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齐,网名谷乔子,天门拖市镇人,现居长沙。零售业营销策划人,文字爱好者。偶有散文发表于国内报刊。
苦瓜一般每年春季、秋季两季种植。
立秋后,炎热的酷夏稍微清凉了些。搬来新家后,小区后面有半亩荒废的菜地。母亲干了一辈子农活,享清福的年纪,却闲不住。经不住母亲再三絮叨。周末,我跑到农贸市场买了苦瓜种籽。顺便买了铁锹、铲子、钉耙等种植工具。母亲在一旁指导做技术顾问,反复叮嘱撒种前的细节。苦瓜种皮厚实,先在温水叶中浸种5小时左右,经过二天二夜就开始发芽了。再过一、二天光景,大部分便萌芽了。苦瓜属于短日作物,喜光不耐荫。八月种植的秋瓜,气候适宜,经犁翻晒白、沤熟、耙碎,肥沃的土壤,深、松、肥、碎、平,为高产打基础。
当幼苗长到有5-6片真叶时,母亲找来插竹搭棚。棚架一般达成门形。让枝蔓均匀分布到棚架上。然后是引蔓上棚。引蔓以晴天下午进行为好。苦瓜侧蔓多,要及时摘除短、弱、过密的、衰老的、有病的枝叶。摘枝后,通风良好,利于开花结果。苦瓜花五瓣一朵,鹅黄色,一簇簇的,开的饱满丰腴,黄灿灿惹人怜爱。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苦瓜施肥很重要。既可保证蔓叶正常生长发育,也可满足不断开花结瓜对养分的需求。母亲让我再到农贸市场去找找肥料。兜了一上午,总算找到了尿素、氯化钾高浓肥水配方。其实,沐施稀粪水更营养,但这么“宝贵”的肥料,只能到乡下农家茅厕去找喽!苦瓜喜湿润。既要避免太阳猛烈蒸发受旱萎蔫,也要防止暴雨积水。庄稼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庄稼才能有个好收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到了苦瓜成熟的季节。碧绿、橙黄,像纺锤,像月芽,挂满了枝蔓,田间地头到处散发着苦瓜的清香。苦瓜丰收了,我们一家子根本吃不完。母亲便给邻居、亲戚送一些尝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母亲沧桑的脸上。
苦瓜吃法多样,烹饪方法并不复杂。凉拌苦瓜、清炒苦瓜、苦瓜炒鸡蛋、酸辣苦瓜、客家苦瓜酿肉、苦瓜炒牛肉……不过,苦瓜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记忆中,十来岁,我便跟着母亲学会了炒菜。凉拌苦瓜是夏天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凉菜。苦瓜洗净,顺长切成两半,再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捞出苦瓜沥干水份过凉。锅内加油烧热,放入姜末、蒜蓉、葱花、红尖椒丝炒香。再加盐、味精、白糖、酱油、醋、香麻油拌匀。将调味汁淋在苦瓜上,拌匀即可食用。苦瓜碧绿,尖椒红艳,入口脆爽,先苦后甘,回甘悠长。如邀三、五知己,配冰镇啤酒若干,酒饮微醺,顿觉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直抒胸中块垒,大有“苍海一声笑,仗剑闯天涯。”的盖世豪气。
苦瓜,祛热降火,养颜嫩肤,降血糖、养血滋肝。同时,苦瓜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
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与鱼、肉同炒同煮,苦味不传给对方。所以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被民间称为“君子菜”。
可能受外婆的影响,母亲这辈子独爱吃苦瓜。而我迫于生计,异乡漂泊几十年,生猛海鲜、川湘粤沪菜,各地美食也品尝了不少,唯独对苦瓜情有独钟。一碟凉拌苦瓜,胜人间珍馐美馔无数。这便是冥冥之中,骨子里勤劳、朴实、厚道的基因密码在血脉延续,生生不息。
母亲经常对我们讲,“人这一辈子可短啦,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勤劳、诚实,终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