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人生体验,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交三五十个女朋友。啊哈,开个玩笑。
关于旅行的书籍实在是数不胜数,这期先推荐十本,都很有意思,但又各不相同。
如果本人也写一本旅行方面的书,那一定是把世界文学里的描写、作家典故、电影里的风景还有自己的旅行经历融合到一起,这是个梦想哦。
1,《最危险的厕所和最美丽的星空》,石田裕辅著。
为什么去旅行?可能没有比石田裕辅说得更好的了:“不去会死。”所以他花了7年5个月的时间,骑着自行车游历五大洲的87个国家,总行程94494公里。他出了三本书,记录这段经历,除了这一本,还有《不去会死》和《用洗脸盆吃羊肉》,标题党啊。
2,《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新井一二三著。
“曾经很多年,我花费最多的项目是飞机票。对于其他女孩子着迷的名牌服装、化妆品等,倒一概沾不上边。穿着宽松的棉裤子,带着肯尼亚制篮子,买张廉价飞机票走天南地北,那是我的style。”新井一二三,真名,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值得关注。
3,《11元的铁道旅行》,刘克襄著。
台湾自由行,你最想去哪里?像台湾作家刘克襄一样,来个慢车环岛旅行也不错,最便宜的慢车,票价只要11元(新台币!)。“搭火车是安全而缓慢的旅行。我把自己交给一辆驶向远方的列车,仿佛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另一个人,脑海却更从容地面对世界。
4,《常常旅行》,安西水丸著。
书名也许应该叫“一个闲人的晃晃悠悠”,不过懂日语的话就知道原书名的妙处。安西水丸,村上春树的御用插画师,文字也有着奇特的质感,比如“旅馆停车场的车子全变成了一只只熟睡的北极熊,而且越变越胖”,“奥斯陆天空颜色有如鸭跖草,清澈又美丽”。
5,《慢慢走》,王盛弘著。
台湾作家王盛弘有一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讨论:如果生命中只剩下6个月,你会做什么?他被触动了:我还没好好看这个世界呢。而且,为什么有些事情非得等到最后的最后才有勇气去做?于是,他辞职,安排了一次6个月的旅行,有了这本书。慢慢走,看到的世界会不同。
6,《罗摩桥》,郑宸著。
“他们觉得旅行就一定要有目的,譬如到印度就要朝圣,到西藏就让心灵得以净化,只要旅行就要发现自我。其实真想要发现自我,坐在自家马桶上也一样可以,只是说出去不好听。”2010年作者在印度旅行了3个月,回来后创作“旅行图文小说”,描述一个让他着了魔的印度。
7,《流浪者旅店》,塞斯·诺特博姆著。
“你若是看见房舍请说,我便想在此暂留片刻,可有多少次尚未歇下便已上路,只因未走的路程尚有几多。”(伊本·阿拉比)荷兰作家诺特博姆的旅行手记,记录了四十年来他走过的地方。他说,旅行是需要学习的,“你在世界上独行,而世界却在他人掌握之中”。
8,《打工旅行》,吴非著。
“不会做梦的人是不会有梦醒的一天的。我睡了这么久,居然是在做别人的梦,人家说同床异梦可怕,要我说,异床同梦才真可怕。”吴非,80后,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不知道想要什么。不过,有些人有勇气尝试,有些人没有。他选择的是打工旅行。
9,《纸上卧游记》,程雨城著。
1790年法国人梅伊斯特写了一本《我的卧室之旅》,提倡“室内旅行”,只要有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和一件舒服的睡衣即可。而程雨城的纸上卧游,睡衣未必需要,天马行空的脑袋是必需的,还要有大量的书。虽然他自承没车没房没女友存款不超过一万,但精神是富足的。
10,《越糟糕,越精彩》,凯瑟琳·普赖斯著。
“抛开所谓《1001个必到的旅游胜地》,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旅行是一种探险,是自己独特的经历,不是别人给你布置的任务,怀揣繁琐的‘必做清单’,就失去了度假的真正乐趣!”所以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列了96个不必去的地方,比如太平洋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