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富,这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不竭的动“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孰得孰失?世人当自辨之。”
然而,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的生活具有双重性,他方面要追求物质的极大的丰富,同时他还要求得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而且正是这一点,才是人类成为高级动物的最充分的理因此,我们任何人都没有道理不崇尚精神的富有。
单纯的物质的富有,很容易使人坠入仅仅满足于官能的享乐与奢华,而失去人生境界的提升,这便有了“身富而心贫”和“身贫而心富”之说法,亦即昭示出物质上的富有不是真正的富有,只有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精神富有是什么状态?
①博识
博识不是教授和科学家们的专利,它属于世上所有的心灵,只要你愿意去获得
博,渊博,广大;识,知识、见识、认识。以此来充塞心灵,精神世界何愁不富有?
博识不意味着书呆子,也不需要蜡首穷经,像个死不改悔的穷书生。博识只是一种心性的自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关怀
这里的关怀指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理性思考以及一种对天下苍生的牵挂。
所谓人文精神更主要的体现为一种文化意识,或是最表层的对文化现象的敏感。
所谓理性思考,就是不在飞云流水的岁月里闲度时日,对身边的“世相”人心,要勤于琢蘑
思考是一种“过滤”,思考是一种准备;思考也是提炼和转化。
成功始于思考,超越与达观同样也是始于思考
而对天下苍生的牵挂就是一种人性关怀,这不一定都为“肉食者谋之”,也不尽是“当官们的事儿”,善良和慈爱,是追求精神富有的重要内容。“身多疾病思田里,域有流亡饱俸钱,”这与其说是种责任,还不如说是一种心性使然。而“我以我血荐轩辕”则绝对是一种慈爱天下的热胆衷肠。
感受精神富有,这是人生富有最宽广、最深厚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