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王安石的“点铁成金”和“点金成铁”

时间:2020-10-18 15:54:40    来源:
“点铁成金”也作“点石成金”,原本是传说中到家的一种法术,文章学上用来比喻修改诗文效果极佳。“点金成铁”是与之相反的。
北宋大政治家、大诗文家王安石有改诗的癖好,他不但修改自己的诗和同时代的诗,还修改前人的诗。诗文之道本无定准,他有点铁成金的时候,也有点金成铁的时候,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下面举例谈谈。
一年春天,王安石乘船路过与京口隔江相望的瓜州,见江南山花红似火,江水碧如染。想到此地离金陵(南京)钟山不远,不久将于家人相聚,顿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州》的七绝: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写成后对第三句中的“到”字总觉得没有写出春风的神韵。于是圈去“到”字,改为“过”字;仍感不妥,又改为“入”字,“满”字……一时竟找不到满意的字眼。搁笔出舱,让春风吹吹头脑,突然,他想到了王维的两句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心里陡然一亮,快步回舱,将第三句敲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于彼时彼地的情与景,再贴切不过了,使全诗大为生色。
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刘攽(字贡夫,著名文史家)在自校书郎任泰州通判赴任前夕,写了一首《题馆壁》诗:
璧门金阙倚天开,五见宫花落古槐。
明日扁舟沧海去,却将云丽望蓬莱。
最后一句的“蓬莱”是代称馆阁的表明刘攽有些留恋校书郎得生涯。王安石见了,将末句的“云里”改为“云气”。蓬莱仙阙在传说中是五云缭绕,远望只见一团云气。见不到馆阁还要“望”,更能表现出依恋之情。相当自负的刘攽这回也服善采纳了。
以上讲的是点铁成金。下面讲点金成铁。
六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句称颂不衰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却很不以为然,他反问道:“既云‘幽’,为何还有‘鸟鸣’?”在自己的《钟山即事》中将这句点化为“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之所以闹这个笑话,是因为他不懂得文艺的辩证法。
在王安石当宰相时,一天,看到广东有个秀才有这样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认为这两句诗不合情理:明月能叫吗?花心能睡得下一条狗吗?于是,他把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在变法失败下野后,王安石来到潮州,才知道“黄犬”是一种黄色小毛虫,“明月”是一种在晚上特别是在明月夜鸣叫的鸟儿,那位秀才写的是当地的风物啊!
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局限的。博学多才的苏轼就曾被王安石“三难”过。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苏轼《石钟山记》中一个充满哲理的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而只凭感觉断定它的有还是没有,这难道行吗?)
王安石改诗的正反面经验,对今人的写作和思考问题都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叶振环,上海崇明区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