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在蜀道
卫辉市望京楼修葺一新,拉开了古城开发的序幕。我只所以说拉开序幕,是因为吆喝了多年的古城开发,终于见动静了。但是不是望京楼一修,其它的古城部分就随之俱来了,我看未必。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是一件好事,并且在这件好事中看到了希望。
卫辉古城开发要彰显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去冷静地思考思考。有一次,我偶然在一个什么地方看到了古城开发的规划图,发现围绕着古城墙的周围设计了多个码头,游客来了,坐船在护城河游览的时候,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会儿来到了唐朝的码头,往前走一会儿又来到了明朝码头,我没看清是不是类似唐朝和明朝的码头,但在城墙根开创码头,将来也算是卫辉市的一大发明了。我不知道设计人是怎么想出来的,在抛弃了城郊乡的三个历史码头后,莫名奇妙地意想出一些其它的东西。有人会问,城郊乡的三个码头不就是南码头、东码头、北码头吗?作为村庄,怎么会抛弃了呢?我前些时日,偶然路过这三个村,三个村还在,可是那条古老的运河却被填满了,三个码头成了一个码头,连成了一片,别说船了,连个水星都没有了,这不是抛弃了真正的历史去创造“新的历史”吗?我在这说一句:这种新的历史不叫历史,叫什么呢?大家去想吧。
不说码头了,还来说说古城的历史文化。即使文化,总得有个主题吧。本人认为,卫辉古城开发要彰显的文化主题应是藩王文化,如果有人要和我有所辩论,那就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来争鸣吧,大可不必在我写出这篇文章后,大骂特骂,说我无知之类的话。为什么要把藩王文化作为古城开发的主题呢?因为这里住了一个明朝的藩王——潞王。而现在留下来的卫辉府城就是明王朝潞王在世时的大致格局。城墙、城门、玉带河、玉带桥、潞王府、望京楼、钟楼、鼓楼、镇国塔、府衙、县衙、校场、贡院和大大小小的胡同等等等等,都是明王朝的产物。除了这些,被我们改道了的那个运河(隋朝时叫永济渠),也就是城区的那段卫河及三个码头和盐店街,也都是和明朝那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建筑和文化符号也都是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人就是潞王。
潞王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来到了卫辉?可能有很多人知道这事,知道的且耐着性子听我再啰嗦几句。这个人不得了,他是明朝明穆宗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的弟弟,老家是安微凤阳的,就是唱花鼓戏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不仅花鼓戏唱得好,还出了个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潞王就是他的后代。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按现在时髦的话就是贫困户,父母带着姊妹五个人,连饭都吃不上,后来父母和哥哥都被饿死了,好像有个亲兄弟还找了个养老女婿,嫁到了外村,家里没人了,不得已出家当了和尚。那时候是元朝未年,不像现在,贫困户都得登记,吃抵保,有病的国家还给你弄个医保,争取在2020年前全部脱贫。我也包了一户,到时候也得在国家帮扶下脱贫。我这一户致富是没希望了,因为他大脑有点毛病,从病理学上来说就是弱智。朱元璋那个年代不但不能吃低保,还没有一点社会地位,当和尚时,庙里也没的吃了,方丈都得去化缘,别说小朱同志了,说白了,当了和尚还得去要饭,最后迫不得已,参加了起义军,当上了皇帝。
当了皇帝后,这位朱兄就把自己的皇子全部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了,藩王有很多特权,比如说有封地,有的还有军队,除了不能和皇上争夺皇位外,要啥有啥。别看这个藩王不算是个什么大官,可比内阁大学士都厉害。为什么朱兄把这些皇子皇侄封王,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怎么不封为王呢?在朱兄看来,那些弟兄再出生入死,也只是外姓人,不可靠,所以他只封自己的子孙。
我在这儿说明一下,分封并不是朱仁兄发明的,自周朝以来就有了,唐朝发展到了高峰,直到明朝朱兄拿来前朝的制度为自己借用了为止。还记不记得咱们有个老乡,叫姜子牙老先生,几千年前在咱们老家打了一个大胜仗,也就是牧野之战,可能是在自己家门口,熟悉地形,一打就胜了。因战争有功被周王分封去了齐国。他到齐国去,就相当于潞王来咱卫辉一样,当藩王去了。
所以,藩王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大明朝卫辉真是人才济济呀!还有一个人,在明朝是大名鼎鼎,那就是抗倭明将戚继光,戚继光老家是卫辉人,到底是卫辉哪个乡镇那个村的?目前还不可知,不管他是哪个村的,反正是咱卫辉人,因为是有史料记载的。戚继光作为明朝大将在南方抵抗倭寇,维护了边疆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又被派去居庸关修长城抗击蒙古军队,一去就是十几年,蒙古军队因有戚继光,不敢来犯,十几年边关无恙。老戚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功劳再大,也不可能被分封。
万历十七年,就是《人民的名义》电视局中高育良书记爱看的那本书名《万历十七年》的那一年。对于卫辉人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朱翊镠受尽恩宠,万历帝赐其田地万顷,就藩卫辉府。也就是说这一年他来卫辉府当藩王了,那年他才二十二岁。另一件大事是戚继光死了。这对卫辉人来说是件大事,实际上是我推理出来的。史书有载说戚继光死后,惊动了朝野,他是卫辉人,当然更惊动了咱卫辉府。
不管怎么说,虽然戚老乡不在了,但潞王来了。这一来,便把卫辉古城南北拓长了里把儿地,还把原来的南护城河摇身一变变成了玉带河,河中央修了三座小桥美其名曰:玉带桥。哇操,这名儿听着真牛×!这不是来到天安门广场前了吗?你还别说,咱们的潞王就是要的这个感觉。不但如此,过了玉带桥就到了潞王府了,潞王府可比府衙强多了,据说潞王来卫辉前四年就开始修了,耗费了40多万两白银。这还不算,他还在潞王府的后花园照着北京故宫后面的那座山也修建了一座煤山,谁知这煤山竟是明王朝灭亡的十字架,潞王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度风雨后,崇祯帝会吊死在这里。煤山就是现在的北京景山公园里的那个小土山包。当我去那里闲逛时,想找到崇祯帝是在哪一棵树上吊死时,却望着满目葱郁的景山怎么也想不到是在这里的哪一棵树上发生的事。
好象我说过,不管藩王在封地咋闹腾,就是不能随意上京城。因为明朝,不,还有明以前,藩王篡权的事并不稀罕。不让上京城看老娘,那想老娘了怎么办呢?哎!?来了,修个钻天眼的高楼,站在上面不就能看见自己的娘了。潞王还真是拉风,真修了个望京楼。说能看见北京的老娘,只能骗骗小孩子吧了,但站在上面能够一解思念母亲之情却是真的。除了望京楼,为了保佑哥哥的大明江山,还在城的东南修了一座镇国塔。现在镇国塔成了卫辉一景、市区东大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了。潞王的封地在卫辉,听说赐给他的田地却大多在湖南江西一带,而且他还把持着全国大部分的海盐的经营权,从海上过来的盐经过卫河一路漕运来到卫辉,逐渐形成了三大码头和繁华的盐店街。
说了这么多,大家都累了。卫辉的藩王文化还真是有说头,内容很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天就说到这吧。有与史料出入的地方请微信我,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