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本没有所谓的“大学”,只有“太学”。今天中国的大学建制来自西方,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在英文里,大学叫“university”,而到了中国,他叫“大学”。
那大学何以谓之“大”呢?
【梅贻琦】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
在梅贻琦的认识里,大学之“大”不在于“形”,不在于面积宽大之大,楼宇之高大。而在于“道”,在于那一位位承载着学问智慧的大师。
【蔡元培】
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也同样提出过相关论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如果说梅贻琦的“大”讲究的是思想之“大”,那么蔡元培的“大”除了思想之“大”,更是多了精神之“大”。
实际上蔡元培先生的“囊括大典”同梅贻琦先生的“有大师”的意思很接近。无论是“大师”还是“大典”,他们都是天下学子获取知识,效仿学习的重要对象,他们都象征着无限的智慧与思想。而且往往很多时候,“大典”便是“大师”,而“大师”也便是一部“大典”。
但除了对于大师,大典的追求,蔡元培还多了一种对自由精神的向往。蔡元培清楚这世间没有所谓的“真理”,每一种理论与主义都是有缺陷的。如果学者永远只是顽固于自己这一番小天地,看不见自身欠缺,那么他便等于不断向另一种“无知”靠拢。而与其他思想不断交流,不断碰撞,却能让学者与求学者不断发现自己的缺陷或使其对自身所认知的东西更为认同。
如果说大师大典能够让你看清世界,那么众家纷争能够让你看清自己。而给予无限你看清世界,看清自己的机会,这便是大学之“大”。
所以梅贻琦看见的是颗颗星球,蔡元培却更看见漫天星光。
作者:独思社 来源:自在独思
作者:独思社 来源:自在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