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后重新翻开万维钢的《万万没有想到》,里边的观点依然会让人耳目一新。书中有个科学研究,以及由这个研究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总是以为有几个靠谱的铁杆,建立自己强联系的人脉圈,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其实这种现象正在被残酷的科学分析打破,有时除了信自己,我们还必须懂一点科学。
书上说,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若维特,曾经在70年代的时候,随机选取100人做了面对面的访问。访问的结果是,通过投简历,或者正式的渠道拿到工作的人不到一半,100人中的另外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这个情况说明了,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越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就越会拥有更多的个人机会。我们一定以为,人熟了好办事,其实不然。
科学家对这种结果继续细分,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在这54人中,只有16.7%的人,是那些经常联系的关系,也就是平均每周见二次面的那一类人。而55.6%的人,用到的人际关系反而是那些偶然能见到面的人。就是每周见面不到两次,而每年能见一次面的那一那类人。而其中27.8%的帮忙者一年甚至也见不了一次,有些甚至是多年不见的同学、校友、或者战友,甚至还有从未见面的陌生人。
得到的解释是,可能每天和我们混在一起的这些人,和我们有很大的相似性,比方亲人,或者关系非常铁的朋友。由于认知的原因,大家的情况一般都差不多,无论是想法和资源都是极其的相似,很多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也同样不知道。
这也很容让人想起,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只和自己相似的人,或者说处在相同阶层的人交朋友。时间长了,自己的社交关系,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可以调动的资源便被固化下来。所谓人与人的差异,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结交新的朋友,他们的关系网缺少多样性。
前一段时间刚看完新书《知识大迁移》,里边提到一个很特别的观点:一知半解的知识更重要。以前我们的老辈总是不断告诫我们,做事要“精”要“专",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什么一个不留的全部吸收,什么学习就要掰碎揉烂。曾经有个笑话,教我们怎样学习。说的是读书,就要像小偷一样到别人家里,把除了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然后回过头来再把水槽也搬走,要用这样的精神去读书,或者去获取知识。
其实这里存在两个变量,一是现在人们的节奏明显加快,时间变的越来越紧缺,越来越稀有,很少有大片的时间拿来读书。二是随着互联的到来,知识的总量成倍的增加,海量的知识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三是知识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今天学习的方法、观点、道理,再过几天,就有可能不合时宜。所以现在还在用以前老套的方法汲取知识,只会让我们错过更多的知识。
王朔在30天认知训练营里,对知识的汲取有他一套自己方式,也有一套他自己的逻辑。王朔的观点是:“用20%的时间弄懂一个行业80%的知识,把剩余20%的难题留给专家去研究,然后辗转到下一个水草丰茂的牧场。以前的学习要我们精耕细作,现在却要我们什么都懂一点。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中,笑来老师提出了一个更特别的名词,叫式“多维度竞争”。在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两个维度上,大家比面积;三个以上的维度,大家比的是体积。在一个维度上,最多100分;两个维度,哪怕各自占50分,面积已经是2500了;若是三个维度各自都是50分,那结果是125000,虽然这只是一种意向,但它已经深刻反映了,多维度所能产生的最大能量。
就拿第一个事例来说,虽然说的是弱联系,其实指的是多样性。因为强联系的朋友一般就那么几个,大都情况相似,虽然可以推心置腹,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弱联系的朋友,更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脱不花有个“没良心定律”,她说:“面对现在和过去,你必须成为一个“没良心人”。一个飞速成长和发展的人,身边是没有什么老朋友的。”
所以无论是在人际关系的取舍上,还是在个人成长以及知识的汲取上,或者是在未来的选择和竞争上。多样性,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不需要你在一个人脉圈,一个领域,一本书中倾其所有、终其一生、精耕细作。世界在变,它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知识的海量生产,已经容不得我们细嚼慢咽。
走出自己固化的圈子,和更多陌生人发生联系。广泛的了解所有的知识,哪怕是一麟半爪,一知半解,都比不知道强。争取弄懂一个行业50%,增加自己的维度,而不深度。只有具备多样性,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而有一样东西我们无法搜索或者求助别人,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