知不觉地分离了“我们”的关系,稀释了“我们”的财富,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
	我的一位朋友,前不久刚刚操办完女儿的终身大事。女婿的父母在农村,家境一般,但是她看中的是他们家家风甚好,女婿的父母刻苦耐劳,人品好,而且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的孩子都有出息。所以,她放心地把女儿嫁给女婿。
	在筹办婚事时,她出资帮女儿买房,但她只帮着付首付,对亲家那边的要求是,不论多少,只要你们尽力就行。现在,女儿正在创业,我先帮孩子们还房贷,等孩子们有能力了就自己还,这是他们独立的前提和责任,而且,二三十年的共同还贷可以见证一个小家庭的成长。
	她说,我不计较自己和亲家谁出得多谁出得少,在房产证上就直接写女婿的名字。我还对女儿说,不要在平常生活中提到娘家的出资,不要让丈夫有压力,你们的幸福比房子更重要。
	我真的很赞赏她的做法。
	她笑着说,其实我是这样想的,我最宝贝的是自己的女儿,连女儿都嫁给他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我只希望她能幸福。
	这是一个明智的母亲能为孩子所做的。
	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有这样的心胸,不计较,不干涉,不掺合,让儿女们自己去处理他们小家庭中的事情,无论是彼此的相处,还是和双方父母的关系,无论是买房置业还是孩子的教育,这都是他们自己要做的有关婚姻的功课,只有经过磨合、适应与调整,他们才能够真正地独立、成熟,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像一个还没有在心理上断奶的孩子。
	PS:
	这是今天刚给中国女性杂志写的一篇稿子,先放在这里。
	图片选用了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的系列南瓜图。
	这南瓜像不像一幢幢小房子?
	由它,联想到了灰姑娘的南瓜马车,大概每个女孩子都曾梦想过有一辆来接自己的南瓜马车,载着自己前往仙境,经历奇迹与梦幻。但是,12点的钟声一响,还是要回到现实,面对日常,回归平淡。
	婚姻,大抵也就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