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纳博科夫《洛丽塔》:小仙女与天然珍珠

时间:2020-10-18 16:43:33    来源:

作者:程庸

在《洛丽塔》诞生之前,纳博科夫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

一个老混蛋—仍在壮年,热切渴望人生的乐趣。他遇到一个寡妇,寡妇有个女儿,还是个女童—你知道我的意思——没有发育完全。不过她行路姿态可以挑逗得你发狂

一个纤小的女孩,非常白皙、苍白、眼睑下呈青色。当然她对老色鬼丝毫不加注意。怎么办呢?他不假思索地娶了寡妇。好吧。他们三个人一起合居。从此开始,你可无限发展—诱惑,永恒的折磨,痒痒的难熬,疯狂的希望

看过《洛丽塔》(漓江出版社,黄建人译)的,能看出上面的引文是小说的雏形,或者和《洛丽塔》几无区别。作者都这样坦白地说出故事的核心部分就是诱惑一个小女孩难怪此书出版后受到各方的指责。

纳博科夫又说:“《洛丽塔》开始的某些技巧(比如,享伯特的日记)误导了一些最初的读者,使他们认为这是一本淫秽之作。他们期待着性场景的升级和延续。当这些场面消失后,读者也打住了,感到厌烦并丢下不看了。我怀疑,这是那四家出版社为什么全没有把书稿读完的原因之一。”作者也无可奈何,书有自身的命运,有人甚至把这部小说说成是“老欧洲人诱奸年轻的美国人”。而有人正好相反,认为是“年轻的美国人诱奸老欧洲人”。还有人指责小说是反美国的,等等

如果市场化地理解,一部小说能引起这么多反应,对作家与出版商来说总是一桩好事。

但是作者不需要这样的理解。小说中出现洛丽塔并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是结构的必需。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铺垫,主人公曾恋爱的姑娘阿娜贝尔过早地去世,并令他魂牵梦素,直到24年以后,他将她化身在另外一个人(即洛丽塔)身上,才破除了她的魔力。而且主人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在9岁到14岁年龄限内的一些处女,能对一些着了魔的旅行者—尽管比她们大两倍甚或好几倍—显示出她们真实的本性,不是人性的,而是山林女神般的(或说鬼性的):而这些被选中的小生命,我想命名她们为“小仙女”。主人公所选定的“小仙女”能灼照成年人日益媚俗的生活,使得男主人公魂不守舍。大约是同样的原由,但丁疯狂地爱上贝阿特里采时她才9岁,彼特拉克追求12岁的劳琳等等

完全可以理解这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作家把所有的幻想和追求都寄托在一个还未成型的玉童身上,这样的玉童是人类中最具闪光的一族,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时间段,都有一段闪光的日子,但到了成年之后,这种闪光的东西就像珍珠一样,无可挽回地暗淡了,淹没了原先的那个阶段。这不得不引出这样一个感慨,为什么人进入了成年,就那么容易失去原初的光芒?当然这个问题绝不像珍珠褪色那么容易揭开答案

作者在写作此书时不会把这些观念表达得那么明朗,事实上,书中的“老混蛋”在追求小仙女的过程中波折不断。寡妇偷看到他的日记,知道老混蛋原来奔着她女儿来的,很受不了,感情冲动地跑向大街,结果被车子撞死了。这意外的打击,几乎使得亨伯特措手不及,一阵冷静之后,他没有告诉小仙女(当时正在夏令营)真相,而是谎称其母亲生病,在很远的地方,要带她去看望。就这样,亨伯特挟裹着小仙女开始周游,同时开始了他俩的情爱生活。不久洛丽塔被一个编剧诱骗,从亨伯特身边逃走了,亨伯特追寻了数年,终于找到洛丽塔,一气之下,开枪打死了那个编剧,他被判了死刑。从这些情节设置可看出,作者并没有一味地鼓吹老混蛋与小仙女的畸形之恋,而是通过反复描写事件的曲折性来显示褒贬,并告知人们,他是反对这种恋爱的。不管这种反对的效果怎样,从文本能看出这一点,至于畸形恋爱的表层下面究竟蕴涵着什么,读者能否发现,作者也就不管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