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介绍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时写道:“本杰明富兰克林可能是18世纪仅次于乔治·华盛顿的最有名的美国人。……他曾参加撰写《独立宣言》并制定了宪法的构架,该宪法一直是美国两百多年来的基本法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因病去世以后费城为他举行了该城历史上最隆重的葬礼,然后把他葬在费城利斯特教会墓地里。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在颂扬富兰克林时说“他从天空到了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里夺回了权利由《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介绍和杜尔哥的颂辞,可以知道富兰克林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物。但是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拟好的文却是:
本杰明·富兰克林印刷工
犹如一本旧书的封皮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
内中书页已经丢失,
书名消失,烫金剥落
在此处,成为虫食;
不过他的作品不会失传
因为就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
他将由作者审阅修改后
以精致崭新的版本出现。
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为什么他在他自己拟定的墓志铭中仅仅表明自己只是一名印刷工?也许,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能够取得一些成就,与他12岁就成为印刷厂的学徒有着密切关系。
富兰克林在《自传》里写道:“我从小就爱好读书,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了。……正是由于这种对书的爱好,使得父亲最后决定我从事印刷业。……不过内心里我依然向往着航海。父亲为了防备这种渴望成为现实,立即叫我去跟哥哥做学徒。我抗拒了一些时候,最后还是被说服了
富兰克林的哥哥詹姆斯在波士顿开了一个不大的印刷厂,12岁的富兰克林与哥哥签订了契约,要到21岁时他才能满师。到了印刷厂没有多久,富兰克林就成了非常熟练的印刷工人。他认识了一位书店的学徒,常常可以不花钱而读到很多好书在印刷厂,富兰克林免不了会与一些喜欢读书的人打交道。一位叫马太·亚当斯的商人注意到,这个年纪不大的学徒不仅技术熟练,而且如此热爱读书,于是邀请富兰克林到他的藏书室,慷慨地允许富兰克林随意挑选借阅。
120年对富兰克林是很重要的一年,这年他的哥哥办了一份报纸《新英格兰报》,这是继《波士顿通讯》之后美洲殖民地发行的第二份报纸。富兰克林觉得自已也可以写文章向报纸投稿,但是他担心哥哥知道是他写的就不会发表,于是他尽量改变自己的笔迹,并用笔名写了一篇文章,晚上悄悄地放在印刷厂大门下面。哥哥和他的朋友读了富兰克林的文章以后,都一致称赞文章写得好,并立即予以刊,后来写的多了,他才向哥哥坦诚那些是自己写的稿子。这使得哥哥的朋友们对他刮目相待,但是他的哥哥也许是出于嫉妒并不感到高兴。这件事后来成为兄弟二反目的开端,富兰克林也由此萌生离意
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决心不顾契约的限制,离开哥哥的印刷厂,离开波,到纽约一带独闯天下。他相信靠自己熟练的印刷技术和智慧,一定可以找到谋生和发展的地方。但在纽约,富兰克林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转身到了费城。后来正如他自己预想的那样,由于他熟练的卬刷技术、超人的智慧和勤劳朴实的作风,他成了一位成功的印刷厂主。不仅如此,他还是著名的办报人,他发行的《宾西法尼亚报》,被认为是宾州殖民地最好的报纸;他还编写了《穷理查历书》从1732年到1757年的25年间,每年一本。在《自传》中,富兰克林写道:“17年,我首次以署名理查德·桑德斯的方式发表了我编写的一部历书。后来我又连续编写了大约25年之久,现在人们称之为《穷理查历书》。我设法把它编得有趣味又很实用,因此它风行一时,每年销售量达到万册。…众多的读者…除了这本书之外就很少再买其他的图书了,我由此断定它是教诲民众的合适的工具。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热衷于公共事业。1731年,弗兰克林在费城建立了北差第一个巡回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洲哲学会,后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他参加了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至1785年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78),又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英正式承认美独立。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奴隶制度。此外,他还发明了避雷针,在研究电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富兰克林去世以后,他的墓志铭里所说的“不过他的作品不会失传”,果为事实。他撰写的《自传》早已经是享有盛名的伟人传记,作为美国青少年必读方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改变了无数年轻人的命运,在全世界影响广而深远;他的《穷理查历书》至今仍旧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