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历史神话片编剧—安东尼奥尼—《庞贝城的末日》—《天火焚城记》——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森索洛;您曾经合作編剧过许多历史神话片…
莱昂内:这是在意大利拍得很多的一个类型。首先有帕斯托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里卡多·弗雷达和维托里奥·科塔法维重新接过了火炬。但是马里奥·伯纳德拍出了最好的历史神话片。我参与了《芙丽涅》的剧本写作,但演职员表上没有我的名字。在那个时代,我无所谓。我经常在做助理的同时给人写剧本。至于伯纳德,我给他补充想象。我刺激他。然后,我把东西分类,标注那些应该保留和最好放弃的东西。你还不能说那是一个作者的工作。我只限于给他提供他想拍的东西。但是,我确实在《东方奴隶》中署名编剧了。
森索洛:我们也看到您在一部神秘的影片里署名了,这是由弗雷达、圭多·布里尼奥内和安东尼奥尼联合执导的《在罗马的天空下》( Nel segno diRoma.1960)
莱昂内:我确实合作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尽管我的参与是非正式的( officious),但整个电影行业都知道是我做的。很多制片人请我给他们写剧本,所以我构思了《在罗马的天空下》的故事,我甚至写了拍摄脚本( decoupage)。但我是一个人工作的,跟弗雷达没有沟通。我必须说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法国人对他(弗雷达)的电影那么迷恋,这让我觉得有点喜剧色彩,马里奥·巴瓦要比他更有才
莱昂内:我们认识,但我在《在罗马的天空下》里没有跟他直接的合作。
森索洛:提到安东尼奥尼时,您有一种嘲讽的态度?
莱昂内:对,我是这样。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安东尼奥尼和他的不可沟通性( in communica bilite)会产生( produisent)很好笑的作品。让我们说得清楚点,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但作为一个作者,这么做不行。人们重看《红色沙漠》( I deserto rosso,1964),听到那些对话会觉得很好笑,那是“平庸之平庸”( la banalite de la banality)。你不能说:“我之所以做平庸的东西,因为生活里有平庸。”作为辩解,这太简单了。但我重申:安东尼奥尼是个了不起的导演。在我们给他注解上“不可沟通性”之前,他拍了一些像《女朋友》( Le amiche,1955)这样的杰作。但是,最好把声音关掉再看。
森索洛;但您曾对我说您喜欢《放大》?
莱昂内:我不喜欢这片子的结尾。但是,我觉得其他部分堪与希区柯克最优秀的片子媲美。生活中的安东尼奥尼比他拍摄的东西幽默多了。甚至有一个关于他的弗朗科·马塞利的段子。这个助理导演马塞利对我来说就是噩梦。我身后有四十部片子,我是意大利最有名、片酬最高的助理导演。人们总是对我说这个马塞利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助理导演之一。他什么都没导过,已经被吹成天才了。人们对我说:“你啊,你是不错。但是人家马塞利……”他唯一值得荣耀的片子,就是给安东尼奥尼的短片《城市清洁工》( Netezza Urbana,1948)做了助理导演。最终,他导一部片子。很快,人们就间,谁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导演。人们
等他说出安东尼奥尼的名字。可完全不是,他宣布:“我受沟口健二的影响
最大。”一段时间以后,他完蛋了。他在街上遇到了安东尼奥尼,想向他借点
钱,安东尼奥尼很简单地回答道:“去跟沟口健二借吧!”
森索洛:《在罗马的天空下》哪一部分是安东尼奥尼拍的?
菜昂内:布里尼奥内生病时,他完成了影片。他非常认真。每天结束拍摄
之后,他都到布里尼奥内的病床前,讲他当天拍摄的东西。接着,他问布里尼
奥内对明天拍摄的戏有什么指导。这是一个非常米兰式的反应。安东尼奥尼做
事一丝不苟。他在这部影片中不想违背布里尼奥内的精神。他满足于完成布里
尼奥内所希望的东西,但应该认识到,影片最后的质量不那么好。
森索洛:在《庞贝城的末日》的演职员表上,我们看到编剧中除了您之外,还有恩尼奥·德·孔奇尼、杜乔·泰萨里和塞尔吉奧·科布奇。德·孔奇尼写过很多历史片,他怎么样?
莱昂内:他是跟一个叫帕尔梅里(Palmeri)的编剧学的这一切,这可不是个一般人啊,这个帕尔梅里!他不用写一行字,就能让人填满他的腰包。当个制片人去找他时,他只需要即兴讲一些故事。他创造故事的能力非常强。他运用各种能吸引制片人的手段。当他正在想象一个东西,却想不出下文时,他就会停一会儿:“然后……这时……在一片寂静中……门开了!”制片人等不及要听下文,就凑到他身边。马上,帕尔梅里拍着桌子问到:“是谁来了呢?”制片人说他不知道,他也不可能知道啊。马上,帕尔梅里就随便编一个名字,真的完全跟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毫无关系的名字。接下来,他不得不组织一些疯狂和奇怪的剧情转折(perimeter)来继续他的故事,目的是最后让他来负责编剧工作。
当我们离开他的家,制片人倾倒了:“帕尔梅里是个天才。他不喜欢工作,但只要他工作,就是个天才啊!”我也这么认为,我也发现他很有天才,不过我想的跟别人不一样。他在抢劫制片人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才华。德·孔奇尼跟他很像,完全是同一种作风。他只用羽毛笔写作。有一天,他宣称他能写一部《朱庇特》的历史神话片,他把这个点子卖得特别贵。他回到家里开始编剧本。他拿了一张白纸,然后开始了:“奥林匹亚,白天,外景。”他停下来。他重新读一下,意识到:白天外景?奥林匹亚?
不可能。他停下来,然后宣布放弃。他也有好几个“笔奴”(negres),比如说《村庄报》的批评家阿吉奥·萨维奥利2。我必须说,德·孔奇尼在意识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和诗人之前,曾给法西斯写过赞歌。他是一个业余的共产主义者,但确实是为左派工作。所以,他给《村庄报》的这位朋友找点活儿干。当我开始准备《罗德斯岛巨像》时,他把萨维奥利安排给我。我看了他写的开头,就觉得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我对萨维奥利说,我非常明白他的情况,他在报社薪水不高,他需要钱。但很明显,他不喜欢电影,尤其不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所以,最好是到此为止。因为要写这样一个故事,需要一些他不具备的习惯、技巧和精神。当然,一个专业人土总能围绕一个他不相信的故事进行创作,但萨维奥利没这个能力。我因此总结说:“去找出纳吧,我付给您钱。在公开场合,我说您的工作让我满意。面对所有人,我都一直维护您。但实际上我们最好不要继续在一起工作。我在职员表上保留您的名字。这样大家都好。否则,您就是在浪费时间:您来写,我来读,然后我们会陷入无意义的讨论中。”这件事就这么完了。可是接下来,萨维奥利只要有机会就批评我。不久,他给我署名“罗贝尔森”(Robertson)的《荒野大镖客》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影评,一首赞歌!他发现这个“罗贝尔森”是一个新的约翰·福特,是美国电影的一个新发现
我感觉必须给他打一个电话。我对他说:“很感动!”可他完全不明白我为什么打这个电话。我对他说我非常欣赏他的客观,尤其是在我们之间发生过一些事情之后。我补充说,我非常感动于他的评论。可我感觉他似乎越来越惊讶,他问我跟这部《荒野大镖客》有什么关系。这时,轮到我摸不着头脑了。我对他明确说他是唯一不知道在“鲍勃·罗贝尔森”后面其实是塞尔吉奥·菜昂内的记者。我对他说以后就像我根本没打过这个电话一样,然后我就挂了电话。我看像过去那样继续我们之间的糟糕关系可能更好。这次电话之后,他系统地诋毁我所拍摄的一切,直到他被调到戏剧版面。后来,共产党醉心于我的电影,最近,他们还请我为庆祝《团结报》1而组织放映一百部电影呢!
森索洛:那杜乔·泰萨里呢?
莱昂内:他也是德·孔奇尼的一个“笔奴”,是我让他成为助理导演多赚一点钱。
森索洛:您真的是《庞贝城的末日》的导演吗?
莱昂内:马里奥·伯纳德病倒了,我就接替他的位置拍了片子。我还知道塞尔吉奥·科布奇挺困难。很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拍情节剧。他最新的片子遭遇了人尽皆知的失败。在结尾那场戏,主人公应该去战斗,然后影片变成悲剧,观众会被感动,他们等待着这最后的命运。但是,这个人物冲到街上嘮!嘮!”他用手指开枪而不是真的手枪。观众不认可这种玩笑式的结局。座位扶手都被拆下来飞上了银幕。这是很合理的反应。一场灾难式的失败,制片人质问科布奇为什么要这么拍……这部片子就是《帕里奥里的男孩》(1Ragazzideipariol,1959)。他终结了自己的事业。他来找我,非常失落,他想重新做助理导演。因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希望我能雇用他参与做一些美国片子。我更希望让他执导《庞贝城的末日》的第二组拍摄。我让泰萨里给他做助理
森索洛:那史蒂夫·里夫斯呢?
莱昂内:这片子最初不是写给他的。我跟伯纳德一起想了一个类似于詹姆斯·邦德( James Band)式的故事,一个聪明且深思熟虑的人。在开拍前」个礼拜,制片人告诉我们史蒂夫·里夫斯同意扮演这个角色。我们全部重新调整以适应这位出身健美运动员的肌肉先生。他用他的风格完成了那些戏:跟鳄鱼搏斗,打碎了一个神庙的柱子,等等,很可悲。但是,史蒂夫·里夫斯是个非常善良的小伙儿,他鼓起那一身肌肉,很少用大脑处理事情。当他从一边上马,就会从另一边掉下来。他的身体带来了一些平衡问题。但是他很乖,不自命不凡。不具备真正的力量。几乎一切都需要用替身。这个美国人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到一个农场。他退隐后就去开垦牧场了。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德国小孩儿跟他演对手戏:克里斯蒂娜·考夫曼
森索洛:演员中还有费尔南多·雷依1。
莱昂内:但在这里,跟他在布努艾尔的电影里不一样。他就是一个说对白时没有任何问题的专业演员而已,哪怕是与史蒂夫·里夫斯对戏……费尔南多来自西班牙制片方。《庞贝城的末日》是一个大投资,意大利公司就是出个名分,钱来自西班牙:普库萨公司,在主业会的旗下,其实是教会的钱。米高梅公司买下了影片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行,所以影片投资在开拍之前就已经回笼了。
森索洛:哪些戏是您执导的?
莱昂内:所有有演员的戏,科布奇负责执导群众演员和有马戏的戏。
链接:李洋《莱昂内往事》
《莱昂内往事》第二章:童年,学业,法西斯喜剧,木偶戏,了解电影
《莱昂内往事》第三章:那不勒斯,贝托里尼,罗马犹太区,墨索里尼之死
《莱昂内往事》第五章
《莱昂内往事》第四章:美国黑色小说,助理导演生涯,德·西卡,碧姬·芭铎
《莱昂内往事》:跟哪些女人来往,索菲亚·罗兰和吉娜·劳洛勃丽吉达
《莱昂内往事》:埃米尔·库奇奈,弗雷德·齐纳曼,亚历山大·特劳纳,《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