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这篇与昨天的文章是一起构思的,我是趋乐避苦之人,所以先写了那篇,但是,这一篇也是我不吐不快的心思,所以,今天放在这里,标题完全可以是一样的。一句话的力量。只不过,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毁灭性的。
上周六,我们正在录调解节目,评论员王老师把微信上看到的武昌火车站面馆杀人案的消息告诉我。
就一碗面。就一块钱的差价。老板说一句,吃不起你不吃,结果把自己的命都送了。王老师说。
王老师让我看图片,我摇摇头,不看,太血腥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肯定有病,一个正常人怎么可以那样杀人。
第二天,是女儿离家去京的前一天,自然是想给她做点好吃的,于是,去菜场买菜。
刚出小区,看到门房前坐着一群老太太,边晒太阳带孙子边唠闲嗑的。
“两边都划不来,一家是没有爹,一家是没有了儿子。”
她们说的是前一天发生的武昌砍头案。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真快,时隔一天,这件事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在菜场的生鲜摊,让老板给我称一点虾,他给我称好,主动抹掉后面的一块钱零头,说,算了。
我笑笑,调侃地说,不要紧,买得起。
他也笑,说,这个菜场的人都在聊昨天的案子。
呃,太惨了。我说。
他说,其实就是那一句话说拐了,吃不起你不吃,出言不慎丢了脑袋。
走了十几米远,听到鱼档的老板娘和对面的米店的老板娘也在感叹此事,就听一个说,这做生意的说话还是要注意点,和气生财嘛。
同是生意人,同样每天都在做着一手交货一手收钱的营生,看到受害人因为说错一句话招致的灭顶之灾,物伤其类之余,大家也在集体反省。
后来,不停地有料暴出,果然,杀人者有精神疾患。
这不足以开脱他的罪责,但又令人同情。
如果不是遇到那天的刺激,他也不至于成为罪犯,他会带病生存,在社会的边缘与底层,虽然艰辛,但至少不害人,也能维持自己的生计。
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
村里有个人,他的母亲有精神疾病,从小无法给他好的喂养与教育。但是,他也一样长大了,虽然不像别人那样灵光,开心时大声地笑,悲伤时哀哀地哭,在外人看来有点喜怒无常,但他不害人,而且勤快,种地、挖藕,抓鳝鱼卖钱。他的母亲死后,还有父亲管束一下他。父亲死后,他的兄长已成家,就管他不了,他便外出流浪。一开始还偶尔回来,说是在打工,后来就再无消息。十多年过去了,人们都以为他死了,可是,就在前年,有人在随州看到了他,问他有关老家的信息,他还能对答。于是把他送了回来,他的兄长将他送到了镇上的福利院,为他申请了低保。人人以为这里将是他的归宿,没想到,他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辞而别。据说,他觉得那里吃的东西太糟糕了,他在外面,完全可以过得比在福利院更好。
所以,现在,他又消失在人海中,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他的消息。
但愿他能靠自己的劳动或者陌生人的善意,安度余生。
陌生人的善意,《欲望号街车》里最后一句台词,对于一个身心脆弱的人来说,这真的很重要。
其实就在这次买菜时,我多少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
当时,我在豆腐摊前买了两块豆腐,再到一个青菜摊档前买了一斤菠菜,然后再到另一个摊档买泥蒿时,发现钱包里的钱不对,我刚刚拿出一张五块,只买了两样菜就没有了?回忆了一下,好像在青菜摊档前给了那个老太太五元,她应该找我三块的,而我,拿起菜径直走了。
于是,我回到那个摊档前,对老太太说,我刚才是不是没有拿找的钱就走了?
她笑着说,是的是的。然后递过三枚一元硬币来。
这,就是陌生人的善意,因为,她是可以说,我找给你了呀。
如果她坚持说找给我了,我也拿她没辄。因为我证据不足啊。在调解团队认识了很多律师,证据不足是他们的口头禅,我也用用。呵呵。
但是,老太太笑眯眯地给了我钱,还一迭声地说,不要紧不要紧。
完全是在安慰我,一个健忘的有初老症的买菜人:)
所谓如沐春风,便在这样的小确幸里。
与此相反的,被岐视与冷眼的经历,我也曾有过。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夏天,我去北京,在颐和园游玩,一个人。
在昆明湖边,长廊的附近,有一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店,我本可以不去,但临时起意又想进去看看。
一个女子,年龄比我大,留着短发,穿着牛仔短裤,不知道是店主还是伙计,她抬起手臂,撑在了门口。
意思很明显,你不能进来。
那一刻,我有些错愕,怎么会这样?后来一想,大概自己被她看穿,进来也不过是挂挂眼科,绝对不会买她的东西的,所以,我是不受欢迎的,禁止入内。
好吧,我大概从来没有看起来像个有钱人,二十来岁的时候尤其如此:)
于是,我转身离开了,去看别处的风景。
那里有很美的风景,但是,如果提到颐和园,怎么也绕不过这不愉快的一幕。
经由这样的经验,我能感受到别人身上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优越感,于是避之,也特别能理解一个人的怒气是怎么样被激发出来的,于是压抑之。
但是,每个人的情绪阈值不一样,对于武昌案的当事人来说,他在受到言语羞侮的那一刻,情绪开始失控,在随后的推搡与打斗中,行为完全失控,于是,地狱之火熊熊燃烧,生命支离破碎。
愿大家心平气和,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