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侯玲
我六岁时,家里得了一挂西安饭店的挂历,配图是十二款饺子。每过一月,母亲就把挂历翻一页,我就日日夜夜观摩这款图文并茂色香俱佳的饺子,想来也是有趣,只可远观聊以慰藉,它却深深印在脑海。
至今我记忆犹新有一款“绿茵玉兔饺”,透明的面皮制成小兔子,它们耳朵竖起活灵活现,十二只兔子卧在一丛绿色配菜里,兔子们眼睛是红萝卜做就,这配色就是一幅画。此后多年,我对饺子的认知都是斯文又雅致,我从来不肯冒冒然然应付着做一顿饺子。
十年前的冬至前一天,办公室里讨论吃饺子的习俗热火朝天,来了兴致时,我一口应承大家:大家明日都来我家,吃饺子,保证人人满意。下班买肉买菜,一路上都在寻思,到底要和几款拿手的馅?生怕锦衣夜行没有把看家本领展示出来。反复思虑忍痛割爱,最终确定:猪肉大葱馅,韭菜猪肉馅,芹菜猪肉馅。其实韭菜鸡蛋,西红柿鸡蛋素馅都不错,羊肉馅也好,迫于时间就做三种家常味道。那时的我,内心激动又骄傲,仿佛是黄蓉领了洪七公的命,单挑简单日常小菜显手艺。真正的美食家会懂得,好手艺才敢挑战平凡食材。
第二日饺子宴果然盛大,二十四个人吃饺子过冬至,隆重热烈。此后每年冬至就有人记起我的饺子。这真正是饺子留住的美好记忆。从此我不厌其烦地给人科普各种饺子馅配方。这种乐此不疲是一种享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怕就是如此。
三年前,住在冰岛老寨,我们开车三个小时买面粉肉菜,我用玻璃水瓶擀皮做一顿饺子,半个寨子的人吃,大家快乐了一整天。那时,我感受到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给部长夫人做饺子宴的用意。饺子,是有国别有身份的美味。它是中国美食里一个象征,有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爱的味道。
我说得如此郑重,母亲有点不相信。
她看着天空悠悠地说:饺子就是个饭食,到节令才吃的饭食。我知道,她是想起四十年前,吃大锅饭时大家庭包的饺子叫“煮角”。母亲说:五个“煮角”捞一大碗。十几口人,壮劳力都去田间干活,午饭时间一个小时,哪里有时间细细心心做顿饭。“煮角”馅是萝卜大葱,零星地猪肉是闻味的。我儿时可是吃过?记不得了。母亲说过多次,我也就活灵活现地能想象画面。粗糙的菜馅,厚重的面皮,匆忙的下咽。每人还记得吃罢喝口饺子汤,原汤化原食。那时,我的奶奶五十岁,她的身体不好,已不能下地干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偶尔做一顿改样吃食。奶奶已去世多年,我的情绪有点低落。母亲突然又欣喜了。她啧啧嘴说:你还别说,你奶奶做的“煮角”真香。到底是缺吃少穿的日子,能吃到油盐稍重的饭食就满足了,何况还是一个一个包出来,哪怕大得像个小包子,蘸点汁水,年和节都过得像模像样呐。
孔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还说:肉不方不食,席不正不坐。可他在游学时也遇不测逃亡,那时的他也吃子贡讨回的米。人要学会适应,人也要懂得变通。这些话,我不是讲给母亲的。我只念叨着想吃“煮角”,母亲笑着拍我一下,嗔怪我又惹她念旧。我就讨好地说:煮角也罢,饺子也好,咱家都有最好的记忆,让孩子吃吃饺子,切莫忘本。母亲也开心了。已经过去的日子哪里有什么好坏?生活如此不易,能让人怀念的都是好日子,能让人惦记的饭食都是美味。
挽起袖子和面,我要尽我之力做些让孩子常惦记的饺子。我还煮菠菜取些绿菜汁和面,这小小面团能包出花样饺子。
韭菜,水芹菜、大葱分别切末,姜斩细末,这几样除了姜,其余切毕案板都要洗净,以防串味。这些活要细细做,比如洗韭菜的水要控尽,水芹菜摘去叶,葱划成丝,万万不可扔进料理机一通乱搅,那稀碎的枝叶如凋零的心,还怎么担负馅子里提味增香之重任?猪肉羊肉牛肉要选肥瘦对半,千万莫自拿主张选纯瘦肉,好饺子,一包油。新鲜肉去皮剔筋膜,横切竖斩,配姜末几滴酱油,你就老老实实一刀一刀剁过去,肉糜中有颗粒,这种馅耐嚼,绝不像机器绞出来的一塌糊涂,吃着含糊。菜末和肉糜相遇,是造就美味饺子的关键。韭菜和肉,芹菜和肉,葱和肉都要分碗调制,不可葱里加韭菜,芹菜里加葱,这都是大煞风景的画蛇添足。馅里加盐时和入姜末,少许五香粉和生抽,洒几粒白糖,细细用手抓握均匀。如此侍弄,饺子就没有不好吃的道理。我见过有人加蛋清,有人在肉糜里打清水。事实证明,所有花絮只是辅料,真正的好味道不是靠鸡精味精,扎扎实实的工艺才能保证美食地道。
揉面、搓条、切剂子、压剂子、擀皮,这些活我干得一丝不苟。母亲说:曾经的“煮角”要擀一大案板面,切成正方形或用瓶口压出圆形,像流水线上作业,节约时间。今日我不着急,孩子成长是个长久的事,家人相处也是一辈子的事,晒着太阳,慢慢地包一顿饺子,多好。
我包一半元宝饺子,包一些月牙饺子,用绿面团陪着包成绿叶白帮的白菜饺子,剩下的捏些绞丝花边饺。日子过得消停富足,人有兴致去琢磨吃啥喝啥。我用蒜泥油泼辣子和蘸料,加韭花酱,加新鲜西红柿汁,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好东西叠加一些也无妨。有今日的天朗气清,花开月圆,我得慢慢消磨。饺子们在竹篦上像胖墩墩的企鹅,一篦子一篦子饺子像望月的妇人,盼等游子归。
元宝饺子是韭菜肉馅,月牙饺子是芹菜肉馅,白菜饺子是大葱肉馅。绞丝花边饺是韭菜鸡蛋素饺。临时炒了鸡蛋,和着多余的韭菜末,剁几朵木耳,这手到擒来的事最显主妇心思。母亲笑我:荞麦地里刺蓟花,别人不夸自己夸。我更得意,板着指头说:时令菜蔬的饺子还没包呢。荠菜猪肉饺,小茴香羊肉饺,香菇牛肉饺,萝卜饺,虾饺,海参饺。说起饺子,我仿佛要数到地老天荒。
母亲不解地说:咱家这小厨房咋就养出个你这吃四方的嘴呢?我扬扬头,像是对着太阳说话:食色性也。喜欢美好是天生的。说这话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儿时墙上的饺子挂历,最清晰的还是“绿茵玉兔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