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Tangji4389 贼六
《别岁》是一部个人觉得值得一看的电影,不觉得它特别好,也不觉得它很差,不过它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有一些莫名的味道在里面。
影片讲述故事的态度让人感动,你可以看见满满的诚意与努力,这种情况真的是像极了生活本身,我们时常感受到寒冷与无奈,不过总要带着关怀渴望着温暖尽量坚强地活下去,这是最底线最基础也是最有希望的生存之道。
这么说有些悲观,仿佛人生来就是一个受气包,遭罪的命,忽视了美好与微笑,可能是受到电影剧情影响的缘故,因为影片中的故事多是折磨人的,让人不想去讨论的。
《别岁》分两条件叙事,一黑一彩,黑白色画面讲述老知青周树达再次回到曾经下乡的地方试图弥补自己的过失,彩色画面讲述陈乐与陈小康父子的故事,两线交叉,最终达成一种和解,影片结束。
周树达、陈乐与陈小康祖孙三人的故事是影片的主线剧情,伴随剧情发展而来的配角的故事也相当精彩,几位人物的表现描绘出中心人物陈乐的生活面貌,小人物,众生态,历史与个人情怀,都包含在其中。
周树达与陈乐父子不同姓,原因在于周树达知青身份,在陈乐很小的时候,周树达即返城,从此再无联系。
两人不同姓,暗示出了割裂感,我觉得特别强烈,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情感方面,均是如此。
最初是被“老知青返乡”这个标签吸引看的电影,为什么?因为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知青这个词显然是带有复杂含义的,倒不是说历史事实本身有多复杂,而是由此引发的后续反应特别是那些故事给人情感上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道理很简单,类似于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谈论战争死亡人数的时候,感觉上只是一串数字;当我们聚焦一位位血淋淋脏兮兮的战士的时候,感觉就有天壤之别了。知青的故事,是典型的个人命运与家国大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例子,感兴趣,可以找相关内容看看。
周树达过上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并有了新的家庭;成年后的陈乐说话磕绊,且因事入狱,生活虽穷困,但为人老实勤奋;陈小康患有严重自闭症,母亲迫于无奈离开陈乐父子,陈乐与陈小康相依为命,可以说本就是生活中的相对弱势者的陈乐被生活牢牢困住了。
别的不谈,单看祖孙三人中这两对父子,周树达在陈乐小时候选择逃离乡下;陈乐对患有自闭症的陈小康不离不弃,将陈小康视为自己的一切。
倒不是在强调周树达的逃离,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了解相关信息的话,你肯定会对周树达的选择抱有相当的理解。
之所以把父子关系拿出来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确实给了我一击,陈乐之所以对陈小康如此爱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不希望陈小康重复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不希望陈小康缺少父亲的关爱,他把陈小康的自闭症归咎于一种难以解释的情绪,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正常的,只是说话晚而已。
在观者看来,陈乐缺乏对自闭症的正确了解,否则可以避免后来悲剧的发生,但是当我们看到陈乐的具体生活的时候,对他的行动肯定也会以理解与同情为主。
不是在有意弱化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真的是,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尴尬,很难说陈乐的故事离我们很远。生活的操蛋之处,可不就是大家都不太熟,我不想理解你,你也不想理解我嘛。
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明显痕迹的刻意处理,结尾处陈小康终于开口喊出了“爸爸”,则是明显的艺术处理。
周树达一路奔波寻找,终于打探到儿孙消息,陈乐因挟持老师入狱,陈小康则是入住福利院。两条叙事线融合到一起,故事结束,生活继续。
有两位配角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周树达的老友,一是陈乐工作的同事三儿。
老人照顾生病的儿子,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前往医院的生活,儿子去世后,老人一下子接受不过来,以为儿子还在医院病房,反应过来后,抱头痛哭,“我还能干嘛去啊?”。太感动了。
三儿,完完全全一个泼皮无赖,在老板的修理厂工作,工作态度不负责,暗地里还会做一些偷窃的勾当。陈乐工作踏实努力,因为客户的缘故,与三儿产生冲突,后暴力解决。
三儿这个角色给我印象很深,无赖的表现实在是太生动了,这样的人,没有道理可言,他的歪理就是最大的道理,没有一点文明的迹象,眼光浅短,可笑,让人不想接触。
倒不是说三儿是一个十足的坏蛋,或者说他做出一些十恶不赦的行径,他是众生相中反面小人物的一个绝美代表,小小的凶神恶煞,言语上逞能,行动上装逼,特别看重蝇头小利,贼令人恶心。
这种情况,在《金瓶梅》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