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林(安徽)
近期,一老年朋友被身外之物——股市套牢,一气之下住进了医院,亏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一个月的医院住下来,除医保报销外,自己还赔了一万多。出院后“金盆洗手”发誓要“远离股市”。
在这诱人的动荡股市背后,“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在这些赶“科场”的队伍中,中老年股民越来越多。
从股市中赚金,也如火中取栗。不少股民都是以身体和生命作为代价,在伴随万变的股市起舞。一天,股市开盘仅10分钟,上海银河证劵中原路营业所内,56岁的股民老李眼看自己购买的股票下跌后,突然感到胸闷,晕倒在炒股现场,脑干出血,至今还未脱离危险。更有甚者,为炒股命丧证劵营业部的大有人在。如此惨痛教训,都缘于炒股。
有人说,股市毕竟是个高风险的场所。用流行的话说,“玩的就是心跳”。在这种心跳加速的“体力+脑力”劳动中,别说上了年纪、心脏有毛病的人吃不消,就是壮年汉子有时也被震得一惊一乍的。
老年人炒股无可厚非。但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炒股时悠着点。
牛市让你日进斗金,但熊市也能让你命丧股海。钱这东西是把双刃剑,没钱的日子不好过,但为了钱,丢了身家性命,不值。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人不能被身外之物套牢。君子顾本,这个本第一是身体,第二还是身体。即使牛市冲天,你为此付出了身体,甚至生命,这牛市又有何用?
前两天午饭时,听孩子说,邻居王奶奶对股市也入了迷,还撺掇孩子花点“小钱”买股票,而且还拿另一邻居近期炒股业绩做宣传。
王奶奶是一位从农村进城跟随孩子的普通农妇,识字不多。但长期在城里生活,闲暇时邻居谈心开口“牛市”,闭口“熊市”的耳濡目染中“接触”了股市新闻,居然也动员别人来买股票。可见,中国的“全民炒股”真正深入人心。
让人心动的是接二连三的牛市财富效应。伴随着沪、深股市的起伏,中国证券市场沪、深股市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1.4亿左右,散户占97%以上,供应了80%的成交量。仅今年半年时间,账户总数就增加了2000万户,占1.4亿账户总数的14%以上。个人投资者的蜂拥投入,也掀起了一场疯狂的投机浪潮,积累了巨大的市场风险。从散户疯狂入市的情景来看,国外金融投资中的“鼓掌理论”在中国股市得到了印证,即在有人鼓掌的情况下,会带动其它人鼓掌。然后整个会场鼓掌一直持续,直至掌声慢慢停下来。
其实,这种大跃进式的全民炒股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后,股票价格跌了一半,随后日本经济陷入了十年萧条期。股市存在一天,庄家就会存在一天。散户和庄家的关系就像羚羊和狮子,双方在对立统一中构成草原的生态,股市离开谁都会变味。你很难保证你永远不是那只跑得最慢的羚羊。当街头巷尾到处都充斥着谈论股票的声音,当公司的员工趁着空档赶去证券公司开户,当买菜的大妈都准备减少菜金投入股市时,当你开始赚钱的时候,当你出手越来越剽悍的时候,要意识到,你最危险的时候到了。这不是耸人听闻。
股市不是摇钱树,股市不是黄金屋。股市中有猛虎,有陷阱,入市应警惕!老伙计,炒股,悠着点!
●作者简介●
江文林,安徽全椒人。中学高级教师,全椒县政协第六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