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马茂斌 ‖ 掩映在历史长河里的秦淮风光

时间:2020-10-18 15:50:55    来源:
文/马茂斌
从中山陵出来,我们便一路风尘,直奔夫子庙,欣赏秦淮河的风光美景。
 
一眼望去,真是一处神奇的地方。精雅的屋宇,森然的高墙,河水碧波荡漾,建筑古风盎然。虽然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风骨犹在,旧景依稀。街道并不宽,每个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理性告诉我,欣赏秦淮风光,不能只看河水的恬静,只看两岸建筑的古朴风韵,也不只是坐坐船,摇摇桨,扑捉几处美女的倩影,品几口别具一格的鸭血粉丝汤。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读出蛰伏在桨声和灯影里的文化底蕴和民俗经典,感受一脉遗韵古今的情色历史。
 
秦淮河本是长江的一支分流,缘其满身的传奇和色彩,而成为南京的母亲河,也是南京这座古都文明的摇篮。看碑文的介绍,知道自六朝以来,秦淮河就作为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已经很有名气。当时两岸酒肆林立,沽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饮酒寻欢,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缈。文人才子流连忘返,佳人故事此起彼伏。及至明清两代,又鼎盛空前,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如梦如幻,终以灯红酒绿而名冠天下。尤其是自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这里更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如今,几百年过去,那流光在水波里的灵魂都写满娇艳,那动影在浮华里的情思都含着娇,两岸风景就像是一轴徐徐展开的画卷,在尽情地诉说自己曾经的繁华;也像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妩媚地展现自己最为动人的一面。十里秦淮,千年横流。六朝粉黛,尽数风流。秦淮河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宏伟沧桑,也传送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一水秦淮,承载千古悠悠的梦幻,叙说着旷远幽幽的爱恋。
 
最早知道秦淮河还是在朱自清老先生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那时我大概十八九岁,刚考上学校,是用学校的借阅证从学校阅览室借读的。因为一直喜欢品味文字的精妙,更喜感受写作者的内心激越,特别是一些创造了好意境的散文,一般都会对我以至深的感受,让我经久不忘。当然,这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从秦淮河的船、水、歌女和灯影着眼,移步移景,叙夏夜月光里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捕捉秦淮河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在作者笔下,秦淮河如诗、如画、如梦。“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作者由灯开始落入历史,模模糊糊,恍恍惚惚,时幻时真,亦真亦幻……借助对历史影象的缅怀,将秦淮河写得虚虚实实,朦朦胧胧。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还在陶醉其间,也一直还在神往着,总想着有机会了一定要亲身领略感受一番。特别是作者当时面对歌女的那份两难情思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那种意欲放纵又谨慎小心,既想听曲陶冶性情又压抑不住心底的骚动与不安的情思,又网进了多少的文人墨客?
 
 
有人说,秦淮河曾叫胭脂河,是因为当年这一带曾是有名的烟花柳巷,因妓女艳雅而出名。历史上曾有“秦淮八艳”之说,现代影视“金陵十三钗”也是在这儿取景采风。秦淮河的北岸是大名鼎鼎的夫子庙和江南贡院,住的多是儒家诗圣、文人门徒,南面是舞榭歌馆、才女佳人。一衣带水,顾盼流离,读书声歌舞声交相辉映,失意落魄抒情曲又同病相怜,于是风华雪月故事也就在所难免。秦淮河好像就是为佳人准备的,佳人又好像就是为才子滋养的。多少才子佳人的趣事缠绕在这柔波亲吻的两岸,一个情字,一个盼字,一个想字,以及一个等字,演绎了数不尽的情爱故事。更使这一水风光旖旎万千,气韵翩翩。
 
如今的秦淮民居,虽然很多房舍是后人新修的仿古建筑,但那“六朝金粉”的气息仿佛还隐隐在空气中盘旋。踱过文德桥就是著名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用燕子的迁徙,勾勒着秦淮河历史的浮尘。走进窄窄的巷子,白墙灰瓦,想象着当年王谢两家门前的车撵华盖,慨叹着繁华过后的无尽苍凉,历史的烟云都浮散在这僻静的短巷里。当年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繁华和美丽,虽然还在,但毕竟物是人非。诗人杜牧既伤国恨,又万般无奈,只好借骂歌女来骂自己骂官僚,他掩涕兮般地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这些,都给了这条河以不朽的魅力和无穷的美丽。
 
没有历史,秦淮河仅仅是一支水流;没有过去,秦淮河也一定不会游人如织。繁华的昨天,让这处小桥流水充满新奇,美丽的香艳传奇,又让这一带水光更为粼粼。
 
当然,要真正体味这份古香古韵,寻找那份流年岁月的蛛丝马迹,非亲自泛舟划桨,亲自听曲看舞,亲自醉酒迷离所不能深谙。况且“秦淮彩灯甲天下”,没有灯的粉饰装点,没有夜的推波助兴,还真的不能尽心。可是,我们是加了团队的,来也匆匆,去也忙忙。灯是等不得了,夜是等不得了,于是遗憾也就是一定的了。
 
秦淮人家看见了,秦淮酒家看见了,秦淮美景看见了,秦淮美女也看见了,但我还是有着很多的遗憾。悠悠历史让我感悟。酒旗飘处,歌台两边,我是否还能找见秦影里的那丝浪漫?
 
作者简介:马茂斌,男,1965年生,甘肃省武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