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认为,结交朋友,并不是为了共同酒宴游玩,而是为了能互相增进彼此的德行。同为宋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也说:朋友“应有切磋”。也就是说真正的朋友并非表面上合得来,或应声附和,而是相互间真情切磁,让大家都有进步和提高才是最美的恩格斯是善交朋友的“高手”,他除了与马克思保持亲密的友谊外,还有很多“政治和学术上”的朋友。在曼彻斯特,恩格斯最亲密的朋友是威廉沃尔弗。沃尔弗流亡到布鲁塞尔,他几乎是一到那里就参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的各项政治活动。第一次见面后,恩格斯很快便与沃尔弗建立了“密切”的友谊,此后他们成为终生的朋友。后来他回忆与沃尔弗第一次会晤的情况时,给予沃尔弗很高的评价。他说:“只有在斗争中,在胜利和失败的时候,在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经过多年共同活动和友好交往,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他那无可怀疑的绝对忠诚,他那对敌、对友、对己都同样严格的始终如一的责任感。”
高尚的人总是能从朋友间获得智慧与力量,并把帮助友人作为己任
恩格斯积极帮助沃尔弗联系工作,并最终给他找到当家庭教师的固定职业。沃尔弗的教学才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使他的生计完全得到了保障,在曼彻斯特,恩格斯最愿意与沃尔弗在一起讨论政治与学术问题,每次讨论他都会得到沃尔弗的忠告和建议。正如后来恩格斯所说:“在许多年内,沃尔弗是我在曼彻斯特的惟朋友。我们几乎天天见面,我在那里又经常有机会赞赏他对当前事件的几乎本能的准确的判断。”
沃尔弗后来病逝了,这对恩格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说:
“马克思和我失去了一位最忠实的朋友,德国革命失去了一位价值无比的人
智慧具有共享性,它所以相互传递,这种传递会成就许多伟大的人,因此说,好的朋友是智慧的延伸;这种延伸又是无止境的,而当这种延伸的智慧历经沧桑之后,会愈发醇香厚重,便让享受这种智慧的人由衷地赞叹友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