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
原著 | 黑塞
解读 | lady小白
这其实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的书,作者黑塞,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黑塞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父亲是传教士,母亲是印度人,二人曾在印度传教多年,这种自幼接触东方的机会,给了这本哲学小说的产生,以肥沃的土壤。
据本书的翻译杨玉功说,黑塞不仅仅对东方佛教有所研究,对中国的道教也很喜欢,他曾经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塑造过一位很“竹林七贤”式的人物。
这样一个对东方文化宗教有着深厚研究的西方作家,读他的书真不会有隔靴搔痒之感,相反让人赞叹于他在书中所呈现的东方禅意和日耳曼式的思辨,是如此的和谐美妙。
悉达多是印度婆罗门之子,出身富贵,但对自我的关注,不懈的自我的探索,促使他抛却了这份荣华,转身成为一名苦行僧。
三年苦修生涯让他学会了冥想,入定,远离痛苦,摒弃自我的多种法门,但向来审视内心成性的悉达多,并没有跟随那些教义一直走下去,因为他觉得入定与醉酒后的逃避,并无两样。
于是他听从自我内心的声音,学会专注于当下,随后坠入滚滚红尘,他寻欢作乐,他醉酒赌博,他赚取荣华富贵,他尝尽世俗滋味,然而最终厌倦。
再一次的逃离促成了他的觉醒,他遇见师从河流的船夫,他听从内心的声音留了下来,如获新生。
然而修习是一生的功课,烦恼总是防不胜防,他还不懂得真正的爱,儿子的出现给他再上了一课,他最终明白,不能用爱去束缚,人最终都要走上自我之路,学会放手是为人父母必修的智慧。
上帝发的好牌他却弃用了
这本书属于那些常常审视自己内心的人,他们从不浑浑噩噩地活着,关注自我,关注内心,寻求自我探索,一如悉达多。
悉达多是佛,也是人,佛说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因为人最终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体悟,一如悉达多。
上帝给了悉达多一手人人都艳羡的好牌,出身名门,长相儒雅英俊,走在大街上会惹得众女子芳心荡漾,但他却觉察到自己隐隐的不快乐,他怅然若失。
直到有一天,他遇见苦修的沙门,他在他们满是灰尘和血迹的身上读到了宁和喜悦,因此,悉达多决定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富贵加入他们。
世间的父母很难同意孩子这样做,但悉达多心意已决,不吃不喝不眠,站了整整一宿以示他的坚定,最后明智的父亲只好放手。
悉达多不是娇惯的王子,三年苦修生涯证明了这一点。
他冥想,入定,修习在暴烈的日光下,在如注的雨水里,在险象丛生的荆棘里忘却身体的不适。但他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和醉酒后的不省人事并无二样,都是在通过精神麻醉来逃避苦难。
这种思辨精神,注定会让他比一同加入苦修的好友侨文达更快进步,他再次萌生了出走的想法,而侨文达却天真地以为,只要沿着眼前这条道路走下去,铁杵终将磨成针。
侨文达是“好好学生”,踏实肯干,对未来抱持着热情和向往,而悉达多也不是“坏学生”只不过他更有个性,好比在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里,他是那个有着自己思考的人,是那个敢于逆流而行的人。
策马奔腾享尽人世繁华
这个时候,得道者稀有世尊乔答摩出现了,他浑身散发着安宁平和,让佛教徒们想迫不及待地追随。
在听了一番他的教义宣讲后,两位朋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他们性格的使然。
侨文达对乔答摩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即选择皈依世尊,而向来爱思辨的悉达多却认为,乔答摩的得道之路不可复制,因为个人体验无法用言语传递,教条和教义并不能让人得道。想要获得内心的圆融统一,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于是大胆的悉达多,远离了权威,去探索自我之路。他沉下心来看天空,聆听河流,欣赏山峦起伏……
他关注到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他专注于眼下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再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梦幻影,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这现象的世界,本质是虚无”了,他甚至觉得孤独了。
他回到城市,认识了城中名妓伽摩拉,并很快被她吸引,他决定跟她学习情爱。
他为一名商人服务,以换取交给伽摩拉的“学费”,一开始他还保持着清醒的游戏姿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用情绪惩罚自己和他人,他看着世人在俗世里喜怒哀乐,颠倒梦想,摸爬滚打,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
然而红尘是个大染缸,最擅长让人沉醉让人迷失,悉达多最终沦陷,最终泯然众人,成为城中浑浑噩噩的俗人之一。
他成为浪子悉达多,和伽摩拉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他成为富人悉达多,赚取大量钱财并吝啬不堪;他成为不务正业的悉达多,沉迷豪赌豪输,因为只有这样加倍的,大剂量的刺激,才会让他兴奋。
这段奢靡的生活,让他好像彻底远离了内心的沙门净土和清规戒律,其实在这昏天暗地,纸醉金迷里,他已心生厌倦,所以才会末路狂花般地挥霍度日。
万物皆可为师一条河也能给予很多
有一天悉达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伽摩拉养的珍稀歌鸟死掉了,这个梦让他大惊失色,感觉像是自己身体里的某部分已经死去一样。
对死亡的觉知,以及对生命之秋的恐惧,让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防不胜防地堕入了轮回,他厌恶这样的自己,来到河边想要结束掉这让人恶心的肉体,然而此时,他内心的沙门复活了,他如获新生一般又走上了另一条路。
他遇见了几年前渡他去城里的船夫,他听见内心有个声音在说“爱这条河流,留在它身边,向它求教。”
一条河能教给人什么呢?
对很多人来说,它不过是旅程中的障碍罢了,但对少数人来说,它却是神圣之物,从它身上能学习很多。
譬如,那位慈祥有爱的老船夫就师从这条河流,他每天都聆听它,学会了倾听,懂得世间并不存在时间的实体,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这些悉达多也都在以后的河边岁月里一一习得。
河边这段日子,之于悉达多是一段内心安宁的时光,然而得道之路就像唐僧的西天取经之路,一关又一关,困难重重,而悉达多的功课也尚待继续。
为人父母的功课别拿爱束缚孩子
许多人陆陆续续来渡船过河,伽摩拉就是其中的一员。
或许曾经爱过一个沙门,深受他的启迪,或许本身心有慧根,伽摩拉自悉达多离开后,就从原来的生活方式里退隐了下来,皈依了佛门。
这次伽摩拉并不是单独出现在河边,还带着一个孩子,这孩子长得跟悉达多一模一样,这是他们曾经情爱的结晶。
天然的血脉相通,让悉达多无可救药地爱着这孩子,哪怕这孩子蛮横无理,被娇惯出一身臭毛病,悉达多仍然以一个父亲的包容和爱,无条件地爱着他。
但是孩子并不领情,他讨厌这里的一切,眼前的简朴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孩子还是喜欢原来的奢华便利。
悉达多越是想要用爱笼罩住他,这孩子越是想要逃。
每个人都要有每个人要走的路,纵然是至亲的细致护佑,也很难使其免于轮回,免于他寻求自我。
悉达多最终明白,这孩子是留不住的,他也要学会放手了。懂得了爱不可以作为束缚,父母的护佑不能是绑架,孩子终究要走他自己的路。
这一点对于世俗的父母很难,对于已经修习了很多智慧的悉达多也很难,但孩子强大的自我还是挣脱了,孩子偷偷逃走了,并扔掉了船桨,以防父亲追随而来,父亲只想看一眼儿子,然而最终没看到,空空而归。
仿佛这孩子又把悉达多彻底打回了原形,悉达多修习大半生,最终败于人间父爱,他不可避免地心痛,羡慕甚至嫉妒那些能和孩子一同坐船的父母,但这份情感也让他生出了同理心,因为自己是父母,所以对别人家的孩子也会多出一份体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感让悉达多变了。
他变得对这些俗世之人更加温和亲近,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他觉得这些凡夫俗子就是他平等的兄弟,他从他们对欲望的追寻中,从他们在俗世的跌跌撞撞里,读出了人类的生命力,和那生生不息的活力,他变得热爱喜欢他们了。
他想起世尊乔答摩,想起他浑身散发着圆满宁和,想起他对自己曾经傲慢的包容,想起他看穿人世一切繁华和无常,然而依旧留在这人间传道讲法,普渡众生远离苦海,他深深地爱着人类,爱这世间,所以才不曾离去啊。
曾经悉达多在他面前显露傲慢,然而最终发现自己成了他,他虽然走了自己的道路,但殊途同归,他最终习得乔答摩世尊的慈悲与爱,这才是最后的功课,而那些教义只是工具而已。
对佛教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本名“乔答摩·悉达多”而在这本小说中,黑塞将这个名字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一个是得道成佛的世尊乔答摩,一个是在人间苦苦修炼的凡人悉达多。
或许黑塞是在通过这个名字告诉我们,佛也曾是凡人,凡人皆可成佛,但成佛之路充满迷惑,艰辛,考验,而那些有心的人,不曾放弃自我的人,终会得道。
人人都曾是侨文达以为知识只在书本上
悉达多最终读懂了佛陀乔答摩,而曾经一同出家小伙伴侨文达呢?
他还乐此不疲地在走在修行的道路上,以为有秘密法门尚未被发现。
事实上如若单纯地遵循教义,将永远不可能得道成佛,还好他最终明白了这一点。他在悉达多的俯身一吻里,感知到了爱与谦卑,读懂了佛陀。
这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爱与慈悲,是佛的精神,这才是乔答摩为何是稀有世尊的原因。
而之前的侨文达,他严苛守律,是位好学徒,但也只是像一个容器一样不停地吸收接纳,以为有修得涅槃的法门,苦苦追寻,处处打听可以得道的观念,知识,然而智慧不可言传,就像悉达多所言:
“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
人最终要去走自己的路,去摸爬滚打,去体验,去悟,才能感知生命,活出自我,修得圆满。
侨文达多像曾经苦苦求于书本的我们,然而我们最终明白,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在书本外,知识可以被传递被教授,而智慧则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去思考。
所以这是一本关于佛教的书吗?
是,但也不全是,其实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自我修习探索之书,一本催人觉醒之书,或者一本接近心理学的书,它教会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悉达多的经历,让我想起中国的弘一法师,二人有着相同的经历。
早年他是出身望族的李叔同,声色犬马,纵情于世,后半生他是归于佛门,认真研习佛法的弘一法师。
就像他的学生丰子恺评价的那样,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做什么都做到极致,无论前半生的俗世生活,还是后来的晨钟暮鼓之路。
弘一法师曾深深地入世,也曾清心寡欲地出世,他像悉达多,靠着对自我的敏感和探索,最终获得内心的圆满。
悉达多是得道的佛,也是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的我们,我们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很多的弯路,摔很多的跟头,甚至迷失自我,人云亦云,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但能不能启动凡人身上的佛性,则看我们是否足够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在浑浑噩噩时有及时的觉知,是否从未放弃一生的成长,保持开放自省的心……
悉达多那最后的圆满是什么?在佛教里是免于轮回之苦,但于我们普通人,难道不是安宁平和的心灵吗?难道不是身心合一带来的平静安然吗?
我们看透这无常的人间,但也更专注于当下,懂得爱与慈悲,学会调伏自己的心性,尽可能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岁岁年年增长智慧,以求烦恼并不针对我们构成威胁。
*文:lady小白,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一个在阅读,写作,拍照片里愉悦自我的人。微博@lady小白记。