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的疯狂并未感染给所有的演奏者,卡尔·珀金斯(CarlPerkins)或比尔·黑利与刘易斯、小理查德相比,显得规矩多了。珀金斯在摇滚乐手刘易斯之前,已隶属太阳唱片公司。虽是乡村乐手,但他修饰音步节奏,写下成名摇滚乐曲《蓝色麂革皮鞋》( Blue Suede Shoes)。他与埃尔维斯(窃取其作品,成为全国的畅销曲)、刘易斯齐名。
珀金斯像许多同辈乐手,步着乡村音乐传奇汉克威廉斯(HankWilliams的路径。深受布鲁斯熏陶的威廉斯因抄袭摇滚乐,才和传统乡村音乐的正统断裂。当威廉斯如同日后的埃尔维斯般在纳什维尔的大欧欧普利( Grand Ole Opry)被视作“不受欢迎人物”,这些东北边的大城市则偏好“比尔·黑利与他的彗( Bill Haley et ses Comets)
1954年4月录制的《昼夜摇滚》,在这类音乐中占有关键位置,翌年出现在电影《暴力的种子》原声带中,重要性更加凸显。圆滚滚的、憨厚的美国人弹奏着黑人的节奏,顿时间被捧成叛逆青少年代言人。音乐会开始引起骚动,名字出现在全世界的黑皮夹克上。若音乐能煽起激情,演奏者又为这种叛逆形象背书,是否具有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