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八,都说腊八过后就是年,朋友圈里早早有人晒起了腊八粥,转起了写腊八的文章,我也来应个景,写写喝粥那些事儿。
我的故乡在贺州的一个小乡村,挺有意思,那里的饮食习惯,最重要的,恐怕要数喝粥了(谐音就挺有意思)。
我们那里的人早起必定熬一锅粥,很大的一锅,够一家人吃一天,我母亲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还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就听到母亲砍柴熬粥的声音了。有了粥,早餐和午餐基本不煮饭,除非有重要客人要招待,一般都是喝粥。晚餐有饭,但是每个人也只是饭吃七分饱,剩下三分,喝粥,所以很多人放下碗,别人问一句,这么快吃饱啦?一般都会来一句,“(一)碗饭,(一)碗粥,够咯!”
就算到了田地里干活,一般也带着一锅粥。如果是夏天,要就近找个清冽的小溪,把粥往那里一放,这可比冰箱管用,到中午盛来喝,那真的是透心凉,舒畅!冬天的话,粥冷得快,一般人都会随身带个打火机,到了吃饭时间,就地挖个坑,生个火,把锅往上一架,煮个十几分钟,也能喝上热气腾腾的粥了!
如果是有什么重大活动,来做事的亲朋好友多了,往往选择送饭送粥。在家里煮好,盛好,再派一两个人用箩筐挑过去。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写到“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苏东坡的《新城道中》有“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所谓“饷",大概就是这种场景。
喝粥配什么菜呢?酸菜或咸菜。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腌酸菜,熟能生巧,各类酸菜都很地道,芥菜酸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红薯苗梗腌的酸(我们那边叫粉藤酸,其实粉藤另有其物,只是大家一直都这么叫了),还有芋头酸,西瓜皮酸,白菜酸……妻子每次跟我回老家,别的都不想拿,除了红薯(她极爱吃),还有就是各类酸了!
这些东西没什么营养,据科学家的说法,还不健康,但是乡里人哪里管得着那么多,只觉得酸菜留得久,实在。而且味道酸爽,好吃。好辣的再多放些辣椒,绝了!下饭,下粥,常常一碗粥,夹两小撮酸菜,三口两口就喝完了。
这般喝法,自然是有原因的,村里活儿多,常常需要赶时间,大家也就没有太多闲暇慢慢去品尝了,简直是纯为果腹。据祖母说,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也喝粥,冬天,刚出锅的热粥,盛在碗里,还腾着气呢,有个伯伯辈的壮汉,拿起碗,顺着碗沿儿,一边嗦一边转,转个两三圈,一碗热粥,没了!于是光明正大,“再来一碗!”“要是喝得慢的,恐怕就没法添碗(加一碗)啦!"奶奶说。那时候的生活,竟是这般模样。
按说这么爱喝粥,一定开发出很多种类的粥吧?还真没有,基本都是白米粥。像城里人爱喝的玉米粥,小米粥,黑米粥,绿豆粥,还有今天的腊八粥,没有的!我估计还是没钱的原因,这些玩意儿比白米粥,那可贵多了!
说到底,喝粥的饮食习惯,恐怕离不开一个“穷”字。但是饭后一碗粥,又何尝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要不然我哪能一直保持现在的身材!
最后,今天腊八,当然要祝大家生活舒心,万事粥全!
原创: 洛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