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栖 小蚂蚁和小蜻蜓
今天本来打算写校园热点来着。想了不少,早就已经写了大半了。但是写了大半之后和大亮因为同样的事情吵得房子都快炸了,吵到最后身心俱疲并且觉得就这个事情自己真的完全没有想明白,所以自己把自己的稿子毙掉了,非常心灰意冷。关于这个话题我和几个朋友也在不伤感情的前提下聊了很久,然后第二次捋出自己的思路:没有思路,而且很困惑,很难过,有一种“各方观点我都多多少少能理解但没有一方足以让我坚定站队”的感觉。表达情绪很容易,实实在在地表达观点很难。所以今天还是皮一下,说说吃的事吧。毕竟这也是个我还没想明白的大问题。
▼ 文 | 徐栖
周围朋友大半都知道我最近在减肥。我一直是一个进食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从小到大都没因为剩饭碗的问题让家人唠叨过。有天晚上我饿得睡不着,拉上大亮历数我们从小到大见过的吃过的所有碳水化合物并得到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结论:我爱(请注意,是爱)所有类型的碳水化合物。这已经不是一个不挑食的问题了,这是一个求生欲望特别强的没进化好的人类个体感到无比绝望的问题。在诸多饿得滴溜溜转的时刻,我一直在思考关于吃还是不吃的问题:该吃这个苹果吗?该吃几个鸡蛋?该吃主食吗?以后都不能吃炸鱼排了吗?这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直让我非常烦心。
前两天看后反劲儿的广播,有篇文章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名字叫《垃圾食品是人性最后的救赎》,里面爱吃垃圾食品的作者老公对他生活精致的丈母娘说:
“妈,我跟你讲,垃圾食品这样东西,是给人带来自由的。现在这个社会,人性都是扭曲的,没有这个地方可以释放的话,人要变成变态的。”
“我为什么说,垃圾食品是自由。比如说,垃圾食品把正餐挤掉了,对我来说正餐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可以不用被捆绑在吃东西上面,我不用学做菜,也不用等着别人帮我做菜,我就可以吃到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只要出门左拐便利店就满足了。这是一种自由。‘美味’这个概念,因为垃圾食品的存在,变成一种廉价的,人人可有的,不被垄断的东西。它不会被任何财富、权力和情感绑架。”
“垃圾食品是人最容易做到的放纵…正是因为垃圾食品吃了对身体没有好处,所以我吃它的时候才更有意义了。我吃垃圾食品的时候,是实现了一种自由,也就是‘我不用做每件事都追求好处’的自由。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好处,健身、上课、加班、升职,都是在找好处。我想找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让我开心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自由。”[i]
我看完真的感觉受到了洗礼,而且非常摇滚。感觉这个套路很深的男子反对进步观的时候仿佛举着一面我一直在寻找的大旗,虽然我并没有打算因此就放弃减肥加入自由的行进队伍中。
然后我就看到了小蚁标注了电影《大码的我》(Super-Size Me)(不得不说我的豆瓣友邻真是小宝藏啊!爱你们么么哒)。这部片子记录了主人公“在一个月内只进食麦当劳提供的食品和饮料”的实验。一个月之后,他各项身体指标由一切正常变得多项严重偏离健康指标。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垃圾食品是人性最后的救赎》里提到的问题:垃圾食品不管有没有给予个体完全的自由,它都是资本主义食品商业体系对于个人的绑架。这些食品巨头每年花费巨额资金用于广告宣传,以至于垃圾食品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包裹态势。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我们真的选择了它,而是它时时刻刻侵入你的潜意识并用魅惑的声音对你的原始本能进行诱惑。而这些食品产业巨头对于食品的加工,让食品变得对身体更加有害而不是相反。
当然,我们同样有选择生命长度的权利:如果我是一个老烟枪,至少我在养老院里希望自己能够抽着烟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不是被迫戒烟然后换取一段或许更长的生命。这个例子或许不准确,但我们的确能看到:这部电影确实没有办法完全回应甚至解决文章的提出的问题。
不管如何,至于我,看完电影非常感慨,马上下载了一本电子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看看能不能拯救一下大亮的饮食。经过极其顺利的沟通,我俩决定立即扔了冰箱里所有的速冻炸鸡排和鸡块(虽然大亮还抢救了几块作为最后的晚餐)。
风风火火行动之后我平静下来,认真总结了自己减肥的动机(不分先后):
1.想要变得好看以增加性魅力,毕竟大亮虽然不说,但他显然喜欢我瘦的样子多过胖的样子;
2.想要变得健康以至于不用随时担心生不出孩子来。这也是我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乳腺癌和各类女性生殖问题都和体重息息相关;
3.我人在欧洲确实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应酬,是非常好的时机所以很想抓住;
4.迷之好奇,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瘦过,所以猜测瘦下来应该感觉蛮好的。我知道这个目的完全基于我所在意的社会评价。甚至坦白讲,受后反劲儿启发我还认真百度了一下各个女明星的体重。也就是说,我自己减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想要成为商业模式塑造出来的女明星或者干脆是女商品的样子。
而如果不减肥,那我就是陷入了资本主义食品商业寡头们编织的蜘蛛网上的一个小小飞虫。
由此我简直陷入了非常动弹不得的境地。好像唯一的出路就是用足够多的让我能吃饱的健康食品把自己喂胖了(我没觉得我犯了两极化的错误,对于某些事情而言,真的是非此即彼)。而这个时候我柳暗花明地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我并没有规定自己“胖”或者“瘦”的标准。人总归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动物,所以我一直想要“更瘦”,即使达到了初期目标那还有第二期目标和第三期目标,毕竟176(8?身高已然成迷…)cm的身高不过百的仙女宝宝也是有的。不说网上随处可得而数值不一的体重表,我的问题是:有谁能够确定我的身体是胖还是瘦?至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肯定不行。
讨论就到这里吧。多了我也想不出来。说句题外话,我一直对自己此次减肥之急切感到迷惑,之前减肥还可以说是为了找男朋友(已经找到了老公并成功养胖)、为了照结婚照或者为了结婚(结果结婚之前都没能减下来甚至还胖了几斤)。想了想我觉得“发现欧洲人其实普遍非常之瘦”这个现状让我有点触动,而我之前居然荒谬地觉得全世界的西方人都像美国人一样长胖了。或许人这一辈子需要过得克制一些,不用像康德那样变态,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
[i]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德川大嘟嘟(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