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法则》
原著 | 梅尔·罗宾斯
解读 | 白妤瞳
《后会无期》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道理只是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而不能够替代我们去行动或直接给与我们结果。缺乏行动的等待,不会有任何变化,自然也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去做那些自己感到困难和害怕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把时间花在思考上,导致想的越多,反而越无法开始行动。
今天分享的这本《5秒法则》正是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开始行动这个难题的。
本书的作者梅尔·罗宾斯原本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发现这个法则前,她的婚姻触礁、家庭负债累累、事业不顺,以至于每日借酒浇愁。就在生活四面楚歌之际,5秒法则改变了她。
现如今,她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事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TED演讲者,其演讲已播放超过1300万次,作为作者,这本《5秒法则》连续48周稳居美国亚马逊Most Read榜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鼓起勇气,开始改变
5秒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改变时,倒数5个数,然后不再犹豫,立即执行。
作者最初发现5秒法则时,非常具有戏剧性。
当时她在赖床,突然想起了看到的火箭发射的广告,5,4,3,2,1,火箭腾空而起。
于是作者便把自己想象为火箭,倒数了5个数,而后从床上发射了起来。
这个法则最初被作者用在对付自己的赖床上,后来作者发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使用法则都能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变。
她发现当遇到与目标、梦想和人生相关的机会时,我们心底会生出一种直觉来提醒我们要去行动。
在有了这种做出改变的行动直觉时,5,4,3,2,1,你就要马上动起来,不然大脑就会找出一堆理由,阻止行动。
顺从这种直觉采取行动,无论这个直觉看起来多么微小,甚至愚蠢。
就是这样简单明了,甚至看似搞笑的方法,便是法则的要领,它已经在无数人身上起到了作用。
关键时刻下的决定,很多都是遵照了5秒法则。
书中讲到反种族隔离斗士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组织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导火索是一名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在司机要求黑人给白人让座时,拒绝了司机的要求。
马丁路德金后来说如果不是突然行动,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一定不是领导那场运动。
罗莎·帕克斯也说,这个拒绝让座的行为并不是早有计划,只是碰巧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如此之快,她听到了直觉在对她说“我没有被公正对待”,于是跟着直觉走了。
虽然没有刻意而为,但他们当时的行为就是五秒法则。
尤其是罗莎·帕克斯,那时她还只是个裁缝,但后来逐渐成为了现代民权运动之母。若不是5秒法则,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难取得如此成就。
五秒法则的应用让他们把想法立即付诸于行动,这需要勇气。
如果他们在关键时刻犹豫,就会失去勇气,无法超越原本的角色。
有勇气开始,就有勇气成功。
没有立马采取行动,往往是缺乏勇气。比如自卑,害怕自己没达到别人的要求,害怕自己像一个失败者。
没有人愿意面对失败,所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失败。可在回避挑战时,我们连梦想也一同绕开了。
所以鼓起勇气去做就好了,没有必要害怕失败。
失败不会改变世界,而自己即便失败,那又怎么样,至少有过尝试。
《愤怒的小鸟》是在51款不成功的游戏后推出的经典;毕加索一生创作的数量是50000件之多,其中杰作不过接近100件。
我们都害怕不确定性,在尝试之前都希望得到成功的保证,但事实上很难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勇气是推动向前的力量,它无关自信、教育、地位、个性或职业,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这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每每遇到困难,恐惧或不确定的事情,我们就会变得犹豫,小到挣扎起床,打推销电话,大到反抗不公平的社会规则。
5秒法则,它提示我们瞄准目标,顺从内心,有了想法立即行动,以此推动我们开始改变。
这恰好告诉了我们怎么样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勇气,以及应用勇气的方法。
5秒法则能扭转局势,因为它能让我们立马行动,避免了被踌躇不安控制。
对于应该做的事情,行动的最佳时机永远就是现在,鼓起勇气推动自己前进,即便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或回应,坚持下去,也能激活内心的力量。
我们从书籍、研究和学习中所得的忠告很多,但没有落实到行动。而仅仅知道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鼓起勇气行动,一切等于零。
改变行为,建立良好新习惯
鼓起勇气进行改变,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
每次小小的改变,积累下去,就能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新习惯。
这种改变用来养成新习惯,替换掉坏习惯很有效果,特别在有关健康、效率及拖延三个方面,尤为有效。
健康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采取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关于健康的各种信息。包括食谱,锻炼计划等等。
实践这些信息都能改善我们的健康,但关键就是得去做。
现实是,无论是坚持按健康食谱来吃还是坚持运动,都会有难受的感觉。这种感觉阻碍了我们变健康的行动。
此时,就要运用5秒法则,倒数5个数,然后逼自己去执行。
5,4,3,2,1,去健身房;5,4,3,2,1,放下垃圾食品。
书中举了一个真实例子,一个叫查利的男子原本体重347斤,他接触到5秒法则后,深刻领悟到要把想法付诸于行动。
用一年多的时间,减掉了160斤,他得到的不仅仅是从肥胖致病的超重状态回到健康状态,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从事教导工作,帮助其他人做健康的自己。
减肥需要勇气,无论开始还是坚持下去。然而方法就是这样,因为唯一重要的就是行动。
高效,就是找到重要的事情,然后处理掉干扰。
实际中,我们处理重要事件的间隙不是翻阅新闻就是浏览社交软件,这些干扰让我们不能很好的去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效率自然低下。
时间及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是个不争的事实。5秒法则对提高效率的奇效便在于每当我们分了心,注意力偏离了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借助法则回到轨道上。
比如作者一直依靠法则来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早上起床后,远离手机,并确定一天中必须做的重要事件,制定工作计划,甚至下班时间都纳入计划之列。
有研究表明,每天起床后第2~3小时是大脑最能专注于任务的时候,如果不及时起床或分散了注意力,容易导致大脑认知功能减弱,引起效率低下。
但在此期间,制定计划一方面可以使随后时间的使用更有目的性,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识别出行为是不是偏离了轨道。
保持注意力不偏离轨道,依计划而行,不管如何都要去实现。当有一天真正做成自己的主人,高效的新习惯便开始替代旧习惯。
5秒法则还是对付拖延症的神秘武器
拖延症分为逃避需要完成任务的破坏性拖延和创造性过程组成部分的有效性拖延。
需要克服的当然是破坏性拖延,它不是懒惰的表现,而是面临压力的应对机制。
书中分析了这样一个案例,斯科特是一个生理学博士,已婚已育,目前还在学校读书,因此财务压力巨大。
每天,他都觉得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总会拖延,直到错过截止日期或已经影响到了其他人。
他的拖延,正是为了从财务压力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可每次拖延产生的羞耻感和罪恶感,给他更大的压力,拖延也变得变本加厉。
终结拖延,首先要做的是原谅自己,原谅那个落后的,不能够发挥全部潜能,甚至惹怒他人的自己。
其次,描绘出“未来的自我”,例如斯科特描绘未来成长为教授,拖延时想想“未来的教授”会怎么做,这能帮助我们客观地在当下驱动自己行动,也为当下所面临的压力建立非常好的应对机制。
最后,用5秒法则创造一个开始仪式,开始行动。
拖延是因为用更容易的事情代替困难的任务,以得到暂时的情绪提升和控制感。
犹豫不决,为逃避而去做一些更容易的事情,逃避工作时,只要使用法则,5,4,3,2,1,督促自己开始困难的任务就可以起到作用。
无论健康、效率还是拖延,所有这些我们内心都知道如何处理,需要做的就是克服自己早已心知肚明的逃避心理,每次一点点,克服触发坏习惯的感觉,并强迫自己开始行动。
改变思维,解锁改变一切的力量
改变思维,脱离负面情绪
种种负面情绪影响我们向前的行动和建立自我认同的能力。大脑忙着与那些情绪做斗争,就势必减弱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力,从而扭曲自己的决策。
大多数人都花了很多时间去做无谓的忧虑。作者也不例外。
即便她丈夫经常参加自行车时速40到50英里的训练,甚至拿到了摩托车驾照,但她还是担心丈夫出车祸,心立刻开始往忧虑的方向去想了。
担忧的思绪往往以隐秘、飞速的方式控制着我们的头脑。脑海中那个负面的声音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5秒内,重新掌握控制权,就要在发现内心声音是消极的敌人时“停止担忧”,并且建立意识,用5秒法则,5,4,3,2,1,想一些积极的东西。
当习惯性担忧导致情绪失控的时候,焦虑就出现了。管理焦虑,同样可以用5秒法则来控制大脑,然后把焦虑重构为兴奋。
作者梅尔·罗宾斯2016年这一整年做了98次主题演讲。即便已经做了如此多次,但她每一次演讲还是会手心出汗、心跳飞快、脸蛋滚烫。面对这种生理反应,她不称其为焦虑,而是重构为兴奋。
简单的说,焦虑是一种状态。与其强迫自己平静,不如让大脑相信这种感觉就是兴奋。
焦虑和兴奋,身体的感觉来说完全一样,区别是名字而已。
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焦虑重估”,告诉自己很兴奋,虽然不能平复身体的感觉,但可以给头脑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样,就有力量逐渐控制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使用5秒法则的时候,焦虑就会被削弱。
和管理焦虑类似,我们还可以用5秒法则来控制恐惧。
作者原本对飞行非常恐惧,在不得不飞行的时候就变得像个怪人。后来,她用5秒法则和被称之为“锚定想法”的焦虑重估工具,控制住了恐惧。
飞机起飞后,当她开始恐惧,就会倒数5,4,3,2,1,以冲走脑海里的恐惧思绪,夺回对思维的控制权,去想飞机上看到的美景和达到目的地后将会发生的开心事情。
通过一次次使用这项技巧,反复应用后它变得越来越简单,直到突然间发现不再害怕原本恐惧的事情。
我们要脱离负面情绪,将身心的反应重塑为正能量,就要稳定头脑。在它被负面情绪控制住之前,用5秒法则夺回主动权。
应用5秒法则,还能助我们建立起自信,追随激情所在,丰富人际关系,给予改变一切的力量。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想法。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性格,但实际上是一个可以锻炼的技巧。
建立强大的自信是个长远的道路,它可以通过“挑战自己”,“学会说不”或者是不再赖床这样的小事来培养。
很多时候不能够遵从内心,追随激情是过于在乎世俗的眼光。有了自信心,便有了向前行动和建立自我认同的能力,不会再害怕他人的想法而自我怀疑。
此时,就可以坚定的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所在。即便早已失去激情,只要开始不断探索,就能重新找到激情。
而重新燃起激情所在的方式很多,阅读相关资料,观看视频教材,参加课程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法则还可以用于激励我们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以丰富人际关系。
作者在全球最大的网络技术服务公司演讲的时候布置了一个作业,向三个陌生人介绍自己。
该公司一名普通工程师向公司里传奇般的人物——一位CEO去做自我介绍,并表达了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工程师在一开始也没有自信,担心自己冒昧的打扰有点无礼,但他利用学到的5秒法则,成功的进行了自我介绍,并通过CEO增添了新的人际关系,工作也发生了转折。
这次自我介绍能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亮点,是他鼓起勇气的结果。
拉近关系需要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有触动真情的效果,这看起来很可怕,但结果往往是很神奇的,能让我们获得受益的人际关系,因为交朋友就得主动。
法则给予我们能够改变一切的力量,力量的源泉产生于每个人的内心,只要心怀信念,倾听自己的内心,就能让任何事情发生。
人生在于行动,开始行动是如此重要,即便知道世间所有道理,即便怀揣伟大目标,不去行动都是一文不值。
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他的抒情诗《人生礼赞》中写到: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
关于行动,每个人都有裹足不前的懊恼,也有关键时刻做出英明的行动的举动。现在想想那些懊恼或壮举,背后都源于是否使用了法则的力量。
曾经以为壮举背后的力量虚无缥缈,这种力量不可重复也无法掌握,如今,法则告诉我们这种力量实实在在,更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巧,只有加以磨练,便能让它为你所用。
让我们一起鼓起勇气,夺回对自己的控制权,掌握改变一切的力量吧!
*文:白妤瞳,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