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话题】在农村和婆婆一起带娃儿,有时候会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起争执。我该怎么办?
【背景】家人要打小孩,我的主张是说服教育。老公经不起他爸的劝说,要打小孩。一边倒的跟她妈妈一起怼我。
【感谢话题提供者】@宁睿
【案主补充】
谢谢大家的倾囊相助。疫情期间和他爸爸短期住在一起。中长期和他母亲住在一起。现在如果观点不同,我会站在她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说我试了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你试试看。后来发现这样她更容易接受。
是的,每当我看到他们打孩子,吼孩子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跟着奶奶留守在家,姑姑吼我,骂我的场景,心里不由得害怕。我不愿孩子再和我一样,生活在吼打之中。我希望她过得开心快乐。
婆婆他们老一辈的思想是不打不成才。我的思想是示范给她,让她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现在快三岁半了,我想把我从小缺失的东西,只要我能给她的,都让她体验到。我婆婆就我老公一个儿子。她的想法有时候我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试着理解,还是理解不了。
就拿我公公来说吧。公公不太喜欢我闺女,她不想吃晚饭,公公就会拍桌子吼骂她。她就害怕哭。我说你们先吃,婆婆也在在说孩子。我把她叫到外面,让她看看星星,过会儿就不哭了。然后问她不吃的原因,和她说明吃了的好处。最后她自己愿意吃了。
事后婆婆说我话多,说我什么事情都能辩理。我婆婆总是把公公位置抬得很高,不容许任何人跟公公辨别。老公不敢说,我说了他们说我话多。
我先生他很怕他爸爸。他爸爸说话他从不敢反驳,我有时候觉得说得不对,想为他反驳,他直接说我话多。弄得我都不想再说了。我婆婆很强势,我可能小时候受我姑姑吼叫的影响,我很抵触吼叫的场景。之前我说过婆婆,老公也单独说过婆婆,婆婆直接说跟公公生活几十年都没有改掉她声音大的毛病,说我们想改她。我们也是很无奈。
我时常在思考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求大家帮忙。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和老人一起带娃有矛盾,
我该怎么办?
伪装 08:48
首先告诉你一个可悲的真理,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一定很会口头上告诉你如何教育别人的孩子。
所以下面的话,我不会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我想说,你需要重视自己的家庭建设。
第一,让你的配偶明白,你和他的关系是第一位的;
第二,你和谁住在一起,就要和谁搞好关系,搞不好关系,可能你根本无暇教育孩子;
第三,你要尝试着接受容纳不同意见,而不是一定要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很可能按照你说的去做,也达不到那个结果;
第四,如果你就是要按照自己想的来,首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好好思考。
最后,祝你早日解决问题,家庭和睦,望子成龙子成龙。
吾辈中人 09:08
1:教育孩子,最好是用传递正的价值观,而非用暴力去解决。如果您用发泄情绪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会和你互相吼叫。等他长大了,你很有可能因为打不过他而不再管他,这样对孩子不好。
2:如果孩子出现了叛逆,在你眼里哪哪都是缺点。你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每天发现他身上的一个优点,赞美孩子身上的那个优点。
3:您不妨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说“你可以的”,“你一定会做到的”,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真的可能会做到。
4:如果孩子处在叛逆期,你要学会向孩子提问,而不是直接灌输给他方法。你可以问,做这件事的目标、方法……引导孩子做出合适的方法。这样,孩子也会感到有成就感的。
李岳洋 09:26
建立起自己的边界,你自己的养育方式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们的教育方式,而是为了更好的养育孩子成长。
把这个当成目标,我想你内心就不会那么纠结,可以和自己和解。其实你难过的不是老人大孩子,更多的是他们没办法按照你的预期去教育孩子,使得自己内心没办法和解。
自由就是做你能做的和做你愿意做的,同时你看待他们也是这样。
青岛罗刚 10:00
下策:态度坚决地主张立场,不惜破坏关系。
中策:不动声色,实现物理上的距离,惹不起躲得起。
上策:和老公单独沟通,理解长辈的想法,但现实社会已经发生变化了,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过去那么多现实的生存恐惧,反而更多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期待符合家庭现实吗?符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吗?我们希望他光宗耀祖还是他快乐幸福?我们的行为与期待匹配吗?
濮阳-李朋 10:18
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思路的问题,一个是心理边界的问题。
教育思路可以在平静时夫妻二人商量一下,是严管教育还是引导教育,什么情况奖什么情况惩,谁来执行教育谁来执行奖惩。提前说清楚,孩子也可参与,到时候落实到位就行,不要个人临时起意奖惩,对家庭和孩子都不好。
心理边界问题就难了,特别是对上一代人,老人侵犯自己的心理边界还意识不到,乱插手乱管教,很难有太好的办法,因为是以前多年形成的改不了。如果前面的教育管理思路完成了,可以籍此回绝长辈插手,再不行就分开住,在一起时不涉及教育就好。
元实 10:24
起争执,说明意见不一致,但初衷一定都是希望孩子好。
婆婆可能认为你没经验,最起码她养成了一个好儿子,你在坐享其成。
你认为婆婆做法老土,观念老、甚至是理念错。想用所学新知识培育下一代。
先想想,自己一定对吗?婆婆一定错吗?还是让专业知识来指导大家行为吧。
小的习惯相互妥协,没必要为此伤和气,毕竟同在屋檐下,相互还要有个照应。
大的原则,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后,向婆婆说明,共同按照规范操作。几次之后,不但消除争议,还能确立一点你的权威。顺便把老公都收了。
胡妮妮 10:36
1.首先要和老公谈清楚,夫妻关系是第一,也是统一战线的
2.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这里也是适用,当然,不是指委屈求全,看界限,比如嚼碎了喂小孩,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给孩子多穿了一件衣服,就没关系的,重点还是要搞好关系,比如勤快点,嘴巴甜,偶尔送送东西等,不然为一件小事就剑拔弩张,都不开心,除非能不住一起,各过各的。
江湖书生丨曹双丨柳州 10:46
两代人育儿观念不同很正常,我觉得关键要有一个好心态:
对婆婆,能教育出一个你看的上的老公,差不到哪里去;
对老公,必须要参与育儿,孩子是最好的镜子;
对自己,身教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朱建锋 10:56
我妈帮我带娃,从1岁带到现在7岁,我们的共识是:孩子的饮食、穿衣老人负责,饮食搭配我们负责;孩子的教育我们负责;虽然偶有矛盾,但一直比较顺畅,说到底还是需要老人能理解边界
活着 11:08
教育问题起争执的可能性不大,起争执的原因可能是观念,老人家疼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上要达成共识。既然选择和老人家住在一起,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很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有好好和老人家沟通,找机会和老人家沟通一下,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摆正心态才能事半功倍。
小丽 11:20
这种矛盾估计永远都调和不了,老一辈人的观念就是家里以男同志为尊,或者还多少有点儿重男轻女的思想。
首先你需要得到你先生的支持,你们夫妻感情应该是首位,如果可能最好小家单独过,与婆家人保持相敬如宾,如教育观念相去甚远,老人的观念无法接受,遇到问题也应该由你先生出面比较好,最好不要直面冲突,让你先生夹在中间,长期他身心俱疲也不利于你们小家稳定和孩子的成长。
王蜂子|王亚军|甘肃陇南|基层政府 11:45
其实我个人觉得,两代人共同带娃还是有各自的好处,能互补就最好了。不要老揪着对方短板,其实是可以平衡的。
我认为最重要是家庭氛围,方式方法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如一个家族都是好人,孩子成为好人的概率是很大的。
你们家的情况,跟我有点相反。我们家是三代育儿啊。我爸妈爷爷奶奶属于惯得那类,不让我们揍孩子。搞得我媳妇管教很尴尬,后来我就和我妈我爸说,媳妇管的时候你们不能作为,孩子找你们去了安慰安慰就对了。
不过我也告诉媳妇,别光看坏处,其实爷爷奶奶护犊子是有好处的,有助于孩子自信。你见过哪个人嫌鬼不爱的孩子长大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也不提倡说教打骂式的育儿,如何孩子小,打骂说白了就是压制,压不好迟早压出一身伤。
说教也未必有用,小孩子哪懂那么多成人世界的道理。我提倡的做法是做给他看,或者翻译成他能懂的语音,场景,让他自己体会。比如玩个角色游戏,等等吧。
其次,我觉得不要对父母有太高的期待,我之前也老指责我妈,不应该这样那样,后来被我姐骂了一顿,就不那样。有人帮你带你就知足吧,我一个人你知道没人帮衬拉扯两个孩子,你知道是什么滋味。父母没有责任那是我们的责任,帮你带那是爱。
最后我觉得,我们改变父母其实不易,可以让孩子施加影响,爷孙其实是一辈人,特别神奇。我爸之前跟别人调侃,你说让我儿子给我挠痒痒,人家肯定不愿意,让我家瑶瑶,那必须很到位。所以说孩子也是家庭融合的粘合剂。
结束之时,给你随口气,你对象确实做的不对。怎么可以那样站队。必须应该和老婆站一块。爹妈是亲爹妈,当时生气,也不会把他咋样,最终还是自己儿子啊。你给罚款5000吧。正确的姿态,如果非要站队,力挺媳妇。事后找爹妈撒娇。育儿就是育自己,一起修行吧,加油!
高云 11:54
长辈在一天,多让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吧。爱比什么都重要。等到失去了,就真的失去了,好好珍惜当下吧。人生就这么短短数十载,都已经活过一半的长辈们,还有多少天呢?
小朋友总归要长大,会接触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如何适应环境生存下来也是永恒的课题,父母对帮助理解环境、身边时代造就的产物,引导教育慢慢成长吧。毕竟自己也是在进步的。
肖海香 13:12
我常想,要改变一个人到底有多难,恐怕要等到海枯石烂、太阳西升的那一天。生活中太多自恋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能力跳出自己的视野,来看看他人的世界,他们把自己活成了权威,活成了真理,你想撼动他很难。
常常有人说,你的公婆教育出了你优秀的丈夫,他们也坏不到哪去。我却不赞成此观点。
就象罗胖说的一样,孩子的优秀与父母有相关性,却并不必然,也非绝对的因果,否则舜这样的人和他的父亲如何解释,那么多成功人士来自于贫民窟酗酒、吸毒、犯罪的家庭,以及象鸟飞过你的山的作者那样来自如此偏执的家庭,又该做何解释。
所以偏面地认为父母无恶意以及想改变父母的想法,好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的无济于事,更多的时候,还是得抛开幻想,拿出勇气,勇敢的将父母请出你的日常生活,独自承担起自己育儿的责任来。哪怕再艰苦,也要一力承担。
孩子三岁半,疫情之后完全可以上幼儿园了,可以和丈夫辛苦一点,夫妻两人来照顾孩子。
也许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而所有上述问题,也将因为距离而远离。
Li Li 14:38
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分开过,基本可以解决一切矛盾。
但如果目前条件不允许,那么得适应和他们生活,因为我们改变不了他们。(大部分人都很难被改变,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不认同,那就问问自己改掉了哪些坏习惯吧)
爷爷奶奶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方式不同,要觉得不合理可以在其他方面弥补孩子。另外我不建议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然孩子分不清到底谁对谁错,或者就会认为某个长辈是错的,那么那个长辈以后怕是再不好管教了。
题主最好让孩子也知道爷爷奶奶这样是疼她。
另外我感觉题主已经和公婆关系不太好了,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恶性循环。其实哪有这么多非争不可的事情。管理家庭跟管理团队有很多共通之处,我最喜欢的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管理方式就是“赞赏”。
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太对了。
简单一句话建议就是对于孩子教育是看开后的接纳,对于婆媳关系是不要吝啬赞美。
叶骏 18:11
1,如果可能的话,娃尽量自己带。老人的观念根深蒂固,想要说服老人,可能演变成你和老人间的争论。
2,如只能跟老人同住,一起带娃的话,一定要争取你老公,跟你两人统一战线。你老公跟你是同龄人好统一思想。遇到和老人意见不一样时,让你老公做他爸妈思想工作。
3,尽量和老人约定,孩子教育爸妈来,老人不要管。
A尚树湾~波波乐刻私教 18:14
1、必须和老公谈清楚,你们俩统一战线,这个时候老公是关键人物,怎么去平衡关系很重要。
2、如果可以的话孩子自己带,暂时没能力的话给点时间创造能力。在孩子逐渐懂事的阶段最好把孩子带身边。如果孩子长期是父母带那么你的教育观念就要有所放松。允许老人按他们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一定也要表示自己容许的边界。
3、和长辈处好关系,长辈给你带孩子不容易。多给一些关心,让老人接触多一些新鲜事物改变观念。
4、自己的经历:我自己就是长期由爷爷奶奶带大,和他们相处久,思维模式和行为影响上偏传统。对父母感情比较淡薄。即便是后来父母有想弥补缺失的爱那也是很难接受的,你无法用给几岁孩子的爱投到一个十几岁青春期孩子身上,孩子也很难接受,只会反感甚至更加叛逆,然后进一步深化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
葛孚义 18:42
暂时还没有娃,发表点不成熟的看法吧,我觉得家庭也是一个小的组织,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一日三餐的安排,实际都是一个组织的管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一个多头管理的问题。
多头管理一般不会有好的结果。我觉得可以参照我国政府的组织形式,来安排包括孩子教育在内的家庭管理问题。
一定要明确家庭的分工,父母只能扮演人大、政协的角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可以建议,但不能参与直接的管理。
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只是过年回家或者放假的时候在一起,那可以在短期内让他们刷一波存在感,跟两会期间的两会代表一样。
如果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在让父母确信自己对孩子的真爱的情况下,也一定要让他们清楚,谁才是党委、政府,谁才是真正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的人。
核桃|杨丰赢|广州|食品安全 19:01
1.夫妻俩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两个人的观念需要先统一。
2.如果条件可以,就自己住吧。老人家辛苦一辈子了,该有点自己的时间空间。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多陪陪老人。
3.想要孩子将来怎么对你,现在就怎么对他。所以还得说服你先生。可以一起学习“爱与自由”(公众号)、《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
YYQ 19:09
我自己觉得,谁承担后果,谁承担主要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要承担主要责任。
目前的情况,是三对一,你现在处于下风,要想办法把你老公拉过来作为你的盟友,你在家才能有话语权。如果没有老公作为盟友,说不好听,就是你一个人对你老公一家人的战斗。
对孩子来说,这种环境肯定是不友好的。但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你和她是盟友的关系,你不会和他们一起站在她的敌对面。不然孩子会惊慌失措的。
Lisa花姐|王玉华|青岛|母婴 19:50
今天的话题,实际上对于家庭关系的讨论
如果孩子爷爷和爸爸都动用武力管教孩子,你是妈妈,无论孩子犯了发生什么错误,请一定先好好地抱抱孩子,告诉孩子,他们也很爱他,希望他越来越好,只是表达的方式和妈妈不同。先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受到伤害。
教育是个大话题,每个人的观念和方法存在争议是正常的,这不是主要问题,问题的根本,我认为在你和公婆还有老公的关系处理上。
以老人为主的教育方式,显然是超出做为祖孙的边界,如果这只是因为疫情临时性的,可以适当提醒。如果是常态,观念又无法沟通,建议你们夫妻两个自己带孩子,远离老人。
教育孩子,即便是夫妻,也要分出主次,这个需要你们夫妻好好沟通,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无所适从。
陈海贤老师的亲密关系课程,建议可以看一看。
喂呀 20:14
首先根据“打小孩”这个行为的原因、程度和频次。根据这三个去建立心里标准范围,分三个阶段“逃离”“不接受”“可接受”。
如:给小孩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明显的伤害,直接就报警,逃离吧。让让法律去和他们谈。
教育的价值观问题。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没有身体明显的影响。只是大人的价值观问题。就拿出上面自己做的心里标准,先夫妻双方商量,确定了统一认同的观点和相关标准后,一起或让一方和上一辈聊。建立一个大家的共同认同的点。
我现在是两个小孩的父亲(大女儿7岁,小女儿刚出生4天)宽泛的说,我也会打小孩,只是我打的前提是先和我女儿说好沟通过规则,越过某个规则就要挨打,且我的原则是不打就好好好说,打就要有一定的震慑力,会有一定的疼痛感。我个人觉得教育最难的不是教人什么,怎么育人。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我觉得这个事件不是教育的价值观问题。是沟通问题。
陈洁 20:15
没娃,从我身边看到的家里老人带娃的都是宠的多,所以有点不太清楚你婆婆打孩子是真的会打还只是吓唬为主?但是看到你介绍孩子还是很健康还是有点小领导风范,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们其实不会记恨小时候偶尔挨顿家长的揍,而是怕经常挨骂挨打又没有其他人来给你做心理辅导会觉得委屈。
我一直认为大家庭关系和睦,小孩子一般都会过得还不错,题主中长期都是公婆带娃,所以自己也得先处理下和公婆的关系,自己没有太大的精力,有时候是要让渡一些权力给他们,老人们才会觉得自己被尊重,然后再和他们沟通别的事情就好沟通了。
要明确自己和你老公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一些你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去做,要提前和老人说明确界限感,分工合作,也及时要关注下小孩子的感受,平等的对待,尽量还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你和公婆对立的一面。
阿荣 21:05
1,作为有娃的我和媳妇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我和案例有点相反总觉得老人跟孩子在一起很宠爱孩子,孩子一哭姥姥姥爷脸部表情从晴天转为多云了很不高兴,主张孩子应说服教育。
2、如果想避免冲突首先应该统一价值观,触发边界就要做出惩罚,千万避免孩子不高兴,隔辈去说大人,以后孩子会养成救援的习惯,孩子很识别情绪家里谁说的算心里还是很明亮的,不信你就品[呲牙]
3、做孩子的朋友,建议大家有烦恼的可以看看《不管教的勇气》 顺便说一句孩子撒泼时真想啪啪一顿小屁股[囧][囧]
Sherry花开伴夏 21:07
老人连吼带打的教育方式,我不认同。首先,棍棒跟出孝子没有因果关系,反例很多。我亲见的一个,我二叔家的女儿,学习不太好,初中那会很叛逆。我叔的教育方式就是打,还当着我们的面打过。结果如何呢,我妹被打皮实了,随便不在乎。高中也没上,家长事与愿违。
所以这样的后果一定要让你老公和老人清楚,至少得把你老公争取过来。否则就是你以一己之力和老公全家抗争,很孤立无助。如果影响到你们夫妻关系,甚至让孩子感觉到,对她可能都会有影响。
其次,我觉得吼打最多只能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再犯,未必能真正认识到错在哪。有朝一日没人打了,会不会再犯呢?而且知道怎样不对,不代表一定知道怎样才对。所以一定要跟孩子讲道理,先弄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那样不对,怎样才对。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第三,跟公婆沟通,尤其是比较老派顽固的,的确难度很大,很难达成共识。所以争取你老公的支持,让他去做工作。
我是准妈妈,还没有实战经验,以上只是我根据自身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知识得出的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