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青春绽放扶贫路

时间:2020-10-18 16:47:06    来源:
青春绽放扶贫路
文/王东岭
 
世界上珍贵的东西数也数不清,却没有一样比青春更为宝贵。努力耕耘才能做到无愧于青春……
 
小草初芽飞浅绿,丁香吐蕊炫阳春。不觉间,草色新绿,迎风舒展笑脸,一切都是生机而又美好的开始。
 
走进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姜家店乡庙子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美观的农家小院、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一个“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生活美”的新村庄呈现在眼前,一幅幸福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旧民谣‘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成了八瓣。打下的粮食吃不到头,村穷民穷啥时候是个头’,就是咱们这里前些年的真实写照。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人心酸。多亏了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咱们这穷山旮旯,如今变成了美丽田园。”村民刘景芝激动地说。
 
庙子沟村位于围场县旅游环线东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南接宝元栈乡,西连塞罕坝机械林场,东邻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秀美。该村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名副其实的“河北北极村”,距围场县城100公里、距承德235公里、距北京415公里、距石家庄745公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是老百姓们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
 
2017年3月,时任省旅游委主任科员安伯华和其他两位同事到围场县庙子沟村开展扶贫工作。从省会到偏僻村庄,他面对的是未知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和艰巨的任务,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转变和挑战。但是他没有任何犹豫,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
 
安伯华,1977年12月26日出生,1994年12月份入伍,2011年12月转业到原河北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工作。在部队17年间曾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被评为师级单位优秀班长标兵,1次被评为军级单位优秀士官,荣立三等功3次。在原省旅游局工作期间被评为单位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优秀党员1次,先进工作者1次。
 
“尽管当时面临诸多困难,老家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农村,家中父母年迈,常年无法照顾;妻子无正式工作,个体经营但效益不好,女儿上小学需要照顾,我并没有向组织说‘不’。决然离开城市里优越的生活环境,离开家人和朋友,只身远赴庙子沟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安伯华说。
 
女儿曾经在日记中写到:目睹你工作艰辛的日常,虽分身乏术,却能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现身,被我们称之为“用生命在工作的人”。
 
当他看到贫困村民们渴望的眼神,看到贫困村民生活得十分艰难时,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扶贫工作做好。他责无旁贷的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与群众一道,心连心、战贫困、渡难关。优质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进准扶贫的重任,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走进群众   寻觅脱贫好良方
 
 
庙子沟村下辖15个自然居民小组, 623户1887人,常年驻村约1200人。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天然林补偿、光伏和风电建设占地补偿。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外出务工以及在村内发展种养殖,种植以树苗、金莲花、药材、玉米、土豆居多,养殖以牛、羊、马为主。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约2800 元,产业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截止2019年4月,庙子沟村共有建档立卡户242户681人,其中:未脱贫及返贫47户130人,贫困发生率6.9%。边缘户18户43人。
 
驻村之后的安伯华和其他两位同事,抱着换位思考的朴素想法,把庙子沟村作为自己的故乡,把村民作为自己的乡亲,以摸清家底为基础,瞅准精准扶贫和脱贫致富的两条路子,走家访户,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短短一个多月,他走遍了全村农家小院,与贫困户促膝交谈、交流思想。他到组后,迅速转变工作角色,理清以户保组,以组保村等层层关系,白天找组长了解组情,分析原因,夜晚与群众座谈,下组入户。
 
“老人家、大叔、婶子.....”,你家有几口人?都在做什么呢?你家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什么?家里有什么困难?这条路为什么没有硬化呢?等等问题,安伯华对群众总是带着微笑的称呼和本人诚恳的工作态度,排查着群众关心的一个个难点热点问题,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逐步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
 
他在拉家常中清清楚楚掌握了全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贫困的根源,对全村贫困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和干部群众多次商议,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帮扶工作目标。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下步要干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就是我一定要帮助解决的;我们只要用心用情,没有做不好的事”,这是安伯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事业为重    真心扶贫办实事
 
安伯华不断学习扶贫政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接受扶贫业务培训,随时掌握扶贫新动态,新政策。
 
从一开始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再到精准扶贫工作层层推进,徒步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早出晚归是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放弃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加班是常事,有时候做群众工作出门发现天上已是点点繁星,索性踏着月光前行,加上众多的表格填写和各种材料档案整理,工作显得异常艰辛。
 
2017年6月份的一天,安伯华的姥姥去世,噩耗突来令他悲痛万分。“姥姥的突然去世,让我措手不及,非常伤心。当时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没有请假回去。姥姥对我们家人的爱,我们会永远记在心中!”安伯华噙着泪悲恸地说,他强忍悲痛继续工作。
 
扶贫工作是一种披星戴月的工作。人常说“十年磨一剑”,在这种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安伯华坚信脚踏实地做好脱贫攻坚每一件事情,为贫困村、贫困户做好自己应有的工作,是对自己无悔青春的最好诠释,更是人生旅途上的亮丽风景。他说:“站在这个岗位上就要不辱使命、方不负青春。”
 
他选准精准脱贫的突破点,广泛宣传本村旅游资源,邀请河北电视台来村拍摄《山清水秀庙子沟》专题片。邀请丁于工作室和北京世纪大象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来村拍摄制作了《冀北第一村·美丽庙子沟》旅游宣传片,陆续在腾讯、优酷、乐视、搜狐等面向全球开通的网站和河北省新闻门户网站长城网等各大网站刊播,增加了外界对庙子沟村的了解,游客流量较往年显著增多。去年在村内建设4000平方米的阴河河谷湿地和椽子沟门两个游客服务区,区内建设38个摊位、2个停车场、2个旅游厕所,能为38户贫困家庭提供山货销售场地。
 
精准发力   步履铿锵奔小康
 
2018年4月他与工作队引进旅游开发商,投资成立围场县花香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营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加工,开发乡村旅游。2018年5月上旬,该公司流转土地655.5亩用于油菜花种植,其中贫困户流转136.04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58户,其中贫困户34户;土地流转收入16.8万余元,其中贫困户增收3275元。开发商的引入,激发了村民发展农家乐的意愿。去年12月,联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开展姜家店乡农家乐培训,参训人数达到50余人。
 
对于村里脱贫的思路,他有自己的想法:“扶贫更要扶志和扶智,要帮助贫困户找到持续稳定的产业致富路,用勤劳的双手换回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坐着等靠要,实现脱贫致富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庙子沟村民周利国是围场县远近闻名的金莲花种植大户、致富能手,注册成立国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充分发挥能人示范带动作用,他和工作队积极协助合作社跑办扶持政策,并鼓励其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合作社以用工方式带动贫困户近20户60余人,以技术转让方式带动1户贫困户繁育15亩金莲花、10户贫困户脱贫。通过种植金莲花,形成金莲花旅游观光带,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大力开展贫困家庭就业扶贫。经他指导,庙子沟村成立建筑施工队、苗圃种植队和旅游服务队三支队伍,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签订协议实行按需就业,以队组形式开展就业扶贫。其中,建筑施工队作用发挥尤为明显,带动贫困人员就业15户15人,工资收入3.4万余元,人均增收2315元。
 
 “自从安伯华和工作队来了之后,我们村子就一天一个样,与过去相比,真的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说起安伯华,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
 
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帮扶工作后,在脱贫攻坚进入到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他想到村里还未完成的发展蓝图,想到村民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他还是决定留了下来。时任原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翟玉虎在姜家店乡调研座谈时,乡领导向翟主任提出再让安伯华驻村帮扶1年的请求,组织决定他继续在该村帮扶到2020年底。家中妻女虽然在家生活困难,但为了脱贫攻坚事业依然支持他继续扶贫的决定。
 
如今的庙子沟村正大步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这一切都离不开安伯华的努力和坚守。正如他所说,“我爱这片土地,我会尽我所能,争取让村民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许多个日日夜夜密切了与大家的鱼水深情、血肉联系。我不断努力完成角色转换,不断更新自己的经历,告诉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者简介:王东岭,男,36岁,笔名文竹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