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庄园
“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有人过度忙于寻求“自恋的补给”或自尊的支撑,映衬出其他需求的黯然失色,我们称之为自我沉溺。“自恋型人格”和“病理性自恋”这类术语用于形容这种比例失调的自我关注,而有别于人们对赞扬或批评的普遍态度。
有些人的自尊问题很难用驱力或潜意识冲突来解释,因此也难以参照精神分析的冲突理论对之进行干预。对自恋现象的解释似乎用缺陷模型反倒更为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若有所失。一般将SelfPsychology译为自体心理学,以区别于EgoPsychology自我心理学。自体是指心理活动的整体和心理活动的总和。
客体关系理论家,首先挑战了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原始自恋的概念是指:假设婴儿对自我的关注(情感的投注)优先于对他人的关注。强调早期关系的学者们并不认为自恋是婴儿期固着于“自命不凡”的感受,而是儿童早期对关系失望的一种补偿。相比于早期精神病理学模型和治疗方法,这些思想更适用于自我的连续性及相应的价值感出现问题的个体。
弗洛伊德年代,很多患者都受到内心对自己评判的折磨,弗洛伊德称这种状态为个体的“严厉超我”。与之相反,如今人们普遍缺乏批判性内化,因此时常感到内心空虚;他们担心自己“不能融入社会”,甚于担忧违背道德原则。人们更注重自己的美貌、名望、财富或合乎潮流,而相对忽视内心的价值认同和整合。外在的印象逐渐取代了内在的品质。
“俄期自恋型性格”表现为“自信……傲慢……精力充沛,特立独行……当这类人预感到危险来临时,尝尝先发制人”。这些特征是DSM-IV中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基本成分。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连续谱系的阐述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外表浮夸的人格只是“自体障碍”众多形式中的一项。现在分析理论认为:围绕认同和自尊的缺陷可出现不同的外在表现。Bursten(1973b)提出了一种自恋人格的分类方法,包括渴望型、偏执型、操控型及俄期自恋等自恋亚型。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每个虚荣而浮夸的自恋者心中都隐藏着害羞而怯懦的阴影,而任何抑郁且自责的自恋者心中也都潜伏着自命不凡的幻象。
所有形式的自恋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觉得或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蒙羞、怯懦、低劣。尽管不同自恋者的补偿行为或许全然不同,但仍然强烈地显示出这种相似性。
自恋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对自恋者的研究比较少。因为自恋者不会对社会造成明显的妨碍,其病理特征比较隐蔽,对社会的危害也不甚明显。在金融、外交、军事、政治等能够彰显成就的领域获得成功的自恋型个体,都可能收到尊崇和效仿。但自恋者为追究大众认可所付出的代价却很少有人能够看见,就连他们因自恋而沽名钓誉所造成的对他人的伤害,也常被解读为成功所必须的付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直到最近几年,自恋的负面效应才逐渐进入公众视线,我们才能从隐蔽的自恋行为中去了解其性格问题。
对自恋者驱力状态的假设之一是:自恋性格的个体,天生对内隐性情感可能比较敏感。某些婴儿与自恋关联甚密,他们似乎天生具备不可思议的能力,善于察觉他人尚未言表的情感、态度和期待。从另一方面看,典型的浮夸的自恋型来访者可能内心具有一种强烈的攻击驱力,或者内心对攻击冲动引发的焦虑先天性的无法忍受而促发攻击行为。
与自恋型人格相关的主要情感,主要是羞耻和嫉妒。自恋者的主观体验中充满了对遭受羞辱的羞愧感和恐惧感。早期分析师们低估了这种情绪的力量,常将其错认为内疚感。但是内疚中潜伏着犯罪的冲动,而羞愧则隐含无助、丑陋和懦弱的感受。
自恋者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当其确信自己在某方面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又随时可能暴露,那么当其面对那些看起来踌躇满志的人,具备其所缺乏的特长的人,嫉妒之心会油然而生。嫉妒也促使自恋型个体对他人评头论足。自己的不足之处遭遇对方的完美无缺,最好的的方法即是竭力谴责、藐视或嘲弄,直至摧毁对方的拥有。
自恋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自恋者会使用各种各样的防御方式,但他们主要依靠理想化和贬低这两种防御。两者一吹一唱。一旦自我得到理想化,他人自然受到贬低,反之亦然。“浮夸的自体”用来描述自考和优越感的个体。这种感觉体现出自恋者内部两级世界的一个极端。这种浮夸的感受有可能被投射于外界事物。自恋者对待显示事物的方法,通常以“排名”来衡量:谁是“最好”的医生?什么才是“最棒”的幼儿园?哪里才有“最严格”的训练?对他们而言,现实的优劣已经完全被浮夸的功利所取代。自恋者在理想化和贬低化上存在泛化行为。如很多子女成为父母自恋的延伸,上了父母认为最好的学校(事实并非如此),选择了父母认为最有前途的职业(而不顾个人的天赋和意愿)。
受自恋倾向驱使的人容易陷入追求完美来达到防御目的。他们心中存在好高骛远的空想,要么装作已达成目标(华而不实),要么将失败归咎天命(令人沮丧)。在治疗中,他们可能抱有自我协调的期待,认为治疗即是让自己更加完美,而对通过认识自我或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来处理自我的矛盾毫无兴趣。他们一般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习惯性的批评而表达对完美的需求(批评对象的不同取决于被贬低的自体部分是否投射于他人),这种对完美需求的防御表现也使他们无法欣赏人类充满缺憾的现实美感。
有时自恋者会把自尊的感觉转嫁他人,将恋人、导师、英雄视作完人,再通过认同此人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有些自恋者终生实践着这种模式,将某人理想化,然后在发现其缺陷后一棒打死。他们对自恋困境的完美解决即是天性的自我攻击:用想象自己的完美来补偿自体的缺陷。然而,完美并不存在。这一策略注定失败,于是遭到鄙视的自体会再次浮现。
自恋者的关系模式:
自体心理学家用“自我客体”来形容用肯定、欣赏和支持来维护个体自尊的客体。这一客体可以是代表自我的外在客体,也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确立自尊,使内心更强大。我们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自我客体。一旦失去,我们便会自尊低下,丧失生命的活力。但现实和道德却要求我们优先关心他人,超越自我客体的狭隘的利己性。
自恋者们对自我客体的极端依赖,以至于其他人际联系都相形见绌,或遥不可及。自恋者付出的昂贵代价是爱的能力的缺失。对于自恋者而言,自我价值极其重要,他人只是维持自己心里平衡、被利用的对象。因此,自恋者常常令家人和朋友十分费解:他们无休止地索取,却吝啬点滴的付出。Symington(1931)认为这种缺陷的根源在于:生命之初与养育者的基本“血脉”亲情的剥夺,以及之后长期情感交流的缺失,以至于心如死灰,情感缺乏活力。
有理论指出:自恋性附庸可导致自恋的形成。自恋型来访者在儿童期有可能曾受到养育者的重视,那是因为儿童身上所附加的功能。例如,只有当儿童团成为特定角色的时候,才会受到赞赏。这样令人困惑的信息会让儿童担忧:一旦自己暴露真实感受(尤其是敌意和自利的感受),就会引来拒绝和羞辱。上述情况助长了“虚假自体”的形成,即个体在学习被他人接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部分。精神变态和自恋在病因学上的区别是,反社会心理源于明显的虐待和忽视,而自恋心理则起源于一种特定形式的关注甚至溺爱,这种关爱隐含的前提是,如果儿童能够配合自我中心的父母,便能如愿以偿。
假设大多数父母根据自己的自恋需求和真实共情来对待孩子。儿童也乐于适度地被当作自恋的延伸来对待。儿童快乐源泉之一便是使父母为他们感到骄傲,子女得到认可时,父母也会感同身受。关键是,父母对自恋的延伸程度的把握。儿童的行为与父母的期望相背离时,能否得到关注?
自恋者的教养环境与评头论足的家庭氛围相关。如果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对父母的自尊至关重要,那么孩子的努力一旦失利,必定招致非议和责难。这样的家庭很少用隐晦的方式去暗示孩子不够优秀,常常是直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判。有时与此相反,在一些自恋儿童的家庭也不乏过度的表扬和夸赞,这种氛围同样不利于现实自尊的发展。尽管充满正性评价,儿童仍然会感到时刻被人评头论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察觉到赞赏中的虚假。同时,还有可能发展出孩子虚假的胜任感,因此经常担心自己不够称职。Fernando(1998)指出,这种过度纵容其实是病理性自恋的根本成因。Fiscalini(1993)注意到自恋倾向的不同种类,并将羞愧型、被惯怀的、遇特殊能力的儿童定义为成年自恋的前体。
因此,我们再次看到了特定性格结构的“传承”方式,即使父母本身不具备自恋型人格,同样会养育出重度自恋的子女。父母可能会对某个特定的孩子产生自恋需求,这样的孩子逐渐无法辨认真挚感受与取悦他人之间的区别。不同的父母经历千差万别,但都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但为人父母者唯有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一愿望才是无害的。
父母潜移默化的信息:“你和我不一样,你现在什么都有”是孩子困惑的始作俑者---没有人能拥有一切,每一代人都会面临不同时代的困扰。孩子将自信和自尊与父母的目标相连,是一种极其有害的传承。
自恋性自体:
自恋型个体的自体体验,包括模糊的虚伪、羞耻、嫉妒、虚妄及自卑等感受,或是与之对应的相反体验:浮夸、自傲、蔑视、防御性自立和虚荣。自恋者的内心体验常常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中徘徊。
自恋型个体其实能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他们担心自己会支离破碎,害怕丧失自尊和自我完整性,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丢弃一贯的自命不凡。有时,他们还会觉察自己的内心过于纤弱而难以承受压力。这种担心内部自体的感受常被转换成对躯体健康的关注;因此他们的常见症状有:疑病观念,对死亡的极度恐惧。
自恋性完美倾向会导致隐晦的回避表现,自恋型个体一旦觉察他人的不信任或对现实的不适应,便会产生主动回避。自恋者会竭力否认懊悔和感激的态度。因为对失误的懊悔相当于承认自己的缺陷,而感激他人意味着表明自己的软弱。由于自恋者奢望自己是无欲无求的超人,因此常常担心承认依赖和内疚,将会暴露自己无法接受的真实。他们因此而缺乏真心诚意的道歉和发自肺腑的感谢;进而导致与他人的交往日趋紧张。
从定义上看,自恋型人格者需要通过外部的肯定来体验内在的价值感。关于自恋者的主要自我体验是浮夸性还是虚无感,理论学家们对此莫衷一是。从现象学角度看,这种对立的自我状态其实也相互统一,正如抑郁和躁狂一样,二者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心灵感悟:
自恋者因为其不会对社会造成明显的妨碍而受到忽视,很多人都觉得自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事实上,自恋者在浮夸、自傲的表象下,依然有着脆弱和痛苦的一面。他们因为理想化和贬低等防御机制的应用,使得他们过于在乎外在的评价,而对别人毫不客气的无休止的批评使他们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危机。在不当的自恋延伸下,有可能毁掉其下一代的幸福。当他们不得不承认不完美的存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可能会出现疑病症状,并对死亡产生极度恐惧。因此,自恋者有可能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这一群体仍然需要得到关注,以便真正的认识自我,获得内心的和谐。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把自恋过度延伸至子女身上。
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