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梅勒( Norman Mailer,1923-),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政论家。他出生于新泽西州,在纽约长大。一九四三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太平洋战区与日军作战。后来他把战争的经历写入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裸者与死者》(1948)。
《裸者与死者》是一部画面广阔的小说,它写的是美军如何攻克为日军所占据的一个小岛。但作者的意图不是客观地反映一次战役的情景,而是想通过这次战斗,显示权力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中有几个军官的形象,其中黑恩中尉象作者一样,也是个哈佛大学毕业生。他是个自由主义者。作者拿他来和坎敏斯将军与克洛夫特上士作对照,后两个都是程度不同的实用主义者。坎敏斯将军虽然在从事一场反法西斯战争,但是他的政治倾向与法西斯阵营内的高级将领并无不同之处。最后,黑恩中尉毫无必要地被打死。小岛攻克了,但是作者认为战争只不过是使人性暴露到赤裸裸的地步的一次机会
梅勒在这部小说中也刻画了一些普通的士兵,他们都来自社会的下层作者用美国作家多斯巴索斯首创的“人物小传”与“时间机器”的艺术手法,个个追溯这些人战前的经历,深入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显示和平时期的美国与战时一样,也是权力在摧毁着人性。
《裸者与死者》被认为是美国反映二次大战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梅勒也因为这本书一举成名。他的第二部小说《北非海岸》(1951)与第三部小说《鹿苑》(1955缺乏独特的内容,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
一九六五年,梅勒出版了长篇小说(一场美国梦》。这部小说里体现了梅勒在他的有名的论文《白色黑鬼》中所表示的道德观念:在国家的“集体暴力的面前,一个“嬉泼斯特”(“嬉皮士”的早期名称)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表现他的“个人的暴力”。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发泄个人的没有一定目的的仇恨与反抗,而无需顾及道德与责任心的约束。小说中,主人公是大学里的一位哲学教授,他抱着这种信念扼死了他的妻子,把尸首从十层楼的窗口里扔到街上去紧接着又强奸了一个女佣人。然后,他又和一个夜总会的歌手鬼混,最后又到内华达州的沙漠中去寻找精神出路。梅勒的几部作品给人们总的印象是:作者的思想是混乱的,他面对着混乱的世界感到愤懑,也感到不知所措。梅勒于一九六九年出版的小说我们为什么赖在越南》虽然起的是这样的书名,其实并不是写越南战争的。小说通过几个美国人到阿拉斯加去猎熊的事,表达了作者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书中鼓吹了美国目前颇为时髦的“性的解放”的思想。从梅勒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今天美国一部分不满现状不断在寻找精神上的出路的青年的思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