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辉(四川)
小车奔驰在安岳去内江的216省道上。40分钟后,我和采风的文友们在土坡垭口旁下了车。路边,一个十分靓丽的青年女子笑容满面,迎着让我们坐上她开的小车——她就是安岳县土旺家庭农场场长、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艳。黄晓艳开的小车上了小公路,3分钟后停在五君村的一个院坝里。
黄晓艳热情洋溢,领我们观看农场。她指着葱茏无比的红薯地,滔滔不绝地介绍各个新品种红薯,旋即领我们走上濛溪河边的鱼塘埂,谈起了她薯、鱼同行共赢,开创农场新局面的构想。
小车在镇北街一座楼房前停下,“安岳县土旺家庭农场”“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挂牌跃入眼帘。我们随黄晓艳步入二楼办公室,墙上张挂着农场、公司的简介、规划及各种制度,既有政治思想性、文化性,又有项目技术性、远瞻性。座谈中,黄晓艳向我们侃侃而述,她的创业经历震撼了我。我在走上讲台之前,曾在农村当过小队、大队干部,深谙安岳“苕国”红苕既低产又廉价的状况。面前这个被称为“红薯妹”的女人,在平凡的山野红苕地里,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勇闯世界
1982年2月,黄晓艳出生在安岳周礼镇救星村5组一个农民家庭。家宅后倚青山,前面数十米处是濛溪河。晓艳在救星村小学毕业后,上了周礼镇中。父亲1988年开始收购红苕淀粉、粉条,找货车运往重庆、成都、绵阳、江油、广元、西安等地销售,千方百计赚钱养家盘口,供孩子们读书。目睹父亲劳碌奔波,十分辛苦,从不向家人吭一声苦累,却总向儿女们讲述外面的精彩世界。晓艳的心中萌生了去闯世界,用自己的双手挣钱,给家里增加收入,减轻父亲负担的想法。初中毕业,她借钱做路费去成都打工,在一家餐馆跑堂,每月连同奖金挣300元。爷爷奶奶舍不得乖巧的小孙女,奶奶哭着要儿媳把晓艳喊回来。晓艳回到家里,在镇大酒店当服务员3个月后,就自己开了面馆,生意很红火,8个月挣了一万元钱。爸妈去广元与人合伙做粉条加工生意,晓艳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推一个大箱卖烟酒。2000年,她帮父亲收购淀粉。2001年,她去广元与父亲从事红薯收购和粉条加工,从此与红薯结下不解之缘。2005年,父亲在广元组建“鸿安食品厂”,晓艳协助管理,内外事务一把抓。
■返乡种薯
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料不足、粉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元食品厂。“可不可以自己引进量高质优的薯种,自己种植,自产淀粉?既可解决量的问题,又能解决质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想法,黄晓艳决定回家乡创业。这多年的江湖勇闯,黄晓艳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和胆量,她发誓要自己当老板。
2011年,黄晓艳挑选到了心仪的品种,开始在安岳试种。当年亩产就超过7000斤,是常规亩产的2倍多。尝到甜头后,一直支持晓艳的丈夫关掉了在广元经营得不错的火锅店,在安岳注册成立了土旺家庭农场,主要培育新薯种。这是全省第二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也是资阳市第一个家庭农场,黄晓艳任农场场长。通过土地流转经营,目前农场规模达748亩,有固定员工13人,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等大型农用机械6台,实现了半机械化作业。依托农场,成立了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红薯研究、加工和销售。
在安岳,几乎每家农户都种植红薯,但因品种不同,产量也不一样,不能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经营。晓艳萌生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的想法,以此带动父老乡亲和姐妹们共同致富。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晓艳决定以周礼镇为中心建设红薯种植基地。为了寻求试种农户,她每天穿梭于附近各乡镇,动员农户试种红薯新品种,并郑重承诺,农户只负责锄地耕种,我们统一负责薯种和田间管理,并以每公斤6角的保底价收购。高效的产量、诱人的价格和郑重的承诺,并没有打动农户,因为当时周边地区的红薯亩产只有3000斤,鲜薯价格每公斤不到3角,大家都认为她在吹牛。面对质疑声,她多次请科技专家进村开展红薯高产栽培培训,寻求乡镇的支持,通过镇村动员农户试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县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下,当年试种农户全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在11个乡镇建立了种植基地,带动农户2000多户,种植面积1.2万余亩。在保障种植户每亩地增收400元以上的情况下,农场每年利润达到140多万元。农户的种植热情高涨,晓艳因势利导,成立了鸿安红薯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妇委会,创建了安岳县“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一批有志创业的返乡妇女活跃在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第一线,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带动周边妇女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搭建了平台。
2013年和2014年10月,黄晓艳先后携带重达徐薯22、南薯88、商薯19、水果薯16-7带泥特大鲜薯,参加第十四届西博会、四川农博会,每株28-32斤,受到了国内外参展客商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哇,好大的红薯!”“这是什么品种呀?”黄晓艳这个安岳的“红薯妹妹”成为西博会上最纯朴的风景点。很多人打电话咨询产品,仅淀粉就签订600多万元的合同。海南有机协会订了300吨,俄罗斯李思奇订了50吨。产品供不应求,但晓艳讲诚信,不愿多签单,避免失信于客户。
■好学创新
黄晓艳常常回顾走过的历程,虽有艰辛,总因一些收获而倍感欣慰。如今,她的事业刚刚起步,党和国家政策和发展势头这么好,为创业者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但竞争与挑战无处不在,自己的企业要在磨砺中成长、壮大。她听到在发达的美国一个叔叔说起美国农场业主都是大学生,想到自己文化知识浅薄,得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农场和公司管理的技能和水平,才能开拓发展,把事业做强做大。
2014年, 黄晓艳参加了资阳“北京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今年9月报名参加浙江农大本科的学习。她兴奋地对我说:“每学期去资阳学习10次,每次1天,听教授授课的科目有行政管理和农业技术。好多农业政策、技术从不知到知之,从不懂到懂,学会了很多东西,认识了许多同行新朋友。”她坚持做到学习提高与农场、公司的管理两不误,把理论与农场、公司经营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她还坚持向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南充、内江、四川省农学院专研甘薯的专家咨询、请教,请他们到农场指导红薯种植,使农场管理逐步走向更高的层面。
五君村农场红薯地挨濛溪河边,有一片别人曾开挖未遂的鱼塘废弃地,她把空地征用,投资50万元修筑了鱼塘,今年冬天就要养鱼和龙虾。这个构思得益于学习,得益于农科院老师们授课中的启发。在农场满眼绿色的红薯地中有一片鱼塘,无异于一块偌大的翡翠中凸起一朵绚烂的鲜花,岂不把农场点缀得更美?它还会给农场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呢!
■创业绩丰
黄晓艳在广元的鸿安食品厂,2005年至今,年均产值1200余万元,解决60多人就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带领职工30多人前往青川救灾,2009年,她的工厂荣获“广元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1年,她带领家人回到周礼镇引进红薯优良品种试种。2013年7月24日,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安岳县土旺家庭农场,注册资金100万元,家庭成员13人。
2013年9月,黄晓艳携手广元市罗玮等,投资组建成立了“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营优良红薯种植、加工、销售,基地分布周礼镇、宝华乡、千佛乡、拱桥乡、共和乡、天宝乡、南熏乡,基地面积548余亩,发展村民代种红薯7000亩,带动附近农民人均增收500元,有2000户少量红薯种植的散户。公司建成品种示范园区50亩,高产量高淀粉示范区2个,有机转换园区1000亩,农场收获的“豫薯王”“商薯19”“徐薯22”等产品,分别在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代表安岳县特色农产品登上了第十四届、第十五届西博会、四川农博会展台,受到国内外参展客商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黄晓艳不断努力下,2015年安岳县土旺家庭农场自租有基地1000亩,已全部得到有机转换认证;资阳市尤特薯开发有限公司,已带动2500户农民种植红薯,在安岳的种植面积是15000亩,推广到四川的资中县300亩,云南、贵阳两地达9000亩。
土旺农场红薯产业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与深加工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路子。
黄晓艳雄鹰展翅,辛勤耕耘,成果颇佳,近年获得不少荣誉:
2014年荣获“农村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资阳市评为“首届青春榜样”人物、第三届“感动资阳”人物、“乡村好青年”,2014年10参加“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成都赛区第四名,2015年获得资阳市“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奖牌,2015年3月荣获“巾帼建功标兵”,2015年荣获安岳县“邮储银行杯”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二名。
黄晓艳在农场建立了妇委会,创建了资阳市、安岳县“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她雄鹰展翅,辛勤耕耘,成果颇佳,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农村能人、四川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四川省十大扶贫好人提名、第三届“感动资阳”人物、第四届“资阳市妇女十杰”等殊荣。《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资阳日报》及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她进行报道,新华社、人民网等先后予以转载,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女”。
采风结束时,黄晓艳激情满怀地对我们说:“在建设幸福安岳的过程中,我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不图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早年前,安岳周礼淀粉、粉条在西南为最,为啥没做大、没名气?我开办的农场,做有机红薯、有机粉条,要带领更多的农民和创业者在红薯产业中致富,要让红薯走出四川,走向世界,让世界不仅知道安岳是柠檬之都,也是红薯之都!”
当我们告别黄晓艳时,公司门前坝子里的乡亲们,纷纷响亮而深情地喊着:“红薯妹!”“红薯妹好!”我情不自禁,也脱口喊:“红薯妹,再见!”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何 辉,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